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總則:認真貫徹執行“科學管理,精心施工;積極進取,顧客至上?!苯逃毠栏褡袷馗黜椉夹g質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規范。按操作規程,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項目部管理人員必須從開工到竣工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
一、施工過程控制
1、必須實行專業檢查和班組自查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施工班組自檢、互檢、工序。施工班組自檢合格后報請專業工長。由專業工長會同下道工序專業工長,施工班組進行互檢及工序交接檢。互檢及工序交接檢必須有書面的記錄并簽字齊全。交接檢完成后由專業工長提出書面申請通知項目專職質量員或技術員進行分項質量檢查。分項質量檢查必須有記錄并簽字齊全。
2、技術、質量負責人在進行內部分項質量檢查,并確認合格后,方可向建設(監理)單位報驗。
3、堅持施工現場“掛牌制”,質量責任具體落實到操作人員,對經檢驗確定其產品不合格的施工人員應有處理措施。不合格的產品應進行返工。
4、堅持“樣板制”,裝飾工程施工前,先做樣板。樣板經質量處、項目部驗收后,再請建設、監理單位簽字認可,最后項目部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
二、施工驗收制度
1、分部分項驗收:分部分項驗收由技術負責人或專職質量元負責,各專業工長負責專業之間的互檢和交接檢工作。
2、基槽驗收:對內提前兩天通知工程項目部進行預驗,對外項目上提前一天通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由建設單位負責邀請地質勘探部門、設計院、質量監督人員參與基槽驗收。
3、基礎工程驗收:基礎工程施工完畢,回填土之前,應進行基礎驗收。驗收前項目部應將工程資料整理齊全,再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組織基礎驗收。
4、主題結構驗收:準備工作完成(同基礎工程程序)項目部檢查合格后,報請建設、監理單位組織驗收。
5、竣工驗收:工程完工后,項目部自檢合格后,再報請建設、監理單位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驗收。
質量例會制度
在現場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必須定期召集現場各個班組和管理人員主持召開工地例會,會議內容要由項目部負責人起草,并由項目部人員商定。工地例會要包括以下內容:
1、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分析未完事項原因;
2、檢查分析工程項目進度計劃完成情況,提出下一階段目標及落實措施;
3、檢查分析工程項目質量狀況,針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4、解決需要協調的有關事項;
5、其他有關事宜。
項目經理或技術負責人應根據需要及時組織專題會議,以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問題。
技術交底制度
1、工程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將圖紙會審內容、設計中規定的圖集做法、分部(項)工程質量目標和工期要求并對專業施工工長進行前期圖紙交底及工程情況交底。
2、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在每一個分項工程施工前,對該分項工程施工要點、注意事項、檢驗批劃分和質量預控目標向專業工長進行分項工程技術交底。
3、各分項工程技術交底不少于三份,技術負責人、專業工長各一份,存檔一份,且應完成簽字手續。
4、特殊工序的技術交底,除應有書面交底外,還應加強施工現場的技術指導和跟蹤檢查。
5、各專業工長應根據技術負責人的分項工程交底、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檢驗批的劃分以及施工班組的自身情況,對施工班組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書面交底。
6、分項工程技術交底中應指出該分項中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規格、品種或數量,對于應檢驗的材料和項目應加以注明。
7、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在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的同時,作好安全技術交底,并要求接受交底對象完成簽字手續。
8、如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了設計變更或其他更改施工工序的情況,應及時進行補充技術交底,并應有連續性。
現場材料管理辦法
1、現場材料員根據工程技術負責人提出用料計劃進行采購。鋼材、水泥一類由項目部參與。對于由現場采購的物資,材料員應對供方的產品質量、價格、交貨信譽、質量保證能力和售后服務等進行綜合調查。采購員在合格供方中選取供貨方。
2、材料進場時材料員應根據合同進行進場驗證同時核對產品出廠合格證或供方提供的其他質量證明書。
3、材料進場后材料員根據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對需要進行檢驗的原材料進行抽樣送檢,驗收合格的產品才能使用。對有見證取樣要求的材料(如:鋼材、水泥、磚、砂、石、防水材料等)進場后,材料員應及時通知現場監理人員進行現場取樣并送實驗室試驗。
現場材料存放與管理
為了保證施工現場的材料質量,特擬定以下規定對現場材料進行文明規范管理控制。
一、鋼材:
1、鋼材進入現場必須分規格放在鋼筋棚邊上的指定地點,并在每種規格鋼筋上掛上鋼筋規格。
2、堆放鋼筋的架子下面要墊上石子,將石子夯實。并在上面墊上木方,并將其架子四周的立桿固定住。要保證外架的剛度。
二、石子、砂:
現場在運輸道路邊要砌筑石子、砂堆料處,并在旁邊掛上材料名稱及規格,并在邊上設置排水溝。
三、水泥:
1、入庫的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出產日期分別堆放,作到先到先用,并防止混滲使用。
2、為了防止水泥受潮,現場倉庫應盡量密閉。包裝水泥存放時,應墊起離地約30
篇2: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制度范本
一、各項目部、施工隊領導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頒布的各種質量管理文件、規程、規范和標準,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優質、優產、用戶至上。
