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2024-07-31 閱讀 6059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摘要: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必須要受到的兩種教育方式,這兩者應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每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都凝聚著父母和學校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絕非偶然。21世紀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世紀,方便快捷的信息傳遞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也日顯重要,“校訊通”已成為眾多家校聯系家長的首選。學校可以利用“校訊通”提示家長、反饋表現、作業通知、指導家庭教育等。但校訊通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不少問題。要解決此問題,還需不斷的實踐。

關鍵字:校訊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協作

21世紀的的教育是開放性全方位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它既然重內在的聯系,又注重互補功效。學校要為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對新形勢,新情況,班主任要與家長多方面、多途徑地進行聯系、溝通,有針對性地做好家長工作,在家校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校訊通即成為了首選。通過校訊通來和家長聯系,既可快捷、有效地傳遞信息,已可便利的交互,同時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校訊通就一座空中彩橋,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條短信,運用得當,在家校聯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它的教育方針,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備的,作為從教人員的老師也是家長所不能替代的。學校主要以系統的理性教育為主,無論是做人的道理,還是眾多學科的學習,都要引導學生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學生領進科學的殿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種引領的功能必由學校來擔當。學校教育雖然有目的、有計劃,具有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但也存在許多局限:教師難以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一個老師無法面對各具個性與特色的學生、不能施行非個性化的教育、學校教育具有脫離生活實際的傾向。以上所有這些又恰好是家庭教育的獨特優勢。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既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時,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對待朋友或敵人,怎樣微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孩子都有意義。”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從,合理地使用這一特點,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是很有益處的。但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教育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家庭教育,從而對孩子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如果學校與家庭間缺少必要的溝通與合作,教育的作用力即會產生分歧,導致教育效應的降低甚至消解,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學校和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均十分重要,家校應該共同構建教育合力,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服務。

二、充分利用校訊與家長溝通用

校訊通主要依托互聯網和手機短信,促進教育行業內經驗交流、資源共享,實現家校溝通同,這也是校訊通的主要作用是家校溝通。其主要應用為:

(一)溫馨提示

現在的家長工作繁忙,常常疏于對孩子照顧,這時可以發揮校訊通溫馨提示的作用。家長工作繁忙之余用手機給在校的孩子發條留言短信,孩子便可通過留言機查看家長留言短信。天氣變化,氣溫升降了,發一條短信提醒家長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放學遲了,發一條短信告訴家長不要擔心;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學生到(離)校了,發條短信告知家長。這樣一條簡單而平實的短信所流露出的父愛、母愛,體現了孩子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關心。有次筆者班上一學生出水痘休息了兩周,筆者發一條短信詢問孩子的情況,并轉達老師和同學對他的關心。家長十分感動,回復說“謝謝老師”。短短四個字,讓筆者百感交集。每天一條短信,都拉近了家長與老師的距離。

篇2: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焦作沁陽市實驗小學蔡彩霞

摘要: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學校、家庭加入校訊通的隊伍,校訊通的作用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本文通過調研文獻并結合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使用校訊通家校溝通的狀況,分析了不同階段校訊通所起到的作用,展望了未來校訓通的作用。希望校訊通可以在協同學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起到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教育者的有力助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協同教育

從國家教育部把“家校通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項重點研究課題,列入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以來,[1-3]校訓通顯示出現代基于網絡信息化家校溝通的優點。當“非典”到來的時候,校訊通保障了北京地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4]當“甲流”到來的時候,為了做好防控工作,通過校訊通的平臺,提醒家長從家庭做起,每天給孩子量體溫。[5-6]

隨著移動公司不斷加快移動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推廣和應用[7-9],校訊通也悄然走進了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以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以便捷、實用迅速風行,使用頻率也日漸增長。從我們小學使用校訓通的狀況來看,前兩年是我校使用校訊通的初級階段,它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班主任收發信息、發公告,與全體家長溝通,給家長留言反饋孩子在校的表現,與個別家長交流。從**年至今是校訊通在我校的發展階段,它的功能開始多樣化,校訊通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有了校訊通,我們的會議次數大大減少,很多需要傳達的會議精神、文件精神盡可能通過這一平臺告知教師。究其原因,教師和家長在觀念上有了轉變,由過去的單一傳統家校聯系的模式走進了現代的、多樣的、信息化模式,充分利用了這個平臺,使校訊通成為家校溝通的得力助手。

一、校訊通初級階段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只有出現“問題”時才能夠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才促使他們的溝通需求。這種被動的、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溝通目的,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當問題解決了或者是緩解時,溝通也就隨之減少或者完全沒有了。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才總是呈現出計劃性差、隨意性強的特點,甚至有時一天有好多條短信,有時好多天沒有一條短信。因此我認為這個階段的作用負面效益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