《社保個稅政策解讀及應對策略》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社保、個稅的政策解讀及應對策略》為今天工作成績優異而努力學習,為明天事業騰飛培訓學習以蓄能!是企業對員工培訓的意愿,是學員參加學習培訓的動力,亦是藍草咨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藍草咨詢提供的訓練培訓課程以滿足初級、中級、中高級的學員(含企業采購標的),通過藍草精心準備的課程,學習達成當前崗位知識與技能;晉升崗位所需知識與技能;藍草課程注意突出實戰性、技能型領域的應用型課程;特別關注新技術、新渠道、新知識創新型知識課程。
藍草咨詢堅定認為,卓越的訓練培訓是獲得知識的絕佳路徑,但也應是學員快樂的旅程,藍草企業的口號是:為快樂而培訓為培訓更快樂!
藍草咨詢為實現上述目標,為培訓機構、培訓學員提供了多種形式的優惠和增值快樂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開具培訓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課程時間】:6小時
【課程收益】: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員掌握社保、個稅最新政策,政策出臺的背景、目的;了解在的社保、個稅新政下稅收相關的風險點及防范的措施;掌握在新的稅收政策下具體的籌劃方法。
【課程內容】:
模塊一、社保新政解讀企業個人的影響
一、社保政策的解讀
1、人社部發[2018]25號、國發〔2018〕18號、稅總函[2018]176號
2、《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主要內容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二、稅務局社保征管,到底意味著什么?
1、什么是稅務征收
2、我國社保現有的征管模式
3、稅務征收的優勢
4、稅務征收可能存在的問題
三、社保由稅務征收,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
1、目前社會保險的現狀
2、社保政策變化的主要內容
3、對企業及和個人的影響
模塊二、社保風險的防范及應對策略
一、社保風險的防范
1、社保基數與稅務信息比對風險
(1)稅務局社保申報管理
(2)稅務局對企業社保追訴期
(3)稅務局清查社保漏洞手段及疑點分析
2、欠繳保險現狀及各地追繳欠繳的保險案例
3、社保新政應關注的關鍵問題
二、應對策略
1、規范社保繳費,增加社保的遵從度
(1)社保繳費基數構成及具體項目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2)不列入繳費基數的項目
(3)社保繳費基數特殊項目的處理
(4)繳納社保與個稅的基數是否必須一致?
2、社保繳費的具體應對策略
(1)改變組織模式
(2)改變用工形式
模塊三、最新《個人所得稅法》政策解讀
一、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背景
二、目前個稅的現狀
三、個稅改革的主要內容及亮點
四、個人所得稅難點熱點問題解析
模塊四:個稅改革對納稅人的影響、風險防范及應對策略
一、金三個稅系統升級后對納稅人有哪些影響
二、金稅三期個人所得稅風險評估預警指標
三、風險防范的措施及個人所得稅的籌劃
四、個稅及社保改革的前景展望
篇2:薪酬發放及個稅調查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之一:單一月薪制在改變
藍草精心準備當前崗位知識與技能;晉升崗位所需知識與技能;藍草課程注意突出實戰性、技能型領域的應用型課程;特別關注新技術、新渠道、新知識創新型知識課程。
藍草咨詢堅定認為,卓越的訓練培訓是獲得知識的絕佳路徑,但也應是學員快樂的旅程,藍草企業的口號是:為快樂而培訓為培訓更快樂!
藍草咨詢為實現上述目標,為培訓機構、培訓學員提供了多種形式的優惠和增值快樂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開具培訓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在一般觀念中,單位發薪或說個人領薪大都是月初或月底的事,且不外乎每月一次。但是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出現了領取年薪的一批精英人物,隨即,″年薪″代表了知識化、素質化、富裕化、……一句話,代表了令人羨慕的一個階層。正當人們逐漸接受了年薪制的時候,周薪制在上海的出現再一次讓人們感到新奇。周薪制、月薪制、年薪制到底哪種好?薪酬的意義是否已經被延伸?
