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礦山主要事故預防措施
露天礦山的主要事故包括:
采場邊坡滑坡、運輸車輛事故、機械事故、起重傷害、觸電、水害、火災、高處墜落、爆破事故、鍋爐和壓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事故預防措施有:
(1)露天采剝工作面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經礦山企業負責人批準后施行。露天開采時,必須按設計規定,控制采剝工作面的階段高度、寬度和坡面角。
(2)礦區必須建立地面防水、排水系統,防止地表水泄入露天采場;防止山洪沖毀生產、運輸系統、建構筑物;防止排土場矸(廢)石場尾礦庫發生泥石流;防止山體滑坡、邊坡滑落。
(3)礦山企業地面消防《消防法》執行。
(4)礦山企業爆破材料的生產、儲存、運輸、試驗、銷毀和爆破作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和爆破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
(5)礦山電力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運行、檢修等工作,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6)露天礦山鐵路、汽車運輸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7)礦山的采掘、裝載設備、鍋爐和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按設備的操作規程使用和管理。
(8)對礦山的環境定期進行各種指標的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2:露天礦山事故預防措施
露天礦山的主要事故包括:
采場邊坡滑坡、運輸車輛事故、機械事故、起重傷害、觸電、水害、火災、高處墜落、爆破事故、鍋爐和壓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事故預防措施有:
(1)露天采剝工作面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經礦山企業負責人批準后施行。露天開采時,必須按設計規定,控制采剝工作面的階段高度、寬度和坡面角。
(2)礦區必須建立地面防水、排水系統,防止地表水泄入露天采場;防止山洪沖毀生產、運輸系統、建構筑物;防止排土場矸(廢)石場尾礦庫發生泥石流;防止山體滑坡、邊坡滑落。
(3)礦山企業地面消防《消防法》執行。
(4)礦山企業爆破材料的生產、儲存、運輸、試驗、銷毀和爆破作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和爆破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
(5)礦山電力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運行、檢修等工作,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6)露天礦山鐵路、汽車運輸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7)礦山的采掘、裝載設備、鍋爐和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按設備的操作規程使用和管理。
(8)對礦山的環境定期進行各種指標的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露天礦山開采事故發生原因預防措施
任何隱患的存在和事故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露天礦山開采事故隱患的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礦主及從業人員法制觀念淡漠,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投入不到位,人員素質低。
解決露天礦開采上存在的諸多事故隱患,從根本上杜絕和降低事故發生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加強對礦主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制觀念。要認真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以及《礦山開采安全規程》,讓礦主知法懂法,依照法律規程的要求從事礦山開采活動。
二是加強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要進行安全常識教育,也要進行案例教育,用血的教訓去說服和感知從業人員。
三要強制實行安全投入,規范開采環境。要按規定設置警報器和避炮房(洞);開采區線路的架設要符合規范,老化電線要及時更新,并要按規定設置配電箱,禁止以殘破配電板替代;禁止使用報廢車輛及機械設備,并要按規定申報安全檢測;作業人員保護用品必須配備齊全;開采面坡度應控制在規范要求的70°~75°以內;要及時平整陰山坎;宕面頂部表土剝離要符合規定要求,一般應保持在2米以上,并隨開采進度及時向前推進;作業場地要按要求合理利用,堆料要及時清理,場地積水應及時排除;生產宕面與建筑物、道路等要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應在300米以上)每次爆破的宕口浮(險)石一定要清理徹底;爆破用導火索長度一定要符合規范要求,達到1.2米以上。另外,礦主要按規定,及時申報作業環境安全檢測,除年檢外,發生重大險情應隨時報檢,以便科學排除事故隱患。
四要提高相關人員素質,防止瞎干蠻干。負責人要接受相關安全知識培訓,并取得《礦長安全資格證》;作業人員應根據工種不同,參加相關的專業培訓,取得相應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禁止無證上崗和違法作業,為從根本上杜絕蠻干瞎干奠定基礎。
五要加大安全監察力度,防患于未然。礦山開采企業一般都地處偏僻,較為隱蔽,監察難度較大。也正因為此,一些法制觀念淡漠的人膽大妄為,只要錢不要命,置法規于腦后,使得死亡事故屢屢發生。所以,要加大對礦山開采企業的監察力度,強制其依法開采、規范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