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鐵路既有線施工安全應急預案
為加強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安全的管理和監控,預防和控制該危險源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鎖蒙高速公路K151+591橋(左幅第3孔及右幅第3孔上跨老昆河鐵路)大橋工程施工特點和本工點對各級危險源的分析研究,制定該危險源應急預案。一、適用范圍:1、鎖蒙高速公路K151+591T梁橋梁片預制、梁片吊裝、附屬工程的施工,施工期間保證鐵路營運安全以及為完成本工程所采取的施工工藝、安全、質量、技術措施等內容。2、K151+591橋:2.1、鎖蒙高速公路K151+591設置混凝土連續T梁橋(446.08米長)跨越既有昆河鐵路,孔跨布置為(3×40)+2×(4×4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路基寬度均為26米,行車道寬度為23.5米,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小時。根據鎖蒙高速公路施工設計圖紙和現場勘察,鎖蒙高速公路K151+591橋左幅第3孔及右幅第3孔均與既有昆河鐵路形成交叉,公路橋梁中心線K151+474.57與鐵路中心線K260+649.65交叉,交角為54度,此處橋梁的縱坡為-1.56%。跨越鐵路部分的梁為后張40m預應力砼T梁,單片T梁的最大重量為125噸,梁高為2.4m,左、右幅橋各設6片T梁,最低T梁底面與鋼軌頂面的垂直高度為21米,滿足要求。2.2、該橋T梁吊裝明顯的施工特點是部分T梁吊裝時要跨越正在使用的老昆河鐵路(35米長),橋的跨徑達40米,單片T梁最重的達125噸,架橋機過孔及T梁吊裝時對老昆河鐵路的正常運輸有明顯的影響,對橋梁施工及鐵路運輸都有較大的安全隱患。二、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鐵路總公司安全管理》、《鎖蒙高速公路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昆明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既有線施工的有關卡死制度和規定。三、方針與工作原則方針:以人為本,強化預控;搶險救援,減少損失;控制蔓延,防治結合;高度協調,持續改進。原則: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監控措施,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救援體系,最大限度的減少既有線安全事故的損失。體現應急救援優先,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四、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的主要工程和部位、環節1、橫隔板、濕接縫、護欄澆筑及防落網施工產生的高空墜物對鐵路行車安全的干擾。2、梁片架設時,梁片可能滑落對鐵路造成的破壞。3、梁片架設時,作業人員或施工工具可能滑到既有線界內造成人員重傷或亡人事故發生,鑒于上述情況,建立工點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以高效的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企業經濟損失。五、應急計劃及發生事故的報告程序1、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長:張水華(項目部經理)負責全面指揮協調。副組長:劉紅飚(項目部總工)負責技術組織安排。組員:郎維松(主管工程師)負責現場技術控制。洪海亮(材料主管)負責物資及機具的供應。張家桐(質檢主管)負責工程質量的控制。趙同德(安檢員)負責現場安全控制及防護。黎兵勇(作業隊長)負責現場組織及人員安排。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各部門應急任務劃分。項目經理: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負責,為應急救援總指揮總工:提供總體技術支持,組織制訂應急救援方案并指導實施。?副經理:現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為救援現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調度;?工程部:組織本部門人員制定應急救援技術方案和負責現場指導、監督方案的實施運行。組織本部門人員做好內、外聯絡和溝通。安保部:組織本部門人員監督現場搶險人員安全并提供安全技術指導及保障工作。負責在事故發生后保護現場,對在事故救援過程中需變動,應做好現場記錄(照片、錄像或繪制草圖等)。財務部:資金支持。??材料、設備部:保證所需物資、設備的供給、配備、維護和提供服務。?醫院:負責應急救援中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黨支部:在事故應急過程中組織對受傷人員的疏散,對現場員工進行思想教育,穩定隊伍。必須時,負責組織黨、團員突擊隊參與救援搶險。應急救援隊:由各施工隊長,負責直接參與或配合地方專業搶險隊伍參與搶險救援。3、應急救援計劃的啟用條件當有關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作業在日常施工生產中突發緊急安全事故(狀態)時,由項目經理下達指令并運行本應急救援預案,全力挽救企業和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經濟損失。