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優質幼兒園轉評總結材料
我園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有著50年辦園歷史和文化積淀的現代化幼兒教育機構。目前是蘇北地區規模較大,保教質量過硬,社會、家長滿意度特高的一所幼兒樂園。機關幼兒園人爭當幼教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領跑者,實現了科研引領的跨越式發展。我園一路向著高遠的目標沖刺,一路和閃光的榮譽同行,首批江蘇省示范性實驗幼兒園、連續兩屆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三星級示范性實驗幼兒園、江蘇省文明學校、徐州市先進集體、徐州市幼兒教育先進集體等省市級榮譽,印證了我園與時俱進、生機蓬勃的活力。
一、先進理念提升品位
機關幼兒園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辦園理念,堅持貫徹“精心、精細、精品,做大、做優、做強”的辦園目標,傾力打造“現代化、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不懈追求“跳出江蘇優質園,跨入全國優秀園,打造時代品牌園”的發展目標,在辦學理念上,秉承“以人為本”的方針,倡導“讓生命更加靈動”教育的理念,牢固樹立“深懷愛園之心、恪守為園之責、善謀強園之策、樂辦利園之事”的愛園意識,信守“熱愛幼兒,尊重家長,回報社會”的服務承諾,努力打造質量效益型現代化精品幼兒園。
二、校園文化彰顯特色
憑借著深厚嚴謹、大氣睿智的校園文化底蘊,我園以科學的教育理念、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享譽社會。
制度文化規范人。我園堅持“以師幼的成長為本,以幼兒園的發展為本”,不斷健全、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從而增強全園的權利意識、自主意識、規范教職工的主動性和自我發展的責任心,提高發展機關幼兒園人的層次,塑造健康和諧的人格。科學的、以人為本的幼兒園規章制度,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凸現人文關懷、注重情感陶冶、關注環境影響,使剛性制度的“硬”構建,真正在師幼心靈中“軟”著落,形成了具有我園特點的管理文化體系;精神文化激勵人。我園在巍巍馬陵山、滔滔沭河水的滋養中,在鐘吾古國、花廳文化的積淀下汲取豐富營養,堅持弘揚“健康、智慧、快樂、和諧”的幼兒園獨特文化。以教科研為載體,走特色辦園之路,注重挖掘、拓展、開發藝術教育課程資源,逐步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園本課程體系。我園大力推進文化的融入和滲透,春風細雨,潛移默化,使之轉化為幼兒園教育的生產力、競爭力和工作的凝聚力,形成了我園積極進取、團結向上、自強不息的人文特色,從而無論身著何處,時刻都感受幼兒園歷史文化的穿透力,到處都溢射出其獨有的精神氣質和魅力;物質文化陶冶人。我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世紀廣場之側,環繞在沭河玉帶之中,四周依偎著綠樹藤廊,優美的環境無時不刻地滋養著機關幼兒園這片人杰地靈的熱土。我園明確樹立“環境即課程”的意識,注重開發、利用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創設綠色、和諧、生態、立體的環境,使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育人作用,營造了讓墻壁墻飾說話、讓花草樹木賦詩、讓文化設施啟智的人文環境,使幼兒園成為“延續真情、傳授真知、領悟真諦”的學習之園、快樂之園、智慧之園。
三、科研引領專業成長
我園牢固樹立“科研立園、創新興園”意識,貫穿“展幼教風采,創研究群體,樹科研新風,育名優教師,出研究成果”的研究主線,以“幼兒園要以服務發展為本,干部要以科研創新為榮,教師要以合作研究為樂,幼兒要以快樂成長為悅”為重點,把教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師資的培訓,科研課題的研究、推廣,“青藍工程”的落實及科研成果的轉化吸收等方面。
“十五”期間,我園課題研究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國家、省、市級課題七項,縣市及園級課題十三項,三百余篇研究成果在省市推廣。“十一五”期間,徐州市立項課題三項、縣級課題七項,正逐步深入開展研究。幼兒園科研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績,關鍵在于幼兒園注重從基礎抓起,要求人人有園級或園級以上研究課題,人人參與研究,圍繞“質量在科研,質量在創新”的思想,努力改變立立項、開開題、搜搜資料整合整合就結題的偽科研作風,樹立“立項重要、開題論證重要,研究過程更重要”的思想意識,加大研究過程管理的力度,定期開展研討、交流、座談、講座……把工作做在平時,注重以研究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讓每一位教師自覺地參與到主動研究的隊伍中來,讓研究成為一種自覺地行為和需要。
四、示范輻射攜手發展
作為一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肩負著示范輻射、提高周邊園所師資力量的重任。多年來,我園堅持以管理科學化、教師專業化、辦園特色化,充分發揮了在貫徹學前教育法規、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教學研究、培養培訓師資等方面的示范輻射作用,為全面提高我市幼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近年來,我園在徐州幼教系統中一直處于領頭羊地位,充分發揮著示范輻射作用,徐州市教育局曾以我園為主會場成功地召開了徐州市第一個幼兒素質教育現場會,并以我園為分會場召開了徐州市實驗學校創建工作現場會,幼兒園先后接待省市百余所同行的參觀學習,多次接待美、韓、加拿大等國際有人來園交流。我園在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中采取多種形式:建立幫扶關系,扶持他們提高辦園水平,贈送保教設備,定期派教師到鄉鎮幼兒園指導教育科研工作;構建園級領導、骨干教師定期交流座談;舉行定期觀摩活動,通過現場會、研討會、長期開放等形式;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利用我園豐富的人才資源,定期對鄉鎮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多渠道、全方位促進鄉鎮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多年來,我園直接幫助、扶持了多所薄弱幼兒園,使她們由薄弱園成為新沂市、徐州市示范幼兒園和江蘇省優質園。
