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鋪軌監理工程師工作崗位職責

鋪軌監理工程師工作崗位職責

2024-07-23 閱讀 7583

(1)負責編制鋪軌《監理實施細則》,明確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專業監控要點,細化監控措施,嚴格按審批施工方案監理。

(2)核對鋪軌設計圖紙,填寫“圖紙會審記錄表”。

(3)對監理員的工作進行組織、指導、檢查和監督。

(4)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涉及鋪軌的施工計劃、方案、申請、變更等,并向總監提出報告。

(5)督促施工單位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并檢查其運行情況。

(6)對施工中出現的安全質量問題,及時召開專題會議,提出整改要求。

(7)負責鋪軌分項、分部工程驗收。

(8)檢查進場材料、設備、構配件的原始憑證、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及其質量情況,對進場材料、設備、構配件進行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合格時予以簽認。

(9)負責鋪軌工程檢查、計量、驗收,嚴格施工許可、工序管理和驗標要求,發現質量安全問題,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并及時報告總監。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計量。

(10)落實內業資料管理制度,及時收集、整理、匯總相應監理資料。規范監理日記,參與編寫監理周報、月報。

(11)檢查、指導監理員業務工作。定期向監理組長匯報監理工作情況。

篇2:鋪軌安全技術措施

一.B3煤層東翼巷道鋪軌情況

B3煤層東翼巷道于2008年年底掘進完畢,按巷道設計,B3煤層東翼巷道為軌道運輸巷,巷道以主煤門B3煤層為起點,向東進行鋪軌,總長度960m。

有關B3煤層東翼巷道鋪軌施工,見《+568水平B3煤層東翼巷道鋪軌平面圖和斷面圖》。

二.巷道鋪軌設計

1.巷道鋪軌

依據巷道鋪軌設計,沿巷道走向向東鋪軌,鋪軌走向中心位置為:以巷道中心線為準,向北300mm為軌道中心線,軌距600mm,軌枕間距1000mm。

2.鋪軌軌道型號

24kg/m軌道。

3.軌枕規格

1200×150×150mm。

三.巷道鋪軌方法

以巷道中心線為準,沿巷道走向以3‰的坡度向東鋪軌,并采用十字鎬鑿地坪,每隔1m放軌枕,軌枕露出巷道底平面50mm,然后放軌道安裝。

四.巷道鋪軌標準

1.軌距:600mm,允許偏差10mm。

2.軌枕間距:1000mm,允許偏差≤200mm。

3.鋪軌坡度:3‰,允許偏差≮90%。

4.軌枕出露巷道底平面:50mm,允許偏差10mm。

五.鋪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在+590-+568水平下山巷運送軌道、軌枕和配件時,必須由經過培訓的調度絞車司機操作。

2.在+590-+568水平下山巷運送軌道、軌枕和配件時,+590水平下山口和+568水平上山口必須由作業人員在安全地方監護。

3.在+590-+568水平下山巷運送軌道、軌枕和配件時,信號燈(紅燈)顯示后再向下山運行。

4.從+590水平向+568水平運送軌道時,采用平板車運輸,軌道裝載后捆綁緊固后再運輸。

5.從+590水平向+568水平運送軌枕和配件時,采用平板車運輸,軌枕和配件裝載不得超高,并裝載捆綁緊固后再運輸。

6.在+590-+568水平下山巷運送軌道時,提升信號發出(三次)后再向下山運行。

7.在裝卸軌道、軌枕和配件時,作業人員要輕拿輕放,防止碰傷手腳。

8.鋪軌枕時,嚴格按設計進行鋪軌枕,軌枕基礎挖好后以激光點為準進行測量高度,合格后再進行下一軌枕鋪設。

9.在巷道鋪軌時,軌道的右軌以激光的垂直閉合點為準進行鋪右側軌道,當右側軌道放好后鋪左側軌道,軌距600mm

10.軌枕鋪設10m后再進行軌道(雙軌)鋪設,并嚴格按設計進行鋪軌,軌道平面以激光點為準進行測量高度,合格后再進行下一軌道鋪設。

10.每個軌枕與軌道連接必須緊固。

11.兩根軌道連接板必須緊固,兩根軌道連接間隙≯5mm。

篇3:中央回風井地面鋪軌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章概況

一、工程名稱及施工目的

工程名稱:中央回風井地面排矸、井下供料系統鋪道。

工程用途:中央回風井地面排矸、井下供料。

服務年限:2年。

工程量:雙軌道,鋪軌長度m。

二、鋪道位置:井口→矸石山→到料場→井口。

鋪軌工程及說明

一、鋪軌工程量:見附圖。

二、說明:

道床斷面:正常軌段上寬1800mm,下寬2100mm,高200mm。

道床位置:。

道床標高:。

道床材料:20~40石子。

軌枕型號:松木1500mm×250mm×1500mm松木防腐木。

軌枕位置:

