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鞭趕上了新課改
(409123)重慶市石柱縣河嘴小學校鐘發全
沉溺新理念的實踐,諸多保守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和戰略等,筆者的視野之中無時無處不在,靈感來時就會注入新的血液。一天,無意一集電視劇,其中一段趕驢的故事,催人整合了新課改與“教鞭”的教育內涵……
那位趕驢之人可有一套獨創的方法,他趕出了一段精彩與經典:趕路時,此人在鞭子的前端系上一顆蔬菜,將鞭子置于驢轅的前方,一個驢能看見又吃不到的地方。駕轅車一路快跑,并沒有用鞭子打過毛驢。趕驢人戲稱此法為“利益驅動”,原來是動力源于驢子為了吃到鞭子上的蔬菜,靠近鞭子,于是總在努力地向前走。
教育教學中,不是趕驢人的教師,就不可高高地舉起教鞭了嗎?想想教鞭,本意是用來讓同學上進的,請不要讓同學一看到教鞭就色變。教鞭,教師們少不了的教學用具,看來使用它必需要有技巧才行!
曾幾何時,那些在同學面前揮動過的教鞭,隨同振振有詞:“我是為你好”!那些高高舉起的手掌,簡單粗暴的言行流下的烙印,和那些是否言之有理的“我真是沒有法子”的教師呼聲,鞭子,那些仍舊把鞭子當作是“黃金棍子出好人”,進一步說明以前教育的慘白,說明教師使用教鞭技巧的不合格,只是一個守舊的趕驢人。此故事讓筆者大受啟發,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才有了“別樣的教鞭”。
向哪位趕驢的人學習!
結合班上的實際情況,班主任的我紛紛給每位同學鑄造了一把“教鞭”,一把蘊含著同學的近期奮斗目標和遠大的理想的“教鞭”,一把變成了眼神、微笑和一句催人上進的話語的“教鞭”,一把折射出的盡是鼓勵、期待、贊許和欣賞的“教鞭”。如:陽陽聰明,所寫作文總是充溢一股才氣,由于作文中錯別字太多,于是語文成果總是不理想,給他的這把“教鞭”上就鑄著:只要堅持每天記住五個漢字,教師許諾本期內幫他至少整理出一篇作文,到兒童報刊發表,讓他出知名。紅紅,一個弱型性格的同學,獨來獨往,總是與老師和同學疏遠,給他一把“教鞭”:學期內假如能在班上有十個左右的好朋友,教師愿出面找她家長,給她賣一輛多年來都想要的自行車,讓她上學放學更方便。強強,一個愛玩游戲的淘氣寶,他上課玩游戲機還被很多教師抓住過,給他一把“教鞭”:只要他上課認真聽講,每個星期天他可到我家里在微機上玩游戲,并教會他上網發郵件、查資料……
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教鞭在我的教育教學中讓同學變了個人似的。在最近的一次家訪中,我對鞭子又有了新的理解。
那一天家訪,進了一戶農家院子。兩條狗汪、汪、汪地向我撲來,主人出來了,他試著將狗攆跑。兩只狗越撲越近,眼看沒有著法時,主人突然發現狗反常的原因,原來問題就出在我進這家院子時,因防狗咬人所帶的一根棍子上。主人告訴我,這兩只狗以前被人打怕了,現在是只要是有人拿著棍子進他們院子,這兩只狗就會死纏著咬他。在主人鼓動之下,我帶著一股將信將疑的心態,放下了棍子,這兩只狗真的被主人喚了回去。當我坐下來進行家訪時,兩條狗還來到跟前給我搖起了尾巴。
放下你給同學充溢滄桑的有形與無形的教鞭吧!舉起充溢人性的教鞭,同學會與你親近。
到那戶小院的情境,給我深深的震動!教鞭可以是一種充溢人性與關愛的教育,一種教育技巧,智慧的體現。改良教鞭,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創新之源,可以是生活中的一次感悟,可以是教學中的一個細節,可以是課間的聊天……
篇2:新課改暨創新教育研討會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為促進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深入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和新學情,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益和質量,同時為教師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機會。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外實小第六屆新課改暨創新教育研討會。
一、研討時間
20**年3月31日――4月18日。
二、研討地點
多媒體教室。
三、研討內容
1、校內說課大賽
2、論文評比
四、校內說課大賽要求
說課主題:教與學方式的進一步轉變
1、以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為教學指導思想。
2、本屆說課大賽對多媒體不作統一要求。
3、使用普通話。
4、說課教師說課前上交說課稿、教學設計各兩份給評委,并同時烤盤到教導處。
5、說課競賽須先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求如下:
(1)教材分析:包括本節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前后聯系,本節教材內容的取舍增刪的理由,以及所需要的素材和器材。
(2)學情分析: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思維水平、認知特征,學生間的差異等。
(3)目標確定:即通過教與學的活動,學生應達到的理想狀態,學生學習之后能夠解決哪些問題?教學目標應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需要,確定三維目標。
(4)活動設計: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設計,是一種彈性設計,至少在其中的1-2個環節中有應變方案、備用設計。
(5)板書設計:體現思路、體現主要內容、體現中心,簡潔、新穎、有特色。
6、說賽時間不超過15分鐘,延時2分鐘以上降等。
五、論文評比要求
1、論文內容與各課題研究緊密結合,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2、格式要求:
題目:小二,黑體。
字數:1500――3000字之間。
正文:小四,宋體。左上角小五并加邊框,如圖所示:
外實小第六屆新課改
暨創新教育論文評選
3、論文一律以教研組為單位,于4月10日放學前統一上繳一份文本和拷盤到教導處(拷盤的電子文本寫上×年級×教研組)
六、評價及獎勵
