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學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

中學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

2025-05-12 閱讀 2811

  舊地中學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

  --“踐行行業精神提升教育形象”

  為貫徹落實教育系統行風建設推進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學校與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探討新形勢下教育學生的新方法,架起家訪橋梁,爭取家長對學生教育的支持與配合,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方法開展家庭教育,做到自覺接受學生、家長、社會對教師教學工作和師德行為的監督,并進一步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形成我校和諧、高效、優質的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環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踐行行業精神,提升教育形象”為目標,以學校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為載體,廣泛踐行“愛生、育人、服務、奉獻”行業精神,深化“陽光育人”服務品牌創建,鞏固文明行業創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1.宣傳教育事業,優化發展環境,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2.密切家校聯系,輻射社區工作,切實增強學校民主評議工作實效性。

  三、活動內容

  1.宣傳教育事業、提升教育形象。要以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為舊地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一是大力宣傳教育事業,著力宣傳近年來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十二五”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提高社會公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二是大力宣傳行業精神。通過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廣泛傳播“愛生、育人、服務、奉獻”的舊地教育行業精神,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各界對教育行業精神的認同感。三是大力宣傳學校工作。要重點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宣傳教師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宣傳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先進班集體,提高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力度。

  2.加強家校聯系。校級領導、中層干部、班主任和全體任課教師要進行全員家訪。通過家訪,一是全面了解學情。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表現情況,特別是要全面掌握貧困生、學困生和行為偏差生的情況,落實助學措施。二是指導家庭教育。介紹家庭教育先進理念和方法,提供學生學習、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有效建議,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三是廣泛征求意見。通報學校發展現狀,虛心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

  3.服務所在社區。要將學校教育資源輻射到社區,為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和方便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服務。

  四、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年8月中旬)。學校要根據市教育局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要求,制定學校活動實施方案,8月中旬組織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培訓學習市局通知精神和學校活動實施方案。

  2.實施階段(20**年8月下旬~12月底)。學校集中時間,實行全員家訪。家訪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和在家表現情況,要共同探討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訪情況記錄。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教師要記錄家訪內容、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具體安排:

  ①9月16日(周日)9:00-10:30。在各社區設點大力宣傳教育事業、行業精神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宣傳教育)

  ②10月21日(周日)9:00---10:30。校級領導、中層干部、班主任和全體任課老師進行進家庭,了解學情、指導家庭教育。(上門家訪)

  ③11月25日(周日)9:00---10:30。進社區,在各社區設點進行服務、咨詢以及征求民意。(咨詢服務)

  3.活動總結階段(20**年1月)。完善臺賬資料,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

  舊地市舊地中學

  附件1各社區點及負責人:

  社區名稱社區聯系人活動負責人組內老師活動內容

  z教師1.學習培訓2.宣傳教育3.服務咨詢

  附件2舊地中學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z

  組員:z

  附件3舊地中學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要求

  1、在家訪前,各小組的組長要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師進行具體協商,確定好各自的家訪對象并認真落實。

  2、各小組家訪學生比例不得少于50%,盡量擴大家訪面,做到被家訪對象不重復。

  3家訪時要向家長大力宣傳教育事業、行業精神、教育法規、學校課改情況、學校辦學模式、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師德情況、班級管理及對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見和建議。宣揚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

  5、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狀況、成長環境、行為習慣、個性特點等。

  6、教師在家訪活動中要特別注意安全,嚴禁搭乘“三無車輛”。

  7、在確定家訪對象時,被家訪的學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蓋面,可以是學困生、單親家庭的學生或留守兒童,也可以是特長生、優等生、潛力生等。

  8、在家訪過程中,要講究家訪的方法,教師要態度和藹,舉止端莊。對學生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真實、客觀地給學生家長反映其在校表現;家訪時應請學生在場參與,便于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決不允許粗暴地對家長發怨氣、批評指責學生,堅決反對“告狀式”家訪。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

  9、教師要做好家訪記錄,收集和整理好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填寫好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社區反饋表、家庭反饋表。

篇2:教師進社區活動方案

為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實現家、校、社的良性互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辦實際,現就我辦開展“校長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提出如下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著眼于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經常性聯系,及時通報學生在家校的表現情況,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

(二)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優勢,配合社區(或村,下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

(三)弘揚教育優良傳統,塑造教育良好形象,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

二、活動安排

(一)校長進社區活動(*年4月至年底)

1、活動內容與形式

主動走訪社區,協商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事項,采取聯辦家長學校、愛心網吧,科技、音樂等活動室以及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介紹學校的發展情況、辦學理念,聽取群眾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接受社會監督,改進教育工作。

2、活動步驟

――調查準備階段(*年4月)

各校根據社區設置與學校片區劃分情況,每所學校都要就近與所在片區一個以上的社區或村建立結對共建關系,各校校長要帶頭深入走訪結對共建的社區,了解社區家庭的總體特征、主要需求,與社區探討合作共建教育平臺的方式和途徑;對共建項目做好師資和設施方面的準備工作。

――活動實施階段(*年5月至11月底)