4、應急救援中資源的配備①、資金的配備由項目經理批準,財務部門必須保證10~20萬元的應急救援備用金,以備既有線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應急救援工作。②、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見下表)③、社會資源:在發生突發性施工安全緊急事故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根據實際需要與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機構或部門請求支援。5、應急計劃的實施A、接警與通知1)接警:主管工程師接到報警后應第一時間通知項目經理,并迅速弄清和掌握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性質、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簡要經過、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現場事態控制及發展情況等,并做好記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表序號名稱數量位?置負責?人1急救車1輛施工現場項目經理250鋼軌及配件100米施工現場橋隊隊長3物資運輸車1輛施工現場橋隊隊長4挖掘機1輛施工現場機務主管5裝載機1輛施工現場機務主管625T吊機2臺施工現場材料主管7安全帽100頂施工現場材料主管8道渣100M3施工現場材料主管9鐵鍬、道鎬各20把施工現場材料主管10扳手10把施工現場材料主管11響墩20個施工現場材料主管12電氣焊1套施工現場材料主管13警車、擴音喇叭各1工點派出所派出所所長14應急聯絡電話數部見電話號碼表2)通知:主管工程師立即向項目經理詳細報告,項目經理馬上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及是否向有關應急機構、政府及業主發出應急救援請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應由工點辦公室通知應急組織機構中各部門負責人。B、應急通訊聯絡與報告應急救援聯絡工作由項目副經理負責。應急救援聯絡途徑如下:1)應急聯絡電話:(郎維松)。2)項目領導應掌握上級部門、業主、監理、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聯系電話。3)向上級報告。主管工程師應根據傷害等級,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領導報告。4)對外應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電話:110;火警支援求救電話:119;醫療急救求救電話:120;5)發生事故的報告程序。根據《條例》規定: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作業一線一旦發生事故后,工點負責人報工點項目部、工點報項目經理部的時間應控制在40分鐘內,不可拖延至1時以后上報。項目經理部安保部電話:(趙同德)。6)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手機號碼:項目經理手機;總工手機;副經理手機;工程部長手機;安保負責人手機;財務負責人手機;物料負責人手機;設備負責人手機;綜合辦公室主任手機,座機0873-8868595;紅河州州醫院院急救中心電話0873-3727009;K151+591橋施工隊隊長手機。6、急救與搶險由紅河州州醫院院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對事故中的傷員進行急救,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爭取住院時間,對死亡者進行臨時處理;配合120急救醫生做好搶救。搶險工作由項目經理總體指揮,副經理、總工同經理輪流晝夜指揮搶險,各部門各自完成本部門的應急任務,對救援隊現場指揮,合理調配備機械設備、設施,充分利用應急物資,確保高效救援,盡快恢復現場列車通行,避免擴大事故和財產損失。7、現場保護與警戒事故發生后,安保及工程部應立即派人趕赴事發現場,負責事故/事件現場保護,立即開展收集證據工作,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好標志、標記,并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材料,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根據應急救援需要,由本企業或地方鐵路公安部門在事故與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迅速進入現場,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現場警戒措施包括: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警車鳴警燈和警笛,用擴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員負責阻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8、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指揮或作業,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由工點安質部指派專人負責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輪換搶救。9、應急終止與現場恢復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得以消除時,由工點經理下達應急令。