二、各項目部、施工隊必須有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機構和制度,有專人負責施工質量檢測和核驗記錄,并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整理完善各項技術資料,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三、進行經常性的工程質量知識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在施工到關鍵性的部位時,必須在現場進行指揮和技術指導。
四、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必須按施工規范要求抓落實,保證每道工序和施工質量符合驗收標準。堅持做到每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自檢自查,把好質量關,不符合要求的不處理好決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隱蔽工程施工前,必須經過公司質安員、建設單位工地代表和設計單位代表驗收簽證后,方可進行工程隱蔽。
六、嚴格把好材料質量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工程施工前及時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化驗、試驗,材料沒有檢驗證明,不得進行隱蔽工程施工。
七、建立建全工程技術資料檔案制度,每個工地有專人負責整理工程技術資料,認真按照工程竣工驗收資料要求,要根據工程進行的進度及時做好施工記錄,自檢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將自檢資料和工程保證資料分類整理保管好,隨時接受公司質安員檢查。
八、對違反工程質量管理制度的人,將按不同程度給予批評處理和罰款教育,并追究其責任。對發生事故的當事人和責任人,將按上級有關規定程序追究其責任并做出處理。
篇3: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制度范本
1、項目經理必須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每一道工序的技術質量交底。
2、施工員必須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3、對景觀藝術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要尊重自然規律,貼近自然,達到逼真效果。
4、認真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組織進行技術革新,從而保證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及先進性。
5、施工技術的準備
在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對圖紙中的問題進行匯總,結合本公司的施工特點,提出具體的修正方案,報甲方及設計單位共同探討,以達成一致,使得問題能夠在進場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決。
6、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驗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用。
7、保證技術工人的相對穩定。對技術特別過硬的技術工人實行獎勵。同時淘汰技術不合格的民工。
8、施工工藝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關鍵,有好的工藝,能使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保證工藝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公司對于不太成熟的工藝安排專人進行試驗,將成熟的工藝編制成作業指導書,并下發各施工員,施工員在現場指導生產時則依此為依據對工人進行書面交底,并由班組長簽字接收。工藝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在施工時先交底后施工,嚴格執行工藝要求。
9、加強專項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9.1開展自檢、互檢活動,培養操做人員的質量意識。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組長組織本班組人員,對本工序進行自檢、互檢,自檢依據及方法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在自檢中發現的問題由班組自行處理并填寫自檢記錄,班組自檢記錄填寫完善,自檢出的問題已確實修正后方可由施工員進行驗收。
9.2認真開展工序交接活動。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員組織上、下工序施工班組長進行交接檢驗,由下道工序班組長檢查上道工序質量,對影響本道工序的質量問題提出意見,并填寫交接檢驗記錄,施工員督促上道工序人員進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員方可進行施工。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品的存在。
9.3專職檢查、分清責任。在班組自檢基礎上,施工員要對各班組長的各道工序進行檢查,從嚴要求,對不合格的要立即處理,在檢查時必須分清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還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對于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對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視情況嚴重程度對工人采取處罰措施,并及時向操作人員講明處罰的理由。
9.4定期抽查,總結提高。定期到各項目的工程質量情況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定期集中分類,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對各類問題分析總結,針對特別項目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貫徹實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員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水平。
9.5做好內部驗收。工程完工后,在交付顧客使用前,由景觀工程部、營銷部及行政部對工程進行全面的驗收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書面通項目經理及時整改,如有必要則進行二次內驗,只有在內部驗收通過后,工程才能交付甲方進行驗收。從而保證一次性驗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