1、根據我區的說課評價要點評課。
2、說課競賽產生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4名。
3、對說課優勝的教師將推薦參加我區課堂大賽。
4、論文評選將產生一等獎30名,二等獎50名,三等獎30名。獲得者優先推薦發表,同時在全校教工大會上進行交流。
七、時間安排
時間內容
第六周各教研組上報參賽教師名單及課題
第七周各教研組內說課及拷盤到教導處(說課教師說課稿和教學設計)
第八周校內說課大賽
第九周論文評選
第十周研討會總結表彰
附件
一、名額分配
課堂大賽參賽名額分配
語文:1―6年級組各一名。
數學:低、中、高段各一名。
外語:1――3年級一名,4――6年級一名,共2名。
藝體、綜合:(音樂、體育、美術)各一名。
二、說課安排
姓名年級學科內容時間地點
張安全一年級語文《紀念》4月8日9:00多媒體教室
鐘英芳二年級語文《瀑布》4月8日9:20多媒體教室
劉英五年級語文《童眼詩心美麗心愿》4月8日9:40多媒體教室
李星六年級語文《綜合實踐》4月8日10:00多媒體教室
楊麗四年級語文《什么樣的眼睛》4月8日10:20多媒體教室
官紅英三年級語文《我愛家鄉的…》4月8日10:40多媒體教室
錢燕飛五年級數學《分數除法》4月8日11:00多媒體教室
吳倩三年級數學《平移、旋轉》4月8日11:20多媒體教室
魏江容一年級數學《神奇的七巧板》4月8日11:40多媒體教室
李小燕六年級英語《taichi》4月9日9:00多媒體教室
鐘惠三年級英語《colourswesee》4月9日9:20多媒體教室
李云三年級美術《紅色的畫》4月9日9:40多媒體教室
何國英四年級音樂《少年阿凡提》4月9日10:00多媒體教室
趙小華體育待定4月9日10:20多媒體教室
三、評委名單
1、說課大賽評委名單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新課改論文評委名單
組長:
組員:
篇3:新課改中學音樂課深化與反思
新課改中學音樂課的深化與反思
臨高縣臨城中學音樂教師:羅堅
我是一名剛剛從校園畢業,踏入教師崗位的新教師。在大學里面,我們學校了音樂課程改革的理念與思想,學習了如何進行教育改革,如果把音樂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課堂,同時也是實施美譽的首選課堂。步入崗位之后我才明白,其實要實施新課程,在縣級中學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有下面幾個原因:一是課堂紀律問題,二是教師心態問題,三是學生與社會的距離問題,第四就是學校的學習條件問題,第五學生實踐活動問題。在這些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對于一位外地新老師來說,在新的環境下,語言的差別,地域的差別等等都是一個外地新教師要去適應,去摸索去改變的過程。三個月來,環境適應了,語言根本無法適應,這邊學生普遍都是說自己家鄉話,從小沒有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所以這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大問題,聽不懂普通話,我們教學主要是通過我們的語言來傳達我們所要教學的內容,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想改革只是空談沒有實際意義。所以我想想從下面幾點談談我對于縣級中學音樂的課改的實施及其自己教學中的深化與反思。
一、地方語言與普通話的轉換
中國是一個文字大國,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不只有五十六種語言,針對海南來說,海南就有很多種,其中基本相似的有海南話,他包含很多地方,語調有些不一樣,但基本都能聽懂,但是臨高和儋州兩個地方,是和海南話完全不一樣的,其次還有黎族語言,黎族也分了很多種。所以說中國的語言豐富多彩。在對于一個比較落后的臨高來說,從小就使用自己地方語言表達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想知道,難道他在小學的時候也用地方語言嗎?難道小學里面的老師都是用地方語言來上課嗎?開學的時候,我發現我教的很多班,連我說普通話他們都不知道我在說什么,一愣一愣的在那傻看著我。我當時就在想,難道他聽不懂,后來得知,他確實聽不懂!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怎么去實施課程改革,簡單的普通話聽不懂,教學如何進行,如果我認為,如果要實施課程改革語言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對于地方學生。
二、音樂教師本身的綜合水平有待提高
前面的那個問題是基本問題,但是對于一些學習比較認真的學生來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基本都能聽懂老師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對于音樂教師本身的綜合水平要求提高,在新課程里面,內容越來越豐富,覆蓋的面也越來越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寬廣的知識,不光只有音樂方面的,我想還有天文地理都要有所了解,不然在上課的時候你的課堂就會枯燥無味,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會沒精打采,因為他們對于專業音樂教育學習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我們主要目的是培養他們對于美的一種欣賞和基本素質的提高,更高的要求培養他們愛國情懷,培養他們創新精神等等。所以說,對于簡單的音樂教學是完全不夠的,學生需求的東西不完全只有書本上的幾個音符,他們還包括舞蹈、戲劇美術影視等等及其音樂之外的學科知識。在對于新課程學生的學習觀念改變了,學生通過各種手段對于課本已經熟知,所以照本宣科已經不可能滿足現在的學生,網絡的發達,更讓學生要求與世界接軌,了解中國以外的更多知識。所以這對于一個老師來說,知識的增加,主動從別的學科入手引入到音樂學科,讓各種學科都與音樂學科綜合,加深音樂內涵,創造新的音樂內涵,豐富課堂,從而引導學生更加興趣的學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