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數學下期中考試卷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期中考試卷分析

2024-07-31 閱讀 3601

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卷分析

一、試卷分析

此次中考從試卷卷面情況來看,考查的知識還可以,類型比較多樣靈活,同時緊扣課本、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計算、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顧及了各個層次學生的水平,又有所側重。這份試題尤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檢測,以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二、學生得失分情況分析本班8人,3人及格,其余不及格。

三、存在問題通過這次考試,我感覺孩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書寫不規范:拿起試卷,看起來孩子寫的挺干凈,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孩子的書寫不到位,例如,數字“9”,有的孩子寫的9不象9,0不象0。還有,數字的大小書寫不一。

2、學習習慣不太好:不認真傾聽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該錯的題,因為沒認真聽老師讀題而出錯。馬虎、大意、不認真思考是孩子考試不理想的又一原因,且不拿考試當回事,急著交卷回家。

3、教師讀題時學生不認真聽。

四、教學反思及改進措施

1.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和多種信息。以后教學中,多編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多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以后的平時練習當中我會多讓學生自己探索和思索問題,培養學生能夠把一個知識點運用到各種題型當中去。

2.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一是關注全體學生,縮小學困生的面,讓優生幫學困生,以優帶中;二是關注學生的全面,在教學中不僅僅重視結論,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數學去解決問題,并且獲得自我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認真仔細檢查方面做得不夠到位。這次考試暴露出不少問題。有些學生做題不認真,粗心大意,不看題目要求,做完題不會檢查,以致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以后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讓學生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促進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使他們能主動地思考。

4、對后進生原因分析與補進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后進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但由于學生基礎不太扎實,有幾個孩子學習習慣還不好,對題目的理解能力太差,還需要加大對個別后進生的輔導的強度,我現采用組長幫組員的學習方式,并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進行多鼓勵、多激勵的手段,慢慢讓小學生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有的學生考試時不夠仔細,很多題目都會做,但由于不細心,便做錯了。要逐步培養學生的檢查習慣。總之,通過這次的考試,使我看到了并了解了平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夠完滿的一些事物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將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盡量補足,在認真鉆研教材和課標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及學生的學習品質),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嘗試與研究。加強學生的書寫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和方位感,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優化課堂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爭取在下一次的考試中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使一年級學生達到理想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找數學,發現數學,學會運用數學,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篇2:教師語言魅力在一年級數學課上作用

教師的語言魅力在一年級數學課上的作用

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年齡小,好奇心強,多動,他們有意注意集中的時間很短,不會傾聽,如果我們不重視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不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上課聽講的習慣,那么會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埋下很大的隱患。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一年級數學教師,要想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學會傾聽,很重要的一點,教師要用自己的語言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劉彩虹老師在《圖形的認識》這節課上,教學語言干凈利索,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孩子們都能認真地傾聽,“你是一本好書,老師讀懂了?!庇H切的話語,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注,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積極愉悅的學習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上,學生都能認真地傾聽老師的每一句話,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

上好一堂課,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諺語說的好:“它不是糖,卻能粘住一切。”這里講的就是語言的魅力。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能始終緊扣學生的心弦,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我們每一位一年級的教師都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努力提高語言藝術。每次新接一個一年級班,我都是這樣做的:

1、當我接了一年級班以后,我就要求我自己也要變成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站在一年級孩子的角度去想,我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遵守課堂常規,怎樣教給孩子數學知識,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換位思考的問題。作為教師,作為成人,我們絕不能用自己認識事物的水平,方式方法去衡量一個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在咱們大人眼里,很簡單的事情,在孩子們的眼里其實都是很難的。比如,開學第一周,數學課上做練習,有這樣一道題,三只小兔采蘑菇,最多的下面畫“√”,最少的下面畫“△”,學生做題時,我進行行間巡視,發現居然有的同學不會畫“△”,這時,我意識到自己高估了一年級孩子,于是我讓學生和我一起書空寫了幾遍“△”。通過這個例子,我感到一年級的老師要將自己偉岸的身軀,有高度、有深度的思想意識濃縮,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是帶好一年級孩子的第一步。

2、課堂上,教師要善用兒童語言,說話速度要慢,吐字要清晰,適合一年級學生。

大家都知道,小孩特別喜歡和小孩一起玩,為什么?因為他們有共同語言,他們之間能夠彼此溝通。所以,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不能凌駕于學生之上,不能成人化,應該貼近兒童,用兒童化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到課堂上和老師一起學習,沒有距離感,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能始終跟著老師走,老師也不用再為維持課堂秩序發愁了。

