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結課論文要求
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結課論文要求
1.自行設計論文題目,要求體現個人職業規劃的獨特亮點、獨特視角、個性鮮明、獨具創新;
2.作品完整、邏輯清晰、文字流暢、內容詳實、思路清晰、創意新穎,主體內容結合授課知識、所學專業、學校概況;
3.字數在3000字以上,使用藍色或黑色簽字筆、鋼筆、圓珠筆書寫,不得復印、抄襲、打印、剽竊;
4.上交時?**:XX年月日至月日,上午8:30-11:30,下午3:005:00,由各班學習委員收齊本班論文、按照學號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序,統一交到
二、論文結構
本論文主體結構分為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決策、計劃與路徑、自我監控五個部分。具體介紹如下:
1.自我認知:清晰、全面、深入、客觀的分析自我,認真把握自身的優勢或強項、劣勢或弱項;從個人興趣愛好、成長經歷、社會實踐、成功體驗、挫折經歷等方面客觀評價自我、認識自我,尋找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觀等;嘗試使用五what或者swot分析。
2.職業認知:分析把握社會的整體就業趨勢、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目標職業所處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把握行業的入
1
職資格、人才?量標準、及就業崗位需求狀況和趨勢;分析把握目標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待遇、典型生活方式及未來發展前景,并對目標職位的進入途徑、勝任標準以及對個人生活的影響等深入了解。
3.職業決策:職業目標的確定和發展路徑的設計,要符合外部環境和個人特質(興趣、技能、特質、價值觀等),要符合實際、可執行、可實現、可調整;對照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的結果,分析自己面對的外部機遇或機會、挑戰或威脅;制定備選目標,充分根據個人與環境的評估進行分析確定,備???職業目標的發展路徑與首選目標的發展路徑要有一定相關性、合理性、預見性。
4.計劃與路徑:明確行動計劃與路徑,認真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對保持個人優勢、彌補個人不足、全面提升個人競爭力等方面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目的性;可分為近期計劃、中期計劃、長期計劃,要求詳盡清晰、并具有靈活性、方向性,符合邏輯和現實。
5.自我監控:設定評估方案:對行動計劃和職業目標,如要達到什么標準,如何評估完成效果或進度的要素是什么,對行動計劃實施過程和風險做出評估,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調整方案;調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據個人與環境的評估進行分析確定,充分考慮首選目標與備選目標間的聯系和差異。
致謝:非常感謝能夠一直堅持來上課的未來精英們,非常感謝能跟大家一起學習交流!祝愿大家能夠收獲思考、開拓思路、更新觀念、成??!
2
3
篇2:《如何撰寫職業規劃書》課程大綱精品資料
《如何撰寫職業規劃書》課程大綱
目標的缺失
紐約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宣布:“在檢查過15321位紐約市民之后,我開始認識到這些病人的主要問題是在生活中缺乏價值觀和目標、計劃。
職業生涯=人生最漫長的旅程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你就哪兒也去不了!
性格是命,職業是運!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
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一個人的命運始終是由其性格和他所選擇的職業來共同決定的。
兩個性格相同的人如果選擇了不同的職業,其命運也注定不同。
因此,性格是命,職業是運,性格與職業的組合,才真正構成了一個人的命運。
性格是支點,職業是杠桿!支點與杠桿同等重要!
職業生涯規劃,任何時候都不算晚,立即行動吧!
認識你的職業
工作對你意味著什么?
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決定你的社會地位
決定你的活動范圍與時間分配
使你獲得生活滿足感
實現你的價值觀
職業發展的特點
?不可逆轉性
?可規劃性
?階段性
“
勝任力”的內含
所謂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量的個人特質。
何謂“職業生涯規劃”
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計劃,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業得到順利發展,并獲取最大程度的事業成功。
大學生職業選擇的誤區
?從眾心理/羊群效應
?經驗至上論和信心過度
?先入為主
?安于現狀
?總想證明過去的決策是???確的
?尋求支持
?形式決定答案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斗的策略
?塑造充實自我
?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
?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
?準確定位職業方向
?重新認識自身價值并使其增值
?發現新的職業機遇
?增強職業競爭力
?將個人、事業與家庭聯系起來
大學生的主要生涯任務及特征
探索期主要的生涯任務
大一:生涯探索期主要內容
?理念導入;
?自我認知如職業興趣、價值觀、能力、個性特質、發展意愿等;?專業與職業探索;
?勞動力市場信息等
大二:生涯規劃期主要內容
?職業定位;
?目標設定;
?行動/深造計劃;
?生涯決策
大三:生涯/就業能力提升期主要內容
?職業技能、素質(包括心理素質)提升;
?潛能開發;
?知識、技能的學術或資格認證;
?其他能力提升如時間管理、壓力管理等
大四:就業準備期主要內容
?就業觀念與心態
?就業技能包括求職面試技巧、簡歷制作、職場禮儀等
?實習、社會實踐、社工、志愿者活動
?就業信息收集與生涯安置
?職前適應
?心理素質提升
?社會支持系統的建設與應用
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內容
(一)自我評估
(二)環境評估
(三)職業定位
(四)計劃執行
(五)反饋修正
步驟:
?認真審視并思考你的測評報告
?了解有關的測評理論及知識
?對照自我認識與測評結果的異同
?分析與測評結果形成差距的原因
?確定自我評估結果
知己
1、性格(MBTI人格動力測試)
2、特長
3、職業興趣(霍蘭德人職匹配測試)
4、職業價值觀(9個價???取向:自我實現、支配、經營、自尊、家庭、志愿、才能、自由)
5、實踐經驗(獲得與職業相關的技能和能力)
6、智商與情商
7、優勢和劣勢
我最喜歡最擅長的技能
?對于身體技能,我擁有:
?對于智力技能,我擅長:
?對于人際關系,我擅長:
地理環境
?列出你居住過的所有的地方
?列出每個地方你過去不喜歡或者至今不喜歡的原因
?按你認為的重要度將所有原因排列好
?將你的親人及朋友的意見列出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三個地方
?綜合以上的確定你職業的歸屬地
最大興趣
?什么能引起你的強烈興趣?什么能激發我的活力?