由安質、工管、技術等部門驗證現場,當隱患消除后解除現場警戒。警戒解除后,由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恢復現場。主要清理臨時設施、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恢復現場辦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職工工會負責組織被疏散人員的回撤和安置。六、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應急預案的培訓由安保部組織實施。培訓時間為梁片架設前一周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桌面演練培訓教育。培訓對象應包括參與應急救援的指揮人員、救援隊伍人員、輔助等人員。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培訓地點為項目部會議室。對培訓結果應組織考核,并應保存培訓考核的記錄。七、跨鐵路既有線施工安全預控措施(一)、施工內容描述(1)、危險源發生的工程分項、分部工程和環節描述。1、梁片或架橋設備侵入既有線線界。2、混凝土施工作業時,人員、機具、物料侵入既有線界限。3、鑒于上述情況,建立工點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以高效的工作杜絕施工影響行車安全,防止人員傷亡和避免企業經濟損失。(2)、危險源可能產生的后果或危害1、梁片或架橋設備侵入既有線線界,造成車毀人亡和既有線停車、脫軌等重大事故。2、混凝土施工作業時,人員、機具、物料侵入既有線線界。(二)、采取的主要預控措施為確保本施工段鐵路列車行車安全,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1、嚴格按按照昆鐵辦〔2008〕387號文關于《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和鐵路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既有線行車和設備安全。2、搞好施工方案編制,加強施工安全控制。施工前根據運營情況及施工需要編制科學嚴密的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上報批準后,持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安全措施與鐵路局有關站段的設備管理單位、行車組織單位等分別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書。安全協議書要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施工責任地段與期限、安全防范內容與措施、結合部安全分工與責任、發生責任行車事故的處罰辦法、安全監督配合費用等。填報“鐵路既有線施工安全審批表”,辦理鐵路既有線施工許可證,報昆明鐵路局主管部門審批。3、加強鄰近行車線旁施工管理,接受管理部門監督。對于影響運輸的施工部位,除做好充分的人力、物資準備外,在規定時間向昆明鐵路局提報施工方案,并向設備管理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工程項目、工程數量、施工地點、影響范圍及施工時間。待鐵路局運輸方案下達計劃組織施工。接受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的監督檢查,不得擅自變更施工方案,嚴禁超范圍作業、延長施工時間。4、施工前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備管理單位及行車組織單位建立聯系,勾通情況,提報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地段地下的管、線、電纜設施的準確位置及既有的設備情況,防止施工時造成破壞,保證鐵路行車安全,避免影響或中斷既有線列車運行。5、當施工與行車安全發生矛盾時,要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服從行車安全的需要。6、駐站聯絡員與工地防護員互相通話時,必須嚴格執行復誦制度,防止錯聽,并及時記錄通話內容,包括列車運行時刻,機具上下道時分。7、緊鄰既有線作業的各種機械設備嚴禁超限和侵限,施工時在靠近既有線一側設置明顯標志和隔離帶。8、對影響既有線路基穩定的工程,應避開雨季施工,確需在雨季施工的控制工程,施工單位提出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施工。9、鄰近既有線施工時,對危及鐵路行車和人身安全的危險部位,必須設有須知、符合鐵路防護的安全標志、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防護設施,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10、施工完畢后,施工負責人在檢查線路確定各種施工機具、材料不侵入限界,通告駐站聯絡員在車站登記本上辦理銷點手續。12、施工現場若確需封鎖施工時,應按運輸部門的規定,辦理封鎖區間的申請。13、施工中經常和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溫、風沙、雨雪、水文等預報,作好防范工作。15、各種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提前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試驗,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16、施工現場設有安全標志。危險地區懸掛“危險”等警告標志。嚴格執行各項“卡控”制度。