軌枕上面標高:塌拱線下1350mm,岔枕上面標高與此相同。

岔枕型號:截面3000mm×250mm×150mm松木防腐木岔枕。

軌枕間距:700mm。

鋼軌型號:24Kg/m重型軌。

軌距:900mm。

鋼軌上面標高:與設計標高一致,道岔與此相同。

道岔型號:開單開道岔。

道岔位置:如附圖所示在聯絡巷開口位置。道岔數量:付右開單開道岔。

鋪軌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㈠基底工程:

道床基底密實,無淤泥,無雜物。

道床基地平整1M范圍內不大于100mm。

道床基底標高與設計值允許偏差50mm。

㈡道床工程:

道床材料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混入軟巖,礦物,木塊等雜物。

道床的上寬及厚度均不小于設計50mm。

㈢軌枕,岔枕工程:

1、軌枕,岔枕的材質,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定。

2、木軌(岔)枕的防腐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加墊板和預鉆孔釘。砼軌枕必須加膠墊。

3、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軌枕不得混用。不同軌枕的分界處如有鋼軌接頭,其接頭前后應鋪設不少于5根的同類型軌枕。

岔枕埋入道碴深度為100mm,枕底道碴厚度不小于100mm。

軌枕,岔枕的間距與設計值允許偏差50mm。

軌枕中心位置與設計值允許偏差50mm。

㈣、軌道工程:

鋼軌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使用前必須逐根調直,整平。

嚴禁使用磨損超過限度的鋼軌;嚴禁在同一線上設雜料道。

連接件及扣件的規格,型號必須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

軌道的軌距(曲線加寬后)不小于設計3mm,不大于設計5mm。

兩軌面高低差(曲線加寬后)直線段不大于5mm,曲線段段不小于2mm,不大于1mm。

軌道接頭的平整度其高低和內側錨距均不大于2mm。

軌道接頭懸接無墊接,直線段應對接,相對錨距不大于60mm,曲線段應錯接,相對錨距應為軌道長的1/3~1/4。

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0%,且不連續。

軌枕面兩端軌底道碴密實,道岔及鋼軌接頭處無空吊板,其它部位無連續空吊板,且單根空吊板不大于10%。

單,雙軌中心線位置與設計值偏差為±50mm。

雙軌中心的間距與設計值允許偏差為:直線0~20mm,曲線±20mm。

鋼軌坡度嚴格按設計標高鋪設,與設計值允許±20mm。

軌面前后高低目視目順,用10m弦量≤30mm

軌道方向,直線平視平順,用10m弦量10mm,曲線視園順,2m弦量想鄰下矢差≤3m

軌縫,直線≤10mm,曲線≤20mm。

㈤、道岔工程:

道岔的規格,類型和曲線半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加工標準。

道岔軌型應與線路軌型相同。不同類型時,道岔不得低于線路軌型,且道岔前后各應一根長度大于4.5m與之相同型的引軌,并采用異型魚尾板,接軌平順。

道岔軌距不小于設計2mm,不大于設計5mm。

道岔的設應符合第四項第5、6、8條之規定;

道岔尖軌端與基本軌間隙不大于2mm;尖軌損傷長度為超過100mm;尖軌頂面不應高出基本軌軌面,不應低于基本軌面2mm。

護軌零件齊全,安設牢固;心軌與護軌工作邊間距不小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值2mm;心軌與護軌工作邊中心點連線應垂直于護軌工作邊,其偏差不大于50mm。

尖軌開程(限值)80~110mm。

軌縫(限值):尖軌根部≤8mm,直線≤3mm,曲線≤5mm。

轉撤器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零件齊全,聯結牢固,動作可靠。

方向:直線目視直順,用5m弦量≤3mm,曲線目視園順用2m弦量相鄰正視值差≤2mm

基本軌起點位置與設計值允許偏差±0mm

滑床板板面平直,尖軌底面間隙≤20mm。

軌槽數量齊全,無松動現象,與基本軌間隙≤20mm

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按照設計要求分三段施工:

矸石山的翻矸籠→井口。

矸石山的翻矸籠→料場。

料場→井口。

先用G10風鎬人工開挖拉底,平整道基底達到設計要求。然后同時從里向外邊安裝道板(軌枕)邊釘道,完成鋪軌設計長度后,統一鋪設道碴充填道床成型等符合設計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拉底,釘道等工程全部由人工完成。

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

人工拉底→平整道床→人工裝矸→安放軌枕→

鋪道→釘道→鋪設道床→調道→人工拉底

安全技術措施

向工作地點運送鋼軌等長件物體時,用人力推送,推送人員應時刻注意前方行人或障礙物,以免撞倒行人或障礙物。

運送的長物體應綁扎結實,護送人員位于車輛的后則方,一旦出現險情便于躲閃。

運送鋼軌等長物體時,先與項目部值班干部聯系,做好運輸調度,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裝卸物料時應諧調一致,同時起放,由專人指揮,以免碰傷他人或自己。

裝卸軌枕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用力拋擲,以免損傷砼軌枕。

軌道鋪設嚴格按照“質量評定標準”進行要求和施工。

其它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