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課程建設方案
小學課程建設方案
口東街道東莊中心小學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中小學課程改革要求構建各具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并增加課程學習的選擇性。學校課程建設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促進我校課程建設的整體發展,特制定此課程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1、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導向,把課程建設與天津地域文化相融合,體現課程的育人功能。
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準確把握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并將其落實到課程建設的每個環節中。
3、課程規劃、開發、實施應適合學生發展要求、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和培育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特長,讓每一位學生愉快學習,幸福成長。
二、課程建設目標
搭建多元平臺,讓每一個孩子在體驗成功中幸福成長。
三、課程建設策略
東莊中心小學基于學校辦學理念下的課程建設,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基于促進教師理性思考與專業發展的課程建設構架,二是基于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平臺,提供適合可選的課程體系。課程建設價值取向不是“給”而是“創”。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采取如下策略:
1.人人參與策略
對教師而言,每位教師都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除了自己課堂上完成的學科教學任務之外,可選擇一門校本課程來開設,這門課程可以是學科領域內的,也可以是跨越到所教學科之外的。對學生而言,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所長,自主選擇一門課程來學習。學生所選的課程,至少堅持學習一學期,確保他們參與所選課程的學習質量。
2.多元平臺策略
對于教師來說,有充分的課程選取或設置自主權。既可以圍繞自身優勢學科,在學科群中選擇拓展型課程,又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置一門綜合實踐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在完成國家規定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享有充分的校本課程選擇權,為學生多元發展提供可能。
3.適合可選策略
從學生需要出發,開設課程的教學既是教師勝任的,也是學生需要的,且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通過適合可選的課程超市,促成學生快樂走班,享受最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
4.成功體驗策略
從教師評價出發,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課程體系建設
東莊中心小學課程體系是基于“多元發展,人人成功”辦學理念下的多元課程架構,它出發于人的發展需求,通過成功的體驗,獲取成功的金鑰匙,從而歸宿于人的幸福成長。基于這種的思考,我們堅持以人的多元發展、全面發展為基本的價值取向,以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為基本途徑,將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整合成一個有序而高效的學校課程體系,按照課程承載的任務不同,分為“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和“校本特色課程”兩大類。
課程群是在對國家課程中的基礎型學科進行校本化實施的基礎上的拓展、延伸、深化,在知識、方法、問題關注等方面有邏輯聯系的課程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課程分支體系。課程群的基本形態為1+X結構,即一個核心課程加圍繞此課程中的知識點形成的多元創生課程。課程群以學生的差異為出發點,滿足學生的多元選擇和個性化需求,為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課程體系支撐。
各課程群開設情況列表如下:
課程群名稱
核心課程
創生課程
語文課程群
語文
朗誦技巧、演講與口才、論辯技巧、小主持人、小記者、美文誦讀、國學經典、古詩吟唱、繪本閱讀、小海棠讀書會、課本劇、寫字、書法、唐詩欣賞、宋詞欣賞、童話創編、小說創作、小報制作、名著評論
數學課程群
數學
數學古題、舉一反三、數學故事、數學課外讀物、挑戰奧數、數學查漏補缺
品德課程群
品生(社)
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專題教育
體育課程群
體育
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繩、跆拳道、武術、田徑、圍棋(棋類)、健美操、體育舞蹈
音樂課程群
音樂
表演唱、歌舞劇、音樂劇、音樂欣賞、豎笛(小樂器)、拉丁舞、民族舞蹈、管樂、民樂
美術課程群
美術
木藝、紙藝、陶藝、兒童創作畫、版畫、少兒攝像
信息技術課程群
信息技術
電腦科幻畫創作、flash動畫、小軟件開發
科學課程群
科學
航模、建模、小種植、科學小發明、太空旅行、古代生物
英語課程群
英語
日??谡Z、旅游英語、情境英語、國際理解教育、英文歌曲、英語短劇、國際禮儀、雙語教學(雙語科學)
校本特色課程是在學校辦學理念指導下,依據學校自身的特點開設的課程,它也是為了實現“多元發展,人人成功”而開發的學校獨有的特色課程。
五、具體措施
(一)尊重師生多元發展需求,多方協商完善課程體系。
東莊中心小學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學校特色課程,與過去的興趣班或興趣小組不同點在于,一是延伸、拓展、補充了國家課程,并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形成多個課程群,二是每一個課程有獨立的課程設計,三是不同的課程有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承載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四是打破行政班級限制,學生在快樂走班中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五是充分體現了每個“尊重”,即尊重教師的特長與個性,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只要老師能勝任,學生喜歡學,開設的課程都可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在我們充分尊重教師和學生的多元化需求的前提下,通過協商和雙向選擇共同制定和完善課程體系。
(二)改進課堂教學結構,促進課程校本化實施。
在學校課程建設中,我們堅持課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師由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策劃者、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突出兩個前置,即預習前置、自學前置,體現三種意識,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堅持以課堂為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主陣地,加強教學管理團隊及一線教師的前沿技術培訓。在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進中,我們抓住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熱點,將微課程設計和“翻轉課堂”模式引入,力求突破課堂教學固有模式,真正實現課堂即學生多元發展的平臺,課堂即學生體驗成功的舞臺,課堂即師生生命幸福成長的搖籃。
東莊中心小學基于學校辦學理念下的課程建設,最終歸結為從“人”出發來設計與構建學校的課程體系,師生完全出于自愿“玩”課程。上好每一堂課,就是在實施自我的課程建設――抓合格、抓普及;充分發揮教師特長,讓自我成為一門特設課程――抓興趣、抓特長。每一位老師,每一名學生,都將成為課程的主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實現“多元發展,體驗成功,幸福成長”。