近日,由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對700余位城市居民所做的訪問調查簡略回答了以上問題。
漸成多種發薪制度
對不同發薪制度進行比較后,分別有25.7%、29.7%、24.7%的受訪居民表示希望領取周薪、月薪、年薪,同時有19.9%的受訪居民表示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無所謂如何領薪(表1)。這反映出目前人們職業多樣化、勞動力流動加快,勞動者從單一職業模式中得到解放。因為薪酬的發放并非隨意、是有著其內在客觀規律的,譬如,按勞動特點看有長期勞動、短期勞動,按勞動的計量看有在周內可以看清績效的勞動、有在月內甚至年內才可看清績效的勞動。就象周薪制比較適合于工時彈性大、業績易于量化的服務業職工;年薪制比較適合肩負重大責任、有相對高檔次消費需求的企業高層領導;而月薪制更能滿足公務員等行業穩定性強的職業。
同樣出于以上因素的考慮,58.8%的受訪居民贊成在我國推廣多種發薪制度;但同時,主要出于對新事物需要觀察的考慮,并出于多種發薪制度需要包括銀行、稅務等各方面配合等考慮,也有40.9%的受訪居民持不急于推廣的態度(表2)。
薪酬意義悄然延伸
對于現階段單位發放薪酬的意義,除12.2%的受訪居民因不領薪而未作答外,37.9%的受訪居民認為在于保障職工日常生活,25.4%認為在于肯定職工的工作業績,分別有17.3%、5.2%、2.0%認為在于激勵職工努力工作、在于實現職工生活理想、在于?量與他人差距(表3)。現階段薪酬的意義呈現多重性。
而隨著社會進步與思想開放,對未來階段單位發放薪酬的意義,考評工作業績的應答率升至最高,達47.4%;保障日常生活的驟降至4.8%;此外,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分別有28.5%、13.9%和5.4%認為是實現生活理想、激勵努力工作、?量收入差距(表4)。以上表明,隨著人們日常生活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強、以及勞動個性化的日益突出,側重反映市場經濟效益和勞動個性化的考評工作業績和實現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意義越加重要。
在薪酬的意義發生變化、薪酬的發放方式也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方式也應該有新的變化。調查中,62.3%的受訪者同意在不同薪酬制度并存時有必要改變稅務部門的征稅方式。
調查數據――
之二:個稅調節力度不夠
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調節分配和增加財政的重要手段。但日前由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對北京、上海、廣州700余位居民的訪問調查卻得出了如下結論:個人所得稅逃漏稅現象嚴重、現行個稅調節功能不夠。
至目前逃漏稅現象嚴重
調查中除23%的受訪居民表明自己不在納稅人范圍外,24.7%的受訪居民宣稱自己按時按量完全繳納個人所得稅了,與此同時分別有33.4%、18.2%的受訪居民承認只繳納部分個人所得稅或完全未繳納個人所得稅,兩者合計51.6%,是完全繳稅者的2.1倍(表1)。
篇3:合理籌劃股權轉讓的進程,規避個稅風險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收回轉讓的股權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130號)的規定:
一、股權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股權已作變更登記,且所得已經實現的,轉讓人取得的股權轉讓收入應當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轉讓行為結束后,當事人雙方簽訂并執行解除原股權轉讓合同、退回股權的協議,是另一次股權轉讓行為,對前次轉讓行為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回。
二、股權轉讓合同未履行完畢,因執行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議的裁決、停止執行原股權轉讓合同,并原價收回已轉讓股權的,由于其股權轉讓行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實現,隨著股權轉讓關系的解除,股權收益不復存在,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和征管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從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出發,納稅人不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綜上可以看出,1、如果股權轉讓協議已經履行,履行的標志是受讓人已經向轉讓方支付了股權轉讓款,并在當地工商部門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則當事人雙方簽訂并執行解除原股權轉讓合同、退回股權的協議,對前次轉讓行為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回。2、個人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必須要考慮清楚股權轉讓協議的履行完畢與否的稅收負擔問題,如果不想實質上進行股權轉讓,則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后,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不要支付股權轉讓款,則股權轉讓協議是法律上的未履行完畢,可以退回協議,可以節省股權轉讓中的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