?我喜歡與人還是物打交道?
?我天生對什么比較敏銳?
?我遇見或在書中獨到的人物當中,誰的工作是我最喜歡的?
最大興趣
?你喜歡的專業或興趣是什么?
?這些興趣對我意味著什么領域?
?在這個領域我最喜歡選擇什么職位?
?什么職業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我在喜歡的領域從事喜歡的職位??什么公司雇傭選擇這種職業的人,同時也能滿足我特有的價值觀
最喜歡與之共事的人
?實用型:(R)
?研究型:(I)
?藝術型:(A)
?社交型:(S)
?創業型:(E)
?事務型:(C)
最重視的價值與目標
?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精通某些技術和領域
?影響人,并取得巨大反響
?被人視為領導者,能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有名氣,被人認可,為人關注
?在物質、金錢等方面有所收獲
最喜歡的工作條件
?你不能容忍的工作條件
噪音太大
管制太多
必須從早上6點鐘開始工
?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
環境評估
?家庭影響
?學校因素
?就業因素
?社會影響
家庭影響
?父母的標榜作用或指示作用
?家庭教育
?家族文化
?家庭的社會關系
?家庭經濟情況
?父母及親友的希望
學校因素
?專業
?校風
?老師的影響
?同學的影響
?在校參加的社會活動
?學校在同行中的地位及社會認可度
?所學東西的側重點
?與同學相比的固有特長
就業因素
?現今就業的大環境
?所讀專業與喜歡職業的關系
?競爭對手和行業職位需求分析
?心儀職業或行業的前景及對大學生的要求
?心儀工作的典型工作情況
?自己對該工作的客觀評價
?社會環境分析
?組織(企業)環境分析
?技術的發展、經濟的興衰、政策法規的影響
職業選擇=S[(eE+bB+cC)+(fF,mM)+(lL+aA)+(pP×gG×tT×II)]?S=性別
?E=一般經濟狀態
?B=家庭背景,種族
?C=機遇
?F=朋友,同伴群體
?M=婚姻狀況
?L=一般的學習和教育
?A=后天習得得特殊技能
?P=生理特征
?G=認知或特殊天賦能力
?T=氣質和人性
?I=興趣和價值觀
計劃執行
?終極計劃
?長期計劃
?短期計劃
?突擊計劃
制定計劃SMART的原則
?Specific具體的可實施的行動計劃?Measurable可度量的(數量,質量)?Achiebable切實可行
?Result-oriented注重結果的
?Timing有時間限制的
反饋修正的方法
?滾動計劃法
?備用計劃法
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
?自我規劃“五步法”
?SWOT分析法
?櫥窗分析法
?職業=行業+職位
?成本收益分析法(出國、讀研、就業與創業)
?要素綜合分析法
?宏觀微觀分析法(行業分析)
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流程圖
知己、知彼,擇優選擇職業目標和路徑,并用高效行動去達成職業目標!
SWOT自我評估法
將與你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
優勢因素(Strengthes)
弱點因素(Weaknesses)
機會因素(Opportunities)
威脅因素(Threats)
通過調查羅列出來,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陣形式排列起來,然后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如對策等)。
構造SWOT矩陣
如何通過訪談了解他人的評價
對于一個合格的訪談者,他需要具備獨特的綜合訪談技能。
必備的訪談技能主要包括:
積極地聆聽對方的談話,準確把握要點;
掌握并調節被訪談者的情緒;
深入分析被訪談者的弦外之音;
掌控訪談節奏;
全面系統地記錄訪談信息
訪談的步驟
?準備階段
?開始階段
?主體階段
?結束階段
?整理階段
訪談技術運用
?溝通
?提示
?靜默
?控制
?追問
訪談時可以提問的清單:
篇3:20XX年度高職高專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表__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
竭誠為您提供優質文檔/雙擊可除
20XX年度高職高專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表
__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
篇一:《成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標準
一、課程概述
(一)課程的性質與定位
本課程為市場營銷專業職業素質實訓課。為了培養具有
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現代營銷的理論知識及實用技能的營銷
人才,我們從2002年就開設了《成功素質拓展訓練》課
程。
該課程是市場營銷專業的職業素質訓練核心課程。該課
程的職業素質培養目標是各門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
業技能課、實訓等課程培養的素質目標的總體目標體系。該
課程通過體驗式教育實現的課程目標是:
1.幫助學員正確地認知自我,為其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
礎;2.挖掘學員潛能,增強學員的自信心,培養積極的心態;
3.幫助學員建立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心智模式;
4.幫助學員提
高溝通素質和能力;
5.幫助學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學會時間管理、計劃管
第1頁共11頁
理等;6.幫助學員融入團隊,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7.