篇2:美林幼兒園優質課教案
美林中心幼兒園“優質課”教案
研討記錄:
優點:
1、活動目標的預設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水平。
2、活動材料取材于生活,能讓每位幼兒都有操作機會。
3、教師的教態親切、自然、幼兒興致高。
4、以“熊媽媽開生日會”形式,游戲性強,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征。
不足和建議:
1、可將鞏固對水果、干果的認識納入活動目的。
2、建議教師的語言精練,準確點。
3、根據小班幼兒喜歡扎堆的年齡特點,建議教師不要分組操作。
4、老師在幼兒操作前應提清楚要求,所提要求應具體、詳細、可操作性。
美林中心幼兒園“優質課”教案
研討記錄:
優點:
1、目標的定位準確,符合小小班幼兒的年齡水平。
2、材料準備充分,創設游戲情景,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①引入的形式很好,師與幼兒相處十分融洽。
②能讓幼兒有充分動手操作的機會。
③游戲性強,積極性高,十分投入。
不足和建議:
1、建議老師坐在低的椅子上。
2、建議老師上課時放慢語速。
3、幼兒操作前應先提清楚要求。
4、建議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常規,如對玩具的取放。
5、老師提供的臉盆建議換成大的,避免造成幼兒擁擠。
篇3: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一: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
前一段時間有幸參加了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這次聽課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參賽的老師們都非常的優秀,是各幼兒園推薦的佼佼者,而她們的表現確實不同凡響,坐在下面聽課是一種享受,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聽課,我覺得自己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小到教態、言語、手勢、表情這樣的細節,大到課程的設計、環節的銜接、幼兒的引導,聽過她們的課使我受益匪淺,最深刻的感觸是: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讓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
下面我就聯系我們的日常教學談一下我這次聽課的收獲,以及在日常教學中值得借鑒的地方:“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有特色,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構思等都各有特色,有不同的風格,為孩子們營造了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可以說是亮點閃閃,盡管短短的學習,卻使我大開眼界,收益多多。這次聽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計算活動《小動物搬家》,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無論是教學手段的運用還是教學過程的組織,無不體現出教師靈動的智慧,使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豐富的材料中、智慧的互動中,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一位教師充分利用一棟樓房的模型,讓孩子觀察操作反復進行,教師講解清楚步驟層次分明,發揮了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引領作用,活動過程中能夠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能夠依據孩子的不同水平提高不同的操作材料,孩子能選擇是以自己的操作材料,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了平臺,使孩子能夠獲得成功。
第二位教師還是利用這棟樓房的模型,而這位教師上來就是用教師自己的真實照片引導幼兒觀察樓房第幾層第幾間,找到了就把自己的照片貼上去,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學習起來很輕松很快樂。活動結束教師為幼兒提供的驗證貼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使孩子的知識技能進一步得到提升。還有教師的驗證貼制作的也非常巧妙,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三位教師同樣還是利用這棟樓房,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鑰匙(鑰匙上寫有房間號)打開房門會發現小驚喜,緊緊抓住了孩子想得到小驚喜的心理,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學習欲望。總的來說,這次聽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應該像這幾位教師學習,要勤于動手動腦,多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教具;認真總結本次活動所取得的經驗,以此為契機,并盡量將這次學到的東西,運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學時間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斷進步!
