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法治教育教學計劃教案
六年級法治教育教學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教育,推進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特制訂六年級組法治教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堅持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不斷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努力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進一步加強對我校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二、工作目標
確保青少年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基本法律知識的普及任務,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網絡,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切實維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通過政治課、班會課、學科滲透等工作,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法制觀念和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真正地提高學生分辨是非和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能力,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保持學生的犯罪率為零指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主要任務
1、法治教育要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學會明辨是非能力,提高自我約束與保護能力。
2、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教育。學習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論,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
四、基本要求
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努力使法治教育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做到“四有”:
1、有教學安排。要將法治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中。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原則,確保教學計劃的落實。
2、有授課教師。要安排教學經驗豐富,并有一定法律知識水平的教師教授法治課。通過短期培訓、以會代訓等方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法制課教師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3、有課時安排。
(1)、在課時安排上,以思品課為主渠道,每月每班法制教育課時間至少有1節課;思品課主要通過案例說法來進行教育。課中的案例剖析課重在用例說法,主要運用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加深對法律條文的理解,把法制教育落實到實處;
(2)、全校各班班會課,每個班級每學期至少組織2---3次主題法制課教育或涉及相關法制教育內容
4、有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聘請公、檢、法部門的思想素質好、專業能力強,熱心、熟悉青少年教育的同志兼任學校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定期對學校師生進行法制教育,形成制度,并加強對個案的研究。
五、方法與途徑
1、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提高法治課質量。要注重將法制內容向其它學科滲透,增強學習效果;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和開展各種學法用法實踐活動,通過舉辦法律知識競賽、有獎征文、模擬法庭、組織學法興趣小組等活動,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
2、以依法治校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要通過制定各種制度,落實責任,把學校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要加強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落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各項措施,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切實保證師生有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3、依托社會資源為陣地,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利用法律援助中心等社會法制教育資源,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
4、立足學校,舉辦家長培訓班,對家長進行法治教育,引導家長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家長法律素質,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學校高度重視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工作,列入議程,明確責任,確保實效。要緊密結合實際,制定切實的計劃,精心組織實施。積極探索建立監督制約和激勵機制,增強學校教師和學生學法用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確保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要注意發現和培育先進典型,適時推廣,切實使本年級組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第一課
捍衛人格尊嚴
教課時間:20**年9月18日
教學內容:捍衛人格尊嚴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法律賦予我們每個人同等的人格尊嚴。
(2)能力目標:我們捍衛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我們捍衛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二、教學方式
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尊重規則。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情景再現
1,請學生翻開書的第2頁。
教師:請同學看看書中內容,說一說李文和張亮遇到什么事了?請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同學們
你們如果是他你會怎么做?請學生小組交流。
3.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或者同學你會怎么做?請學生舉手說說自己想法和感受。
(2)案列分析:同學們我們一起讀一讀,說一說,案列中說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過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3)活動天地:
1.王芳的做法正確嗎?面對這種情況,宋麗應該怎么做?
2.李強的做法正確嗎?楊凱應該怎么做,請你幫幫他。
四,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七條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份。
五,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明白了我們捍衛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第二課
我的肖像權我做主
教課時間:20**年10月18日
教學內容:我的肖像權我做主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法律賦予我們每個人同等的人格尊嚴。
(2)能力目標:我們捍衛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我們捍衛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二、教學方式
制作多媒體課件用于教學;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尊重規則。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情景再現
1.請學生翻開書的第6頁。
教師:請同學看看書中內容,說一說劉蕓蕓遇到什么事了?請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同學們
你們如果遇到同樣的事,你會怎么做?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3.如果你身邊也發生了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請學生舉手發言在全班分享。
(4)案列分析:同學們我們一起讀一讀,說一說,案列中說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過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5)活動天地:
1.下列行為,哪些涉及侵犯他人的肖像權?請在相應的項目后畫“×”
2.你有過這樣的行為嗎?想想看,這樣做對嗎?看圖發言。
四,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五,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明白了我們有權使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肖像權,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尊重他人的肖像權。
第三課
向家庭暴力說“不”
教課時間:20**年11月15日
教學內容:向家庭暴力說“不”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家庭暴力不僅發生在父母子女身上,還會發生在夫妻之間,成年子女之間或者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
(2)能力目標:無論何種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會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未成年人而言,家庭暴力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家庭暴力說“不”。
二、教學方式
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尊重規則。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請學生翻開學生用書第10頁。仔細閱讀“情境再現”,說說伊始同學遇到了什么困難?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2.同學們
你們如果遇到同樣的事,你會怎么做?請學生在全班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
3.如果你身邊也發生了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請學生舉手發言在全班分享。
4.請學生仔細閱讀學生用書第11頁“法律鏈接”,并聽教師講解。
5.閱讀并了解了“法律鏈接”請學生幫助伊始同學解決困難。請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分享你的幫助方法和想法。
6.教師鼓勵學生要正視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保護自己。
7.請學生翻到學生用書第13頁,“活動天地”聽下面幾位同學的談話,你有什么感想?遇到家庭暴力時,我們該怎么保護自己?