(1)杜絕施工前超范圍準備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則、作業標準、規章制度。嚴禁超出施工范圍。由施工負責人嚴格把關,發生超范圍準備不予簽字。(2)杜絕機械和料具侵限在施工點間架橋設備、工具、落物等按照誰使用誰負責保管原則進行管理,施工負責人要對機具擺放位置進行檢查,嚴禁侵入鐵路建筑接近限界。收工后,機具等設備必須采取措施,確保任何情況下機具不會因列車振動而自動侵入限界。線路附近堆放施工材料,不準侵入建筑接近限界。施工負責人必須安排足夠人員及時將卸下的材料清除出限界外,對堆放較高或受列車振動容易滑動侵限的材料應提前消除隱患。施工時按照《鐵路工務安全規則》規定,嚴格執行鐵路局“八不準,一把關”的規定。(三)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形成確保行車安全兩道防線①、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項目主管領導組織(須有安監部門參加)審查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安全措施,經工點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實施,并按施工分類要求組織施工協調指揮組赴施工現場協調指揮施工。建立以行政正職為首,逐級負責的安全保證制度。向有關單位介紹施工意圖、作業方式,積極與配合、使用單位聯系,制訂切實可行、對運輸生產影響最小、確保安全的施工方案。②、嚴格施工聯系、登記制度施工手續應由施工領導人指派的經考試合格的正式職工辦理,并擔當駐站聯絡員。各施工隊的施工領導人按批準的施工計劃,提前1小時到車站聯系,分別在《行車設備施工登記簿》內登記,車站值班員及時簽認并向列車調度員申請施工。(四)加強勞務工的管理對勞務用工要進行不少于24小時的施工安全培訓、法制教育。(五)在鄰近既有線施工,要嚴格執行《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發生事故必須逐級上報,不得隱瞞,按照《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由工點安質部組織聯合調查,認真分析,查明原因,找出責任,吸取教訓。
篇2:某鄰近鐵路既有線施工安全應急預案
為加強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安全的管理和監控,預防和控制該危險源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京滬高速鐵路建設工程施工特點和本工區對各級危險源的分析研究,制定該危險源應急預案.。一、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一標十工區所屬范圍內天津特大橋2(DK120+835.29~DK131+684.57)里程段,在津浦鐵路K13+642.72(西青區)處上跨通過,京滬高速鐵路設計采用標準梁(32.7m)與津浦線交角為91°35′。此處即有鐵路為津浦鐵路上下行線、楊柳青電廠專用線及石油庫專用線。C95#墩(DK120+909.39)承臺位于石油專用線處,施工時需廢棄此線路,其承臺邊緣距離電廠專用線中線4.7米;C96#(DK120+942.09)橋墩承臺邊緣侵入鐵路路肩0.3m,鐵路防護將要占用接觸網立柱邊緣,并且鐵路電力貫通線、信號電纜、鐵通光纜等必須遷改。津浦線鐵路行車密度較大,此處橋墩開挖施工的重點是加強鐵路路基防護以確保列車安全運行和既有線路基土方及路基附屬工程施工安全的應急管理。二、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鐵建總公司安全管理》、《京滬高速鐵路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北京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既有線施工的有關卡死制度和規定。三、方針與工作原則方針:以人為本,強化預控;搶險救援,減少損失;控制蔓延,防治結合;高度協調,持續改進。原則:保護列車行車、旅客、施工人員安全優先,防止事故蔓延優先,減少損失救援優先,持續改進高效優先。做到以人為本,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監控措施,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救援體系,最大限度的減少既有線安全事故的損失。體現應急救援優先,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四、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的主要工程和部位、環節1、樁基鉆孔、砼灌注、基坑開挖土方工程施工機械車輛侵入既有線線界。2、骨架護坡作業時石料滾落侵入既有線線界。3、挖方時對既有線地下管線認識不清,造成損壞。4、邊坡骨架、排水溝施工時,作業人員可能滑到既有線界內造成人員重傷或亡人事故發生,鑒于上述情況,建立工區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以高效的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企業經濟損失。五、應急計劃及發生事故的報告程序(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1、工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工區經理:刁金昌副組長:副經理:安振東?石磊?總工:張興春組員:?黨工委主任:高學海?總會:趙福忱總經:牟紅云工管部:丁偉?安質部:盧明熙?顧有林?物設部:劉佩東?衛生室:王振明派出所:孫末2、工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和各部門應急任務劃分。(1)急救援組織機構框圖(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及組織機構各部門任務分工工區經理: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負責,為應急救援總指揮總工:提供總體技術支持,組織制訂應急救援方案并指導實施。副經理:現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為救援現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調度;??工管部:組織本部門人員制定應急救援技術方案和負責現場指導、監督方案的實施運行。安質部財務部綜合部黨工委衛生室
