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實施方案
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1、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
以“*x理論”、“****”重要思想和*****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科學文化教育為基礎,以道德規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實踐創新教育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構建覆蓋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素質教育體系和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全面、主動、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合作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實施途徑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塑造學生人文精神,增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讀、寫、說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培養措施:
1、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然科學學科、人文學科等不同學科對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的不同作用。
2、課堂教學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要精選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更加貼近學生生活與社會實際。
3、大力推行啟發式教學,強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控制教師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預習、思考、練習和說、寫的時間。
5、每學期認真上好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
工作要求:
1、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嚴格按部頒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執行教學進度。
2、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管理。
(2)廣泛開展德育主題活動
培養目標:培育學生集體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協作意識、競爭意識、守紀意識及吃苦耐勞精神、頑強拼搏意志和開拓創新品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培養措施:
1、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基本國情、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德育主題活動。
2、開展以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和“八榮八恥”教育為基礎公民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
3、重點進行校規校紀、安全、法制和應對挫折教育及學風訓練。
4、開展每月主題教育活動,具體為:一月文明禮儀教育、二月科技創新、三月綜合宣傳與安全教育、四月革命傳統與市情教育、五月感恩教育、六月信息網絡安全、九月國防教育、十月藝術活動、十一月讀書活動、十二月法制與健康教育。
工作要求:
1、學校每期至少開展兩次形勢政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舉辦一次專題講座。
2、學校每月主題教育活動要創新活動組織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認真開展體藝和健康教育活動
培養目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鍛煉習慣,學會健體,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強責任心。
培養措施:
1、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以上。
2、認真抓好“兩操”活動,廣泛開展以學生自主活動、廣播體操、健身跑等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大課間活動。
3、推廣實施中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
4、每學期開設不少于3課時的以生理、心理健康為重點的健康教育課,舉辦知識講座、報告會、主題班會等宣傳普及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常識。
工作要求:
1、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要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要有制度、有組織、有要求、有記錄。
2、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的體育運動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的藝術節,每個學生至少要參加一次體藝活動。
(4)積極開展校園群體文化活動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增強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人文素養。
培養措施:
1、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競選輪流擔任班級、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干部的活動。
2、開展中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團員、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
工作要求:
1、進一步完善中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團員、先進集體等各種形式的表彰獎勵制度。
2、要發揮團隊組織在開展學校文化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優化校園活動機制,加強團隊活動的品牌建設。
3、學校每年組織全校性校園文化活動4項以上,學生參與面要達到百分之百。
(5)不斷改革、完善評價制度
培養目標:綜合評價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工作要求:
1、建立和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2、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師考評機制。
3、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領導,成立紫巖鄉中小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領導小組。
組織:何明
副組長:馬君
成員:馬毅
各班班主任
4、實施要求
1、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學校必須切實提高認識,從對學生終身發展、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切實做好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
2、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學校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領導,學校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掛帥,認真做好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整體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并精心組織實施。
3、規范辦學,減負增效。加強中小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工作要與提高教師素質、規范辦學行為工作緊密結合。要切實加強教師專業培訓,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篇2: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實施方案
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1、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
以“*x理論”、“****”重要思想和*****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科學文化教育為基礎,以道德規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實踐創新教育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構建覆蓋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素質教育體系和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全面、主動、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合作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實施途徑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塑造學生人文精神,增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讀、寫、說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培養措施:
1、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然科學學科、人文學科等不同學科對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的不同作用。
2、課堂教學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要精選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更加貼近學生生活與社會實際。