培養學員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二)課程改革的基本理
念
成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突破了過分強調技能培養的高
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誤區,強調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
上心理素質、人格等成功素質的重要性。
成功素質拓展訓練秉承“關愛、同行、嚴謹、激情、求
是、創新”的宗旨,以引導新世紀大學生“自我定位、自我
增值、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實現”的服務理念,以指
導大學生科學設計自我和嚴格管理自我為突破口,引領學員
“投身社會實踐、體現個人價值、奠基輝煌人生”。
(三)課程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
成功素質拓展主要是強調人格素質的培養,通過體驗式
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正確地認知自我,樹立自信心,培養
積極的心態,學會主動承擔,學會信任與合作,學會感恩,
建立雙贏的心智模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時間管理能力、
創新能力等。
本實訓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演員”,教師是教學中的
“導演”。實訓通過角色拌演法、任務導向法、情景模擬法、
競賽、團隊管理等方法展開。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
學習的自主性,以體驗式教育為主線,建立任務導向式的教
學方法體系。
第2頁共11頁
二、課程目標
(一)素質目標1.良好的道德品質2.積極的心態3.自
信、積極進取精神4.強烈的責任心5.良好的溝通素質6.堅
毅不拔的品格7.團隊合作精神8.創新精神與意志(二)能
力目標1.認知自我能力2.情緒調節與控制能力3.良好的溝
通與交往能力4.良好的思維能力5.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6.
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7.良好的計劃目標管理能力8.良好的
創新能力
三、課程內容與要求
(二)教學要求1.實訓項目的流程
訓練
這是拓展訓練關鍵的第一步------體驗。任何一個訓練
項目的開始都是學員在培訓師的指導下去經歷一種模擬的
場景,去完成一項任務,并以觀察、表達和行動的形式進行,
這種體驗是整個過程的基礎。(請同學們遵守規則,積極參
與)
感受
學員通過置身其中,得到最真切的感受。這種感受將是
全方位的、活性很強的、印象深刻的。這時學員將開始自發
的回想剛才經歷的全過程,對這一過程進行分析,開始產生
一些觀點。這個環節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感受經過表達(尤其是書面表達)后會被強化。
第3頁共11頁
分享
“三人行,必有我師?!睂W員要多動腦筋,多思考。一
組人數大體在10人左右。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感受拿出來分
享,每一個就會得到數倍的經驗,這也是拓展訓練的一大魅
力所在。在這個過程中,培訓師會積極地鼓勵學員發言,靈
活地運用提問等技巧,引導大家的思維在原有觀點的基礎上
更進一步,群策群力,使眾人的觀點向著正確的方向歸納。
總結
當大家的觀點趨于成熟時,培訓師將大家討論的結果,
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把學員的認識由感性
上升到理性。
應用
這個過程是在培訓后的生活和學習中由學員自己完成
的。完成認識由實踐中來,最終指導實
篇二:勞動心理學-課程藍本(新)
《勞動心理學》課程藍本
目錄
導言1
課程簡介課程宗旨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程教材修讀單
元指定教科書
指定讀物參考書目影音教材圖像設計
作業與考試
第4頁共11頁
網上輔導與面授單元大綱學習進度表編撰人簡介課程
評估課程編寫進度表學習活動時間分配表
3333
5
導言
《勞動心理學》是法學(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專業的
專業必修課中的專業基礎課。本門課程4學分,144學時。
本門課程特別適合在職人員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使用。
本課程設計(藍本)力圖明確三個主要問題:一是網絡
學生怎么學;二是網絡教師怎么教;三是網絡課程怎么開發。
一、課程簡介
勞動心理學研究的是勞動過程中人的心理過程和心理
特征,即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同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勞
動環境及勞動者之間發生關系的過程中出現的心理現象、心
理機制和心理規律。其涉及的主要研究范圍是:勞動過程中
有關個體、群體、組織及領導在勞動關系中所反映的心理現
象及其產生、變化、發展規律。其研究內容大體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論基礎,主要利用系統論的觀點分析心理學及
勞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發展簡史,明確勞動心理學的心理
學理論基礎。第二部分是勞動效率,內容涉及與個體勞動效
率密切聯系的四種工作能力及其評估和培訓的具體方法。第
第5頁共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