安質部:組織本部門人員監督現場搶險人員安全并提供安全技術指導及保障工作。
?財務部:資金支持。??物設部:保證所需物資、設備的供給、配備、維護和提供服務。?綜合部:組織本部門人員做好內、外聯絡和溝通。?衛生室:負責應急救援中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計劃部:負責在事故發生后保護現場,對在事故救援過程中需變動,應做好現場記錄(照片、錄像或繪制草圖等)。黨工委:在事故應急過程中組織對受傷人員的疏散,對現場員工進行思想教育,穩定隊伍。必須時,負責組織黨、團員突擊隊參與救援搶險。應急救援隊(一、二、三隊、拌和站):由各施工隊長、站長負責,負責直接參與或配合地方專業搶險隊伍參與搶險救援。(二)、應急救援計劃的啟用條件當有關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作業在日常施工生產中突發緊急安全事故(狀態)時,由工區經理下達指令并運行本應急救援預案,全力挽救企業和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經濟損失。(三)、應急救援中資源的配備1、資金的配備由工區經理批準,財務部門必須保證10~20萬元的應急救援備用金,以備既有線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應急救援工作。2、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見下表)3、社會資源:在發生突發性施工安全緊急事故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根據實際需要與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機構或部門請求支援。(四)應急計劃的實施1、接警與通知(1)接警:接警部門為現場值班辦公室。工區值班員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弄清和掌握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性質、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簡要經過、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現場事態控制及發展情況等,并做好記錄。接警電話:工區值班辦公室電話:022-;辦公室主任手機。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表序號名稱數量位?置負責?人1急救車1輛工區辦公室2草袋5000條各施工隊各施工隊長3物資運輸車1輛工區物資設備部長4醫藥箱、藥品1套工區衛生員5挖掘機1輛工區物資設備部長6裝載機1輛工區物資設備部長7安全帽100頂工區及各隊物資設備部長8鐵鍬、道鎬各100把工區及各隊物資設備部長9工字鋼1噸工區及各隊物資設備部長10斑手20把工區及各隊物資設備部長11電氣焊1套工區及各隊12警車、擴音喇叭各1?工區派出所派出所所長13應急聯絡電話數部見應急聯絡(2)通知:現場值班員立即向工區經理詳細報告,工區經理馬上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及是否向有關應急機構、政府及業主發出應急救援請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應由工區辦公室通知應急組織機構中各部門負責人。2、應急通訊聯絡與報告應急救援聯絡工作由工區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聯絡途徑如下:(1)應急聯絡電話:工區辦公室電話:022-。(2)工區應掌握上級部門、業主、監理、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聯系電話。(3)向上級報告。工區經理應根據傷害等級,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領導報告。(4)對外應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電話:110;火警支援求救電話:119;醫療急救求救電話:120;(5)發生事故的報告程序。根據《條例》規定: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作業一線一旦發生事故后,工點負責人報工區項目部、工區報局指項目經理部的時間應控制在40分鐘內,不可拖延至1時以后上報。局指項目經理部安質部電話:022-。?(6)工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手機號碼:工區經理手機;總工手機;副經理手機;;工管部長手機;安質部長手機、;財務部長手機;物設部長手機;辦公室主任手機;衛生員手機;計劃部長手機;黨工委書記手機;施工隊長手機一隊;二隊;三隊;?拌和站。