一天的聽課活動讓我受益頗多,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一個學習機會。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這種學習中來,向眾多在教育前線上工作的優秀教師們學習經驗,交流心得,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二: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
前一段時間有幸參加了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這次聽課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參賽的老師們都非常的優秀,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讓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下面我就聯系我們的日常教談一下我這次聽課的收獲,以及在日常教學中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運用簡單的游戲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以前上公開課的時候我經常會準備比較花俏,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師們也都走入過這個誤區。但是看到小班體育課《小螞蟻》這節課的時候我感覺眼前一亮。這節課的執教老師從頭到尾就是讓小朋友在游戲中練習向前爬,向后退,橫著爬,轉圈爬。整節課,孩子們在輕松的音樂下一直扮演著小螞蟻和媽媽一起變著法的練習爬的動作,玩的既高興,還鍛煉了身體的各個部位,讓人看著也很舒服。我覺得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學中,還是公開課的時候我們都應遵循簡潔這一原則,充分利用游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游戲成為課堂的主題讓孩子在游戲中得到鍛煉。
二、精選活動課題,找準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法。
在聽課的時候有兩節課的讓我感受頗深,一節是中班的社會課《認識安全標志》還有一節是大班的語言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在《認識安全標志》這節課上老師從讓孩子認識交通開始,讓孩子認識并記住交通標志,特別在紅綠燈的時候老師講了一個故事讓孩子和我印象深刻。聽了這堂課后我想每個人都能遵守交通規則的話像甘肅省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這些弱小的生命就不會這樣沒有了。老師利用圖片讓孩子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標志,并利用課件讓幼兒認識并加強記憶。回想自己在教學中只是枯燥的教給孩子強加給孩子讓他們記憶。欣賞這幾課后我覺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猜猜我有多愛你》這節語文課中,老師充分運用課件讓孩子體會兔媽媽和小兔子的愛,形象生動的動作讓孩子和優美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了要愛自己的爸爸媽媽,讓孩子懂得感恩。
三、把時間空間充分的留給孩子,給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在這一天的聽課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孩子們擁有的自由,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能暢所欲言,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桔子變變變》這節課上,老師發給孩子們由桔子變成的圖形讓孩子的充分發揮想象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很喜歡這個環節并且做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物體,如:坦克,各種小汽車,各種小動物,孩子們的想法及動手能力讓我覺得自己平時在教學過程中太疏于孩子創新及動手能力的培養。欣賞了本堂課我覺得老師給了孩子充分的時間讓孩子能在動手實踐中得到鍛煉。
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好活動流程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有些課,孩子們上了一半好多孩子就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興致了。當看完了《小螞蟻》和《小青蛙找家》這兩節活動課的時候我覺的很有啟發。我覺得之所以孩子們沒有了興致,是因為老師沒有設計好活動流程。在《小螞蟻》這節課上,老師就鍛煉了孩子們爬的能力,整個過程就是爬,,但是孩子們整節課都玩的很盡興,沒有一個孩子有絲毫的懈怠,因為他們知道,前面有更好玩的在等待著他們。老師通過讓幼兒運食物回家對孩子進行爬的鍛煉,可以說每當孩子們完成了一個目標,因為看到自己的成功,讓孩子們自信心滿滿,所以這節課,孩子們的興致很高。與此同時《小青蛙找家》這節課上,老師從聽音樂,到識譜唱歌,到小青蛙找家,活動過程設計的非常的流暢,老師的引導語言也非常的到位,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非常的盡興,老師簡單教,孩子輕松學,孩子們的興趣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了,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應注重活動流程的設計,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活動的設計上多下一些功夫,在這節課中老師還對歌曲進行了創編讓幼兒帶著不同的頭飾找家,孩子去歌曲加深了記憶,讓一節簡單的活動課變成孩子快樂的游戲,也讓孩子懂得了愛。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三:山東省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