例如:我在教學《6、7、8的認識》一課時,課的開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用緩慢的語速和學生聊天,同學們,大家上學已經三個星期了,你們覺得上學好嗎?喜歡咱們東關小學嗎?喜歡老師嗎?老師一直想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呀,從你們9月1日走進校園的那天起,老師就非常喜歡你們,現在呢,每天能和同學們生活在一起,我感到特別的幸福。

下面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快樂的學校生活。貼近學生生活的談話,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孩子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

3、教師語言要簡約,要干凈利落,不冗長,多用鼓勵性語言。

課堂上我們的語言要力求簡潔,不要加過多的修飾語。教師為學生提出的每一個要求,要做到用最少的語素,最普通的詞匯,表達出最全面、最完整的意思。例如,在訓練一年級學生翻書時,我是這樣說的:“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第8頁,身體坐直,腳放平,左手扶好數學書的左邊,右手手指指好第8頁。”這樣給學生提要求,既強化學生看書的姿勢,又教給了學生翻書、看書的方法。當學生做練習、寫字時,我總是用這樣的話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你寫完了,請你用你的姿勢和眼神告訴老師我寫完了?!闭n堂上我沒有用命令性的話語要求學生,但是學生都能跟著我一起學習。教師還要多用鼓勵性評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多看孩子的優點。如,“你說得真棒,希望你繼續努力。”“不錯,挺好的,加油?!薄叭绻愕穆曇粼俸榱列?,就更棒了。”

數學教師要根據低年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自己的語言進行千錘百煉,棄失揚得,反復融鑄,已形成自己的風格。

篇3:初一年級數學手抄報評比活動方案

*年初一年級數學“手抄報”評比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搜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數據的能力,豐富學生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二、參賽對象:初一在校學生

三、時間安排:

設計時間:5月14日到6月14日,

評獎時間:6月15日、16日評獎,6月17日后獲獎作品展示

四、活動組織

由各班數學老師發動組織,由于本手抄報有一板塊必須要求繪制統計圖,而數據收集、制作過程復雜,因此可組織4―8人小組進行制作,老師選出組長,組長負責分工,并記錄每個成員的分工情況和完成工作情況。

五、作品要求

1、作品中必須要有的兩個欄目:

第一個固定欄目是“你知道嗎?”,要求繪制一幅象形統計圖,可參照課本80頁,課題學習“制作人口圖”繪制人口統計圖,數據來源可以是課本,也可以是自己收集,但必須保證數據真實,可信,不能自己杜撰,必須注明數據來源。也可調查我們身邊的事情,繪制統計圖,比如,制作我校初一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時間統計圖,我校初一學生上網時間統計圖,家庭用電情況統計圖,太白路車流量統計圖,自己班級同學體育鍛煉情況統計圖,在家干家務時間統計圖等等自己身邊的數據,也可以是家長所在單位有關數據統計圖,濟寧市的相關數據統計圖,國家有關數據統計圖。

第二個固定欄目是“展示我的風采”,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全等圖形的知識,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

2、手抄報可以用彩筆描繪,也可以利用電腦制作。

3、作品適當位置注明班級、制作成員姓名和分工情況,以及每個人的工作完成情況。

4、規格:八開紙,上、下、前、后邊距各留出1.5厘米。

六、獎勵辦法

每班分別評選一等獎一至二名、二等獎五名,鼓勵獎若干,一等獎由學校頒發獎狀和獎品。(請學校提供獎狀和獎品)

附:“手抄報”設計活動過程

在教師的指導下,合理分組,分工,以數學內容為載體,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學期末,進行手抄報展示活動。

第一階段:欣賞學習階段。通過網上瀏覽他人作品,讓學生先建立一個直觀的認知,初步滲透數學知識,收集制作手抄報的相關知識,為后面學生自己制作打下基礎。在小組充分討論,達成一致后,認真分工。

第二階段:搜集資料階段??赏ㄟ^各種渠道收集素材,統計圖的數據收集,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問卷調查、采訪調查或網絡、書籍、媒體、報刊雜志等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和數據。

第三階段:制作提高階段。小組成員制作,初稿完成后可請老師或家長指導,通過初步嘗試制作過程和方法,逐步完善和提高制作水平。

第四階段:成功交流階段,先在本班中進行交流評選,選出優秀作品上交,學校負責提供展板和空間進行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