(四)急救與搶險由工區衛生室醫護員,對事故中的傷員進行急救,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爭取住院時間,對死亡者進行臨時處理;配合120急救醫生做好搶救。搶險工作由工區經理總體指揮,副經理、總工同經理輪流晝夜指揮搶險,各部門各自完成本部門的應急任務,對救援隊現場指揮,合理調配備機械設備、設施,充分利用應急物資,確保高效救援,盡快恢復現場,避免擴大事故和財產損失。(五)現場保護與警戒事故發生后,安質和計劃部應立即派人趕赴事發現場,負責事故/事件現場保護,立即開展收集證據工作,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好標志、標記,并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材料,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根據應急救援需要,由本企業或地方鐵路公安部門在事故與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迅速進入現場,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現場警戒措施包括: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警車鳴警燈和警笛,用擴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員負責阻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六)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指揮或作業,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由工區安質部指派專人負責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輪換搶救。(七)應急終止與現場恢復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得以消除時,由工區經理下達應急令。由安質、工管、技術等部門驗證現場,當隱患消除后解除現場警戒。警戒解除后,由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恢復現場。主要清理臨時設施、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恢復現場辦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職工工會負責組織被疏散人員的回撤和安置。六、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應急預案的培訓由安質部組織實施。培訓時間為新項目開工前組織應急預案桌面演練培訓教育,每兩次培訓時間間隔不應超過12個月。培訓對象應包括參與應急救援的指揮人員、救援隊伍人員、輔助等人員。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培訓地點為工區會議室。對培訓結果應組織考核,并應保存培訓考核的記錄。七、跨鐵路(鄰近)既有線施工安全預控措施(一)施工內容描述(1)危險源發生的工程分項、分部工程和環節描述。1、橋樁基及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機械車輛侵入既有線線界。2、混凝土施工作業時,車輛、人員、機具、物料侵入既有線界限。3、挖方時對既有線地下管線認識不清,造成損壞。4、基坑開挖造成的路基坍塌。5、鑒于上述情況,建立工區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以高效的工作杜絕施工影響行車安全,防止人員傷亡和避免企業經濟損失。(2)危險源可能產生的后果或危害1、土方工程施工機械車輛侵入既有線線界,造成車毀人亡和既有線停車、脫軌等重大事故。2、挖方時對既有線地下管線認識不清,造成通信、信號損壞,影響既有線行車安全。3、混凝土施工作業時,車輛、人員、機具、物料侵入既有線線界。4、基坑開挖造成的路基坍塌,影響行車和人身安全(二)采取的主要預控措施本施工段鐵路列車行車頻繁,給施工帶來很大安全隱患,為確保施工及行車安全,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1、嚴格按京鐵師[2008]155號文關于公布《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和鐵路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既有線行車和設備安全。2、搞好施工方案編制,加強施工安全控制。施工前根據運營情況及施工需要編制科學嚴密的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上報批準后,持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安全措施與鐵路局有關站段的設備管理單位、行車組織單位等分別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書。安全協議書要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施工責任地段與期限、安全防范內容與措施、結合部安全分工與責任、發生責任行車事故的處罰辦法、安全監督配合費用等。填報“鐵路既有線施工安全審批表”,辦理鐵路既有線施工許可證,報北京鐵路局主管部門審批。3、加強鄰近行車線旁施工管理,接受管理部門監督。對于影響運輸的施工部位,除做好充分的人力、物資準備外,在規定時間向北京鐵路局提報施工方案,并向設備管理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工程項目、工程數量、施工地點、影響范圍及施工時間。