四,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第十三條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一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五,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和了解了對未成年人而言,家庭暴力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家庭暴力說“不”。
第四課警惕性侵犯
教課時間:20**年11月29日
教學內容:警惕性侵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自我防范意識很重要,不貪圖小便宜,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單獨跟異性到僻靜的地方或房間。
(2)能力目標:當受到侵犯時,有權對侵犯自己的大人說“不”,并及時告訴父母或可以信任的人。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放學回家要結伴而行,不要一個人走夜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車,不要和陌生人到不熟悉或偏僻的地方,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
二、教學方式
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尊重規則。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請學生翻到學生用書第14頁,認真聽教師閱讀“情境再現”。同學們聽完這篇故事你認識到了什么?玲玲做得對嗎?請學生小組討論。
2.討論后你們有什么感想?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如果發生類似的事情你要怎么做?請學生舉手發言。
3.請學生認真閱讀“法律鏈接”。你知道了哪些法律?你對這些法律有聽說過嗎?請學生自由發言。
4.通過學生們的發言大家對本案列進行“案列分析”根據法律本案例會有怎么結果?請學生自由發表想法。
5.請學生把學生用書第17頁的“活動天地:內容認真閱讀并牢記在心。
四,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未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五,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生要認識到自我防范意識很重要,不貪圖小便宜,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單獨跟異性到僻靜的地方或房間。
放學回家要結伴而行,不要一個人走夜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車,不要和陌生人到不熟悉或偏僻的地方,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
篇2:《教師法治教育讀本》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法治教育讀本》學習心得體會
新政中心小學董麗艷**、4、15日
通過學習《教師法治教育讀本》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自身需要學習怎樣的法律知識。而《教師法治教育讀本》旨在向教師普及法律知識,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運用法律更好地教書育人。《教師法治教育讀本》遴選出與教師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緊密結合“五五”普法的要求,結合切實的案例,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教師進行一次法律的洗禮,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前四章梳理了憲法、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的基本內容,使教師對法律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后四章重點講述了教育法律制度以及教育法律制度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書中詳細闡述了有關教育法的基本理論,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怎樣運用法律來教育教學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并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和措施。編者力圖通過這《教師法治教育讀本》,為教師隊伍提供一個藍本,幫助教師增加法律知識的儲備,提高法律素養,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運用法律知識,保護廣大學生的合法權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遵紀守法做好表率,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學校布置每位教師認真閱讀教師法治教育書籍,并參加教師法治教育讀本考試。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努力去閱讀。爭取考得好的成績。教師都深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但是要具體到什么事情上時,有時還真把握不好這個尺度。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教師常常感到:自己管學生還管出錯了,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反倒不合乎法律的要求了,自己如何管理學生才合適,是不管不說,還是嚴管嚴教……
在教育讀本中教師對教育法律方面的一些知識也進行了較為詳細地闡釋,對于一些專有名詞來說,我理解得不很深刻,但書中介紹的一些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一些案例,都是從近十年來在各類學校、教師、學生中常見的違法行為事件中選取的典型事例,在每個案例之后都附帶著“法律分析”、“律師建議”、“法律一點通”等環節。通過“法律分析”,我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發生在學校、教師、學生身上的事情到底誰對誰錯;通過“律師建議”,我們知道如何在教育教學中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而“法律一點通”中那簡短的一句話,就像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警示燈,時刻提醒我們,什么樣的行為就是觸犯了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辦公室很多老師都在議論案例分析的警鐘。使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在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教育的一些法律法規更要時刻銘記于心,我們要依法治校,在對學生的管理上,不要因為怕擔責任而不去管理說教,也不要帶有體罰性質的懲戒。
我也真誠地希望廣大教師能夠認真閱讀這本《教師法治教育讀本》,嚴格遵守教育法律,以教育法律為準繩,正確地處理學生事件,捍衛自己的權利,履行教師的義務,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最后提醒我們的同行們,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識,不斷增強教育法制觀念,在教育教學中才能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正確的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學生水平。
篇3:司法局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法治教育活動總結
司法局“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法治教育活動總結
今年的3月27日是第22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宿城區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法治教育活動,切實增強學生們的安全意識,營造安全、法治、和諧的校園氛圍。
一是充分發揮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實體化作用,積極開辟普法中心、普法廣場、普法長廊、普法圖書室等青少年普法基地,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廣泛組織適合青少年的法治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興趣,引導他們學習掌握法律知識,自覺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二是開展安全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印制征訂了一批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圖冊、讀本,免費發放到全區各中小學校,內容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校園安全知識等,配合精美的漫畫、插圖,以案例、問答的形式講述法律知識,增強學生們學法的興趣和樂趣,使他們在閱讀中輕松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
三是開展一次校園安全督察,深入全區中小學校對學校教學樓、操場、傳達室、學生餐廳等地進行了實地查看,對人防、技防、物防的校園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做了詳細檢查,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強化安全底線思維,堅決排除校園安全隱患,織密織牢學生安全網。
四是開展一系列安全培訓和演練活動,強化學生安全意識。先后在全區中小學開展了“消防安全疏散演練”、“地震逃生”安全培訓、“防踩踏安全教育”和預防“盜搶騙”專項知識講座等活動,重點對加強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災、防食物中毒、防擁擠踩踏等安全法治知識進行深入教育,并通過演練將培訓知識與實操對接,進一步提高學生和全體教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為學生的平安成長保駕護航。
安全教育日,未成年人,中小學生,中小學校,校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