前一段時間有幸參加了山東省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這次聽課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參賽的老師們都非常的優秀,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讓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下面我就聯系我們的日常教學談一下我這次聽課的收獲,以及在日常教學中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教具簡潔,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
以前上公開課的時候我經常會準備比較花俏的教具,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師們也都走入過這個誤區。但是看到小班體育課《小布墊》這節課的時候我感覺眼前一亮。這節課的執教老師從頭到尾就是利用一個小小的布墊與孩子們游戲。比如讓孩子們捏小布墊,把小布墊捏成各種形狀,并且利用捏成的物品玩耍,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小布墊的興趣又鍛煉了孩子們的小手肌肉;讓孩子們坐在小布墊上移動鍛煉孩子們的手腳協調能力;讓孩子們利用小布墊做成荷葉,在荷葉上跳躍鍛煉了孩子們的跳躍能力等等。整節課,孩子們在輕松的音樂下一直玩弄著一個小布墊,玩的既高興,還鍛煉了身體的各個部位,讓人看著也很舒服。我覺的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學中,還是公開課的時候我們都應遵循簡潔這一原則,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讓教具真正的在教學中發揮作用而不是成為擺設。
二、精選活動課題,讓教育與社會掛鉤
在聽課的時候有兩節課的對比很強烈,一節是大班的體育活動《抗震救災》還有一節是大班的語言活動《狐貍與烏鴉》。在抗震救災這節課上,老師與玉樹地震聯系,讓孩子們為災區的小朋友們運送物資,通過不斷增高的木塊,來鍛煉孩子的跳躍能力。因為孩子們對玉樹的地震已有所了解,所以孩子們在活動的時候特別的勇敢積極,老師也借機向孩子傳達了不怕吃苦,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整節課上不僅孩子們活躍,就連聽課的老師也聽的津津有味。《狐貍與烏鴉》這節課則選了一個傳統的語言故事作為主題,由于孩子們對這個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了,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已經缺乏了新奇的想象力,故事發生的似乎理所當然。針對這一點老師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空間留給了孩子,充分的發揮和發展了孩子們的敘述能力。因此我覺得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我們也要精選上課內容,讓每節課都成為孩子們發現新新世界的窗口,每節課都讓孩子們興趣盎然的進行。
二、把時間空間充分的留給孩子,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在這一天的聽課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孩子們擁有的自由,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能暢所欲言,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在《生蛋與熟蛋》這節課上,老師發給孩子們每人一個生蛋熟蛋,讓他們自己做試驗,雖然到最后孩子們的試驗結果是錯誤的,但是,經過老師的糾正以后相信他們一定會對正確的結果更加記憶深刻。有了這樣的活動經驗,孩子們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動手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在《運動計劃》這節課上,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制定運動計劃,在老師的提示下,計劃表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孩子們自己的創意,包括幾怎么表示,包括什么運動,用什么來表示的,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的創意,孩子們為自己能夠給自己設計出運動機會而驕傲,要是把這份運動計劃貼在自己的班級中,孩子們還會不遵循、不熱愛運動嗎?