在建立結對共建關系的基礎上,組織實施學校與社區的合作項目,原則上每所學校與社區要有一項以上的合作項目;要利用好學校的優勢資源輻射社區教育,同時要利用社區組織優勢和合作平臺,組織家長進行科學教育觀和教育方法的學習輔導;選擇合適時機召開學校教育征詢意見會,廣泛聽取群眾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mda

sh;活動總結階段(*年12月)一

及時上報提供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的做法。年底前,總結校社教育結合取得明顯成效和有特色的做法,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組織相關學校領導進行觀摩學習。開展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的經驗交流和理論探討,探索創建長期合作的工作機制。

3、具體要求

(1)校社合作項目要因地制宜,切合社區情況和居民需求,針對性強,不強求一致,不搞形式主義。

(2)學校召開的家長會和征求意見會要側重于溝通情況,宣傳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不得責備、訓斥家長。

(二)教師進家庭活動(*年5月開始)

1、活動內容與形式

各學校要組織校級領導、中層領導、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師實施全員家訪。家訪時,要注重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安全文明規章;通報學校發展情況和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貧困生、單親生、農民工子女和城鄉結合部家庭等)和行為偏差生(學困生和其他行為失范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輔導(含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和其他助學措施。

2、活動安排和要求:

――準備階段(4月)。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全員家訪的方案,合理安排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家訪任務和時間,在落實特殊家庭生和行為偏差生作為重點家訪對象的同時,避免重復家訪或者漏訪。

――實施階段(5月雙休時間)。每所學校相對集中時間實行全員家訪。家訪過程中,要嚴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報學生在校情況;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和在家表現情況;要共同探討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訪情況記錄。不得在家長面前指責學生;不得隨意把家長叫到學校進行責怪訓斥;不得接受家長的宴請和贈禮;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各學校要建立家訪登記制度,記錄教師家訪簡要過程、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下步的隨訪建議,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等。

――規范階段(5月份以后)。在總結全員家訪做法的基礎上,著手建立制度規范,長期堅持做好家訪工作。要以班級為單位,全面了解家庭特殊生和行為偏差生的情況,形成檔案,建立隨訪工作機制,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制定落實具體的輔導補習和矯正措施。

三、其他要求

(一)加強領導,務求實效。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率先垂范,全員動員

,合理安排,注重規范,務求實效,扎扎實實地開展百名校長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要加大宣傳力度,主動聯系新聞單位并通過其他宣傳媒介,大力宣傳開展這一活動的意義、活動取得的成效、社會各界對這一活動的評價,宣傳勇于創新、取得明顯實效的事例和典范經驗。

(三)完善機制,確保長效。

要著眼于構建家校社教育網絡的長效機制,將通過實踐證明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作為制度長期堅持,并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此項活動的進展和總體情況,各校要做好記錄(包括原始記錄)并整理歸檔,以備檢查。(四)加強交流,反饋信息。各校要及時反饋進社區進家庭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或存在的問題等信息,并認真填《中小學校長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階段情況反饋表》。并上報辦事處未成人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篇3: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

  鎮新中學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

  --“踐行行業精神提升教育形象”

  為貫徹落實教育系統行風建設推進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學校與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探討新形勢下教育學生的新方法,架起家訪橋梁,爭取家長對學生教育的支持與配合,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方法開展家庭教育,做到自覺接受學生、家長、社會對教師教學工作和師德行為的監督,并進一步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形成我校和諧、高效、優質的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環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踐行行業精神,提升教育形象”為目標,以學校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為載體,廣泛踐行“愛生、育人、服務、奉獻”行業精神,深化“陽光育人”服務品牌創建,鞏固文明行業創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1.宣傳教育事業,優化發展環境,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2.密切家校聯系,輻射社區工作,切實增強學校民主評議工作實效性。

  三、活動內容

  1.宣傳教育事業、提升教育形象。要以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為昆山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一是大力宣傳教育事業,著力宣傳近年來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十二五”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提高社會公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二是大力宣傳行業精神。通過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廣泛傳播“愛生、育人、服務、奉獻”的昆山教育行業精神,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各界對教育行業精神的認同感。三是大力宣傳學校工作。要重點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宣傳教師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宣傳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先進班集體,提高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力度。

  2.加強家校聯系。校級領導、中層干部、班主任和全體任課教師要進行全員家訪。通過家訪,一是全面了解學情。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表現情況,特別是要全面掌握貧困生、學困生和行為偏差生的情況,落實助學措施。二是指導家庭教育。介紹家庭教育先進理念和方法,提供學生學習、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有效建議,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三是廣泛征求意見。通報學校發展現狀,虛心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

  3.服務所在社區。要將學校教育資源輻射到社區,為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和方便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服務。

  四、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年8月中旬)。學校要根據市教育局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要求,制定學校活動實施方案,8月中旬組織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培訓學習市局通知精神和學校活動實施方案。

  2.實施階段(20**年8月下旬~12月底)。學校集中時間,實行全員家訪。家訪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和在家表現情況,要共同探討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訪情況記錄。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教師要記錄家訪內容、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具體安排:

  ①9月16日(周日)9:00-10:30。在各社區設點大力宣傳教育事業、行業精神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宣傳教育)

  ②10月21日(周日)9:00-10:30。校級領導、中層干部、班主任和全體任課老師進行進家庭,了解學情、指導家庭教育。(上門家訪)

  ③11月25日(周日)9:00--10:30。進社區,在各社區設點進行服務、咨詢以及征求民意。(咨詢服務)

  3.活動總結階段(**年1月)。完善臺賬資料,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

  昆山市鎮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