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高低年級小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提高低年級小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2024-07-31 閱讀 8310

如何提高低年級小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通榆中心小學王娟娟

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有一定的單一性。但當學生對數學發生興趣后,他們就會覺得“樂在其中”。如何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呢?那么就要讓數學教學本身具有趣味性。

一、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興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以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這樣做,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活躍起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教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昨天我們剛剛完成了百數表,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到數字樂園去看看,想去嗎?(課件一一出示,孩子一一讀9、27、41、56、58、92、100)突然課件出現吵嚷聲:(我最大,我大,我大,你小,你小,你最小)它們怎么啦?原來他們都想比一比誰大誰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板題)比較數的大小。”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使用學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其中為學生創設操作活動情境,利用學具加強學生動手操作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如在教學“45+30”這道算式時,可先讓學生先拿出4捆小棒和單獨的5根小棒擺好,再拿出3捆小棒,學生很快就能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是7捆小棒,然后引導學生說說4個十和3個十合起來是7個十,7個十是70根小棒和5根小棒合起來是75根小棒。師生再用計算器演示一下,先讓學生上臺撥出45,十位撥4個珠子,個位上撥5個珠子,再撥出30是撥在十位上還是撥在個位上?學生說明理由。教師總結像這樣兩位數加整十數,把幾個十和幾個十合起來再和幾個一合起來。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有所感悟,從而上升為認知。

三.設計趣味性練習:

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運用多種練習方法,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的情感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設置趣味性的練習。數學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但是機械重復、枯燥乏味、基本上無思維價值的練習,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嚴重的造成學生對數學練習及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趣。新穎有趣的練習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穩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就會產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小猴與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個桃,當小猴將自己的桃分3個給小兔子時,它倆的桃就一樣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個桃?學生讀完題目便讓他們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說小兔子摘了18個,有的學生說小兔子摘了12個,我讓他們說說各自的想法,學生回答通過已知條件“當小猴將自己的桃分3個給小兔子時,它倆的桃就一樣多,”就能知道是小猴摘的多,用15減3求出小兔子摘了12個。”學生最后一致認同小兔子摘了12個桃。在教學認識圖形時,請同學們自己變魔術,(出示正方形)請在正方一形紙上剪去一個三角形,看看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四人小組先討論一下,你想怎么剪,比一比哪組的方法最多,就是我們今天的“合作之星”。這個練習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紛紛動手做起來,當匯報交流時也能說出小組共同得出的結論。

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原動力,是數學學習的源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學生的學習心態,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就能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

篇2:漢語拼音教學中與多媒體音像整合趣味性

漢語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的趣味性

廣西梧州市藤縣天平鎮新興小學覃惠玲

[摘要]: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

[關鍵詞]:多媒體音像整合漢語拼音教學化靜為動趣味性

[正文]: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基礎,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拼音字母本是抽象枯燥的表音符號,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消化的難題。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具體形象的事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采用新穎的方法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音像拼音教學一改傳統的單一式的教學,將圖片、聲音、動畫、影像、字母、文字等集于一體,力圖形象、生動、活潑地再現學習內容,更多地調動學生多方位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同時滲透人文主義情懷,為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最優化的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看故事,學拼音,記拼音,寫拼音這一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引領學生快樂地學拼音、用拼音,享受拼音世界的精彩。

夸美紐斯也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積極學習策略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在拼音教學中,動畫故事和字母情景圖融合在一起制作成的生動有趣的課件,能激起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使之迫不及待地要結識這些拼音朋友,再配合利用書上的插圖和其他多媒體課件,調動多方位的感官,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聽,對拼音字母有直觀形象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成功地幫助學生識記和正確發音。那么,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呢?

一、巧用多媒體音像激發學習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樂學”視為最高境界,剛入學的孩子學習拼音有難度,但不能讓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的興趣從一開始就被激發,注意力從一開始就被吸引。小學漢語拼音教材的設計豐富多彩,教材中的插圖具體直觀,接近生活,富有童趣,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后,可通過音像把靜態的插圖,加工處理成動態的圖,創設情境,利用插圖導入。如韻母“

篇3:教師要注重課堂作業趣味性才能換起學生學習欲望

教師要注重課堂作業趣味性,才能換起學生學習欲望

作業的設計要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畫》,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幅美麗的畫,把畫中出現的山、水、花、鳥用自己手中五彩的畫筆,充分地展示出來,并來比一比誰畫得最好;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學了《四季》,我讓學生也當詩人寫一首《四季之歌》。這樣的作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他們更樂意學習語文了。

趣味性,創造性,主動性,欲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