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好活動流程
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有些課,孩子們上了一半好多孩子就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興致了。當看完了《抗震救災》和《小老鼠和泡泡糖》這兩節活動課的時候我覺的很有啟發。我覺得之所以孩子們沒有了興致,是因為老師沒有設計好活動流程。在《抗震救災》這節課上,老師就鍛煉了孩子們爬和跳躍的能力,整個過程就是爬,跳躍,跑,但是孩子們整節課都玩的很盡興,沒有一個孩子有絲毫的懈怠,因為他們知道,前面有更好玩的在等待著他們。老師一步步的從大山到小河,從矮橋到高橋,從徒手到舉著救援物資,可以說每當孩子們完成了一個目標,老師就會適當的增加一下難度,因為自己上一步的成功,讓孩子們自信心滿滿,有信心和欲望來征服下一個困難,所以這節課,孩子們的興致很高。與此同時《小老鼠和泡泡糖》這節課上,老師從聽音樂,到識譜,到表演小老鼠,到逃避大貓的追捕,活動過程設計的非常的流暢,老師的引導語言也非常的到位,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非常的盡興,老師簡單教,孩子輕松學,孩子們的興趣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了,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應注重活動流程的設計,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活動的設計上多下一些功夫,讓一節簡單的活動課變成孩子充滿驚奇的旅程。
四、培養孩子的社會自我
在聽課的時候有兩節課非常的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分別是《名字的故事》和《我喜歡我自己》這兩節課在發展孩子語言的同時,發展了孩子們的社會性。聽完這兩節課,我覺的孩子們都很自豪自己的名字,很自豪自己有不同的見解,有什么問題也能主動的表達出來,同時讓孩子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和自己的朋友,認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羞于表達,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們對自己沒有良好的認識,對自己沒有自信心。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應注重孩子社會性的培養,包括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朋友、處理好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對孩子民族文化的培養等。
一天的聽課活動讓我受益頗多,感謝廣饒教育部門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一個學習機會。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這種學習中來,向眾多在教育前線上工作的優秀教師們學習經驗,交流心得,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心得四
4月22日,在園領導的關心下,我得到了這次寶貴的外出聽課學習機會。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淄博市張店教師進修學校,今天是最后一天聽課,一共聽了九節課,其中語言2節、健康2節、社會1節、音樂3節、計算1節。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構思等都各有所長。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感觸較深:
一、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輕松愉快的獲得知識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可是在我們一些農村幼兒園中卻往往忽略這一點。在本次聽課過程中,幾位教師均比較重視游戲教學法,其中青島市膠州教工幼兒園的劉衍霞老師在音樂活動《唱唱我的名字》中,最后一環節采用了我們平時最熟悉不過的“找朋友”的游戲,把所學新歌通過找朋友加以鞏固,氣氛活躍,幼兒積極性高,效果非常好。又如日照市的李春雷老師《動一動真有趣》這節活動,自始至終以游戲為主,活動最后的放松活動,小朋友齊聲把毛毛蟲慢慢喊出來,慢慢由一老師扮演,該教師身穿毛毛蟲衣服,頭戴一發卡,中間伸出兩個觸須,活像一真的毛毛蟲,一伸一縮做著運動出場。慢慢學小朋友做著各種運動,運動中慢慢脫去外衣,摘掉發卡,變成了一只翩翩飛舞的蝴蝶,(教師穿著蝴蝶衣服,可見道具準備十分充足且非常精致)
與小朋友一起做放松運動。全場教師及評委為之震撼,并送出陣陣掌聲。
二、教學設計創意新穎,多媒體課件豐富多彩
九名教師課堂道具準備充足,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豐富多樣,像放電影一樣深深把幼兒吸引,高度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如青島南京路幼兒園劉敏老師講的故事《藍盒子》,她根據故事情節進行了創造性調整:把主人公考拉改為幼兒熟悉的小熊;故事中的爬山坡改為過小河;另外還增加了怕黑的情節,從而讓幼兒了解黑夜并不可怕。整個活動利用多媒體教學、多維互動的形式,幼兒便于掌握故事內容,并進行復述。又如日照市范鳳霞老師的《動物媽媽的愛》這節活動,以各種影像資料為主,穿于整個活動中,并配以優美的音樂、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吸引幼兒。教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從動物媽媽不同方式的愛很自然的讓幼兒體會到自己媽媽對自己不同方式的愛。
總的來說,這次外出聽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應該像這幾位教師學習,學習課件制作,要勤于動手動腦,多為幼兒準備充足的道具;并盡量將這次學到的東西,運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學時間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