待鐵路局月份施工方案下發后按時組織施工。接受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的監督檢查,不得擅自變更施工方案,嚴禁超范圍作業、延長施工時間和增加慢行距離。4、施工前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備管理單位及行車組織單位建立聯系,勾通情況,提報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地段地下的管、線、電纜設施的準確位置及既有的設備情況,防止施工時造成破壞,保證鐵路行車安全,避免影響或中斷既有線運營。5、當施工與行車安全發生矛盾時,要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服從行車安全的需要。6、駐站聯絡員與工地防護員互相通話時,必須嚴格執行復誦制度,防止錯聽,并及時記錄通話內容,包括列車運行時刻,機具上下道時分。7、緊鄰既有線作業的各種機械設備嚴禁超限和侵限,施工時在靠近既有線一側設置明顯標志和隔離帶。8、施工前對影響正常施工的通訊線路和公用設備,要與主管部門聯系好,能夠改線遷移的就重新設置;不能改線遷移的在主管部門監督下做好防護設施,嚴禁損壞。9、對影響既有線路基穩定的工程,應避開雨季施工,確需在雨季施工的控制工程,施工單位提出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施工。10、鄰近既有線施工時,對危及鐵路行車和人身安全的危險部位,必須設有須知、符合鐵路防護的安全標志、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防護設施,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11、施工完畢后,施工負責人在檢查線路確定各種施工機具、材料不侵入限界,通告駐站聯絡員在車站登記本上辦理銷點手續。12、施工現場若確需封鎖施工時,應按運輸部門的規定,辦理封鎖區間的申請。13、對臨近既有線的塹坡開挖在汛期前完成主體及防護工程。確實能完成的工程,采取臨時加固措施,備足防汛材料等。14、施工中經常和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溫、風沙、雨雪、水文等預報,作好防范工作。15、在開挖過程中,加強防范土體軟弱層發生土體坍塌跡象且危及施工時,暫停開挖,所有人員和機具撤至安全地點。排除隱患確保安全后,再行施工。做好臨時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土體內加劇坍塌,在易坍塌體處設必要的觀測點,觀測變形體的動態變化,并作好記錄。16、各種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定期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試驗,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17、施工現場設有安全標志。危險地區懸掛“危險”等警告標志。嚴格執行各項“卡死”制度。(1)杜絕施工前超范圍準備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則、作業標準、規章制度。嚴禁超出施工范圍。由施工負責人嚴格把關,發生超范圍準備不予簽字。(2)杜絕施工中挖斷電纜,開挖作業當日不能完工的,由施工隊派員值守。施工隊對電纜須采取有效、必要的防護措施。(3)杜絕機械和料具侵限在施工期間施工機械、工具等按照誰使用誰負責保管原則進行管理,施工負責人要對機具擺放位置進行檢查,嚴禁侵入鐵路建筑接近限界。收工后,機具等設備必須采取措施,確保任何情況下機具不會因列車振動而自動侵入限界。線路附近堆放施工材料,不準侵入建筑接近限界。施工負責人必須安排足夠人員及時將卸下的材料清除出限界外,對堆放較高或受列車振動容易滑動侵限的材料應提前消除隱患。施工時按照《鐵路工務安全規則》規定,嚴格執行卸車“十不準”。(三)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形成確保行車安全兩道防線1、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工區主管領導組織(須有安監部門參加)審查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安全措施,經工區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實施,并按施工分類要求組織施工協調指揮組赴施工現場協調指揮施工。建立以行政正職為首,逐級負責的安全保證制度。向有關單位介紹施工意圖、作業方式,積極與配合、使用單位聯系,制訂切實可行、對運輸生產影響最小、確保安全的施工方案。2、嚴格施工聯系、登記制度施工手續應由施工領導人指派的經考試合格的正式職工辦理,并擔當駐站聯絡員。各施工隊的施工領導人按批準的施工計劃,提前1小時到車站聯系,分別在《行車設備施工登記簿》內登記,車站值班員及時簽認并向列車調度員申請施工。(四)加強勞務工的管理對勞務用工要進行不少于24小時的施工安全培訓、法制教育。(五)加強施工中的臨時道口安全施工使用的臨時道口必須報路局道口管理部門批準,施工時在臨時道口設置期間要設人看守,并按規定日期拆除。在車站內調協臨時道口必須與車站簽訂安全使用協議,區間內調協的臨時道口如需車站通知,也須與車站簽訂協議。(六)在鄰近既有線施工,要嚴格執行《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發生事故必須逐級上報,不得隱瞞,按照《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由工區安質部組織聯合調查,認真分析,查明原因,找出責任,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