篇2:為什么說語文課程建設關鍵在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
為什么說語文課程建設的關鍵在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發布者:賴怡華
(1)新課程對教師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教師不再只是教材的執行者,而要升級為課程的研究者,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課程的建設者。從學理層面說,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既承載著語文課程的建設任務,又決定著語文課程建設的質量,進而決定著語文課程目標的最終達成。
(2)新課程的推進,要靠一線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創造性的落實,教師本身的學科知識是否完善、教育知識是否合理、教學實踐知識是否豐富,這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益,影響著課程在育人、在培養學生全面語文素養方面的價值的發揮。語文課程建設肯定需要大批高水平的語文教師成長和涌現。
(3)語文教師的人生價值在課堂,在講壇,生命意義在于通過語文教學促進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生命的成長和豐腴。語文教師拿什么去影響他人?去激蕩他人?去成就他人?簡單的回答就四個字:“德、才、學、識”。
(4)語文教師是語文教育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實施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學生的語文素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好壞,即教師專業知識儲備是否全面,人文素養是否完備,教育藝術是否高超,教育方法是否恰當。語文教師所具備的專業素養與語文教育改革的成敗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
(5)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培養。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素養,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有開闊的視野,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人文性的培養,才能在實踐中區運用。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授課的方式和評價機制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話,作為語文課程的建設,自然的也要同步發展,多方面的考慮,比如說研究的學習,研究教學的方式方法等等,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師的學業知識、教育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這樣的話就更加要求的專業化的發展。所以說,語文課程建設的關鍵在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振興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離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任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設想都難以變成現實,這是人們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出的經驗和教訓。教育質量的提高與教師專業化發展是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語文課程建設的關鍵在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語文,的,課程
篇3:幼兒園園長課程建設培訓班學習總結:讓幼兒成為游戲主人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園長課程建設培訓班學習總結: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有幸參加了**年“幼兒園園長課程建設培訓班”的學習,在本次活動中,聆聽了幾位幼教專家對課程游戲化建設的精彩講座,受益匪淺。
在講座中,錢主任對現在的游戲課程提出了三個精神:1.讓孩子真游戲。她提出:去掉成品的游戲材料,投入低結構的原材料,區域學習性材料封閉簡單的取消;要放手讓孩子去游戲,給材料、給空間(室內外)、給時間,給孩子分享游戲的時間。2.讓老師真放手。孩子不投入,遠離孩子,觀察,分享看到的。教研活動要更多的案例化、情景化,在觀察基礎上解讀孩子游戲行為,想到推進游戲的發展。接下來采取什么樣的行動,環境的調整、材料的增補、組織方式的改變。(看到、想到、做到)3.讓一日活動各環節充溢著游戲精神。(舉例:自主午餐)
接著夏園長圍繞《把游戲還給童年,讓教育回歸生活――安吉游戲給我們的啟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我對安吉游戲的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們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開始認真思考、深刻反省:孩子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們到底該給孩子怎么的童年?
從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幼兒園的孩子們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世界里――操場上隨意擺弄的油桶、掛在大樹上的秋千、庭院里的沙水池、各種木制的單、雙梯子、木塊、小拖車等,孩子們在戶外自由游戲、自主選擇和搬運材料,樹林里的席子上,三五個孩子一邊交流一邊玩著娃娃家;沙水區,孩子們正做著各種點心;橡膠地上,孩子們用木塊、梯子、木板拼搭出各種房子、小路;“涂鴉區”里,大畫筆、顏料桶、廢舊汽車、大滾筒,都是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畫……每個孩子都在忙碌著,每個孩子都盡情享受在自己的獨特創意中。一切都那么快樂開心,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告訴我們,他們在這樣的自主游戲中是多么享受、多么快樂,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里的老師是聰慧的,這里的孩子是幸福的。所有的一切,也向我們揭示著安吉游戲最大的價值: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成就了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為孩子幸福地活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今天夏園長的講座,讓我深深了解到“安吉游戲”的現狀,**幼兒園的老師們,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是觀察和記錄,用筆和紙,用相機,他們不需要教會孩子如何玩,或者介入孩子之間,只需要站在邊上靜靜地看著孩子,陪伴孩子。所以,讓我們共同銘記:尊重孩子――“閉上嘴巴管住手”,發現孩子――“瞪大眼睛豎起耳”。一定要深刻認識游戲的獨特價值,領悟游戲精神:自由、自主、創造、愉悅,我們要學會不斷拷問自己:是否體現了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有沒有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額主任;有沒有給幼兒創造豐富多彩的游戲環境;有沒有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動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有沒有讓幼兒不斷獲得新經驗;有沒有形成鼓勵游戲、服務游戲、學會觀察游戲和合理指導游戲的課程文化?唯有這樣,才能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