3、大力推行啟發式教學,強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控制教師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預習、思考、練習和說、寫的時間。
5、每學期認真上好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
工作要求:
1、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嚴格按部頒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執行教學進度。
2、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管理。
(2)廣泛開展德育主題活動
培養目標:培育學生集體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協作意識、競爭意識、守紀意識及吃苦耐勞精神、頑強拼搏意志和開拓創新品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培養措施:
1、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基本國情、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德育主題活動。
2、開展以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和“八榮八恥”教育為基礎公民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
3、重點進行校規校紀、安全、法制和應對挫折教育及學風訓練。
4、開展每月主題教育活動,具體為:一月文明禮儀教育、二月科技創新、三月綜合宣傳與安全教育、四月革命傳統與市情教育、五月感恩教育、六月信息網絡安全、九月國防教育、十月藝術活動、十一月讀書活動、十二月法制與健康教育。
工作要求:
1、學校每期至少開展兩次形勢政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舉辦一次專題講座。
2、學校每月主題教育活動要創新活動組織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認真開展體藝和健康教育活動
培養目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鍛煉習慣,學會健體,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強責任心。
培養措施:
1、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以上。
2、認真抓好“兩操”活動,廣泛開展以學生自主活動、廣播體操、健身跑等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大課間活動。
3、推廣實施中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
4、每學期開設不少于3課時的以生理、心理健康為重點的健康教育課,舉辦知識講座、報告會、主題班會等宣傳普及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常識。
工作要求:
1、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要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要有制度、有組織、有要求、有記錄。
2、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的體育運動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的藝術節,每個學生至少要參加一次體藝活動。
(4)積極開展校園群體文化活動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增強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人文素養。
培養措施:
1、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競選輪流擔任班級、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干部的活動。
2、開展中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團員、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
工作要求:
1、進一步完善中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團員、先進集體等各種形式的表彰獎勵制度。
2、要發揮團隊組織在開展學校文化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優化校園活動機制,加強團隊活動的品牌建設。
3、學校每年組織全校性校園文化活動4項以上,學生參與面要達到百分之百。
(5)不斷改革、完善評價制度
培養目標:綜合評價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工作要求:
1、建立和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2、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師考評機制。
3、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領導,成立紫巖鄉中小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領導小組。
組織:何明
副組長:馬君
成員:馬毅
各班班主任
4、實施要求
1、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學校必須切實提高認識,從對學生終身發展、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切實做好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
2、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學校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領導,學校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掛帥,認真做好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工作的整體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并精心組織實施。
3、規范辦學,減負增效。加強中小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工作要與提高教師素質、規范辦學行為工作緊密結合。要切實加強教師專業培訓,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篇3:新任領導干部培養教育管理辦法
新任領導干部培養教育管理辦法
一、建立和完善新任領導干部政治理論考試制度。凡新提拔擔任科級領導職務的人員,一律參加新任領導干部政治理論考試。考試合格者,進行任命;考試不合格者,取消任用資格,并將考試結果裝入個人檔案。
二、堅持和完善任前談話制度。凡新提拔擔任科級領導職務的人員,由市委有關領導和市委組織部主要領導同志對新任職干部進行任前談話,指出干部考察中了解和掌握到的缺點和不足,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堅持和完善領導干部試用期制度。凡是非選舉產生的領導干部,均實行試用期制。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職,不勝任的免去試任職務,另行安排工作。今年,該市已對新提拔的75名科級領導干部中的21名非選舉產生的副科級領導干部實行了為期一年的試用期。
四、堅持和完善廉政談話制度。通過干部監督工作聯系會議、群眾信訪舉報以及平時檢查工作等方式,一旦掌握、發現干部在廉政建設上存在一些不良傾向時,便及時找其談話,對其進行開導式、提醒式、告誡式教育,幫助其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五、堅持和完善上崗前培訓制度。該市對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實行上崗前培訓已經形成制度。近年來,他們對新提拔任用的115名科級領導干部均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培訓中,堅持注重針對性、層次性、互動性、科學性和靈活性,專門聘請大學院校的客座教授、離退休老領導以及基層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同志為新提拔的領導干部授課,同時堅持搞好了黨性分析活動,切實提高了新任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理論素養。
六、試行領導干部任職承諾制度。在加強新提拔領導干部培養、教育、管理工作中,該市試行了新提拔領導干部任職承諾制度,嚴格要求其任職前對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公開承諾。
七、建立和推行新任干部述職制度。該市注重對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跟蹤管理,一旦發現不良苗頭,結合全市干部隊伍實際,對其進行監督或提醒式教育管理,重點是進行了集體述職。目前,該市已對**年1月以來新提拔的75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集體述職。
八、建立和完善誡勉談話制度。對一些新任領導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學習、社交以及班子建設等方面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但又沒有構成黨紀政紀處分的,本著從教育、幫助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誡勉談話,并將誡勉通知書送達所在單位黨組(黨委)和本人,要求其本人寫出書面整改意見交市委組織部和所在單位黨組(黨委)。今年,該市已對1名新提拔副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誡勉,效果良好。
九、建立和推行試用期滿政績公示制度。對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實行了試用期滿政績公示制度,要求其將在一年試用期間的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總結,由單位黨組(黨委)進行審核后,在本單位本系統和服務對象相對集中的地方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廣泛接受干部群眾和社會的監督。
十、建立和完善試用期滿考核制度。為增強新提拔科級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該市對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實行了試用期滿考核制度。試用期滿,組織部門將組織考核組對新提拔對象進行認真考核。考核合格,進行任命;考核不合格,免去試用職務,按試用前職務重新安排工作,并將考核結果裝入干部個人檔案,作為本年度考核等次評定和任用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