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建立HSE管理體系路徑
HSE管理體是一種事前進行風險分析,確定人(企業)的活動可能產生的危害和后果,從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減少可能引起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它包括十大管理要素,通過計劃、實施、檢查和改進形成不斷改進的HSE管理體系。該管理體系是企業繼ISO9000和ISO14000之后又一重要標準化管理體系,其認證工作已納入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MS)認證工作中。
石化企業建立實施HSE管理體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通過實施HSE管理,可以大大減少事故發生,提高經濟效益,滿足職工、社會對企業的要求,改善企業的形象,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我國已加入WTO,實施HSE管理與國際接軌更是迫在眉睫。我們結合工作實踐,談一談石化企業建立HSE管理體系的路徑。
一、HSE管理體系運行基本模式
HSE管理體系的運行基本模式稱為“PDCA”循環,也稱為“戴明模型”,它將HSE管理工作主要分為計劃、實施、檢查、持續改進四個相互聯系環節,整個過程由十大管理要素貫穿其中。
1計劃
對管理體系總體規劃,包括確定企業的方針、目標和領導承諾,識別管理體系運行的相關活動或過程,識別企業應遵守的有關HSE法律、法規和標準程序,并規定活動或過程的實施程序和作業方法等。
2實施
建立組織機構,組建HSE管理委員會和HSE管理部門,明確和落實各級人員的HSE職責、權限及其相互關系;配備必要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資源等;按照計劃所規定的程序加以實施,保證所有活動在受控狀態下進行。
3檢查
為了確保計劃行動的有效實施,需要對計劃實施效果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修正消除可能產生的行為偏差。
4持續改進
針對管理活動實踐中所發現的缺陷、不足或根據變化的內外部條件,不斷進行管理活動調整、完善,實現HSE管理體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HSE管理水平。
二、建立HSE管理體系程序
1培訓
HSE管理體系構筑完成后,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強化人員培訓。企業的管理層和HSE管理人員及職工必須接受正規的HSE管理體系標準培訓,這是開始建立HSE管理體系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培訓工作要分層次、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全員培訓的第一層次為決策層、第二層次為管理層、第三層次為執行層。通過培訓,使全體職工深刻理解和掌握國家、集團公司頒布的相關標準和規范,以及HSE的十大管理要素的邏輯內涵。
2制定工作計劃
制定工作計劃是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基礎。建立HSE管理體系是一項十分復雜和涉及面很廣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HSE管理體系工作計劃和時間表,落實資源需求,為體系的建立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通常情況下,建立體系需要一年以上時間,制定計劃應目標明確、控制進程、突出重點。可采用倒排時間的辦法制定總計劃表,再根據總計劃表制定每項工作的分計劃。
4初始評價
初始評價主要包括調查企業現有的HSE管理機構、管理規章、適用的法律法規、組織活動中存在的風險,等等。評價的信息將是HSE管理體系設計的基礎。初始評價步驟一般包括:
a)準備階段;
b)現狀調查;
c)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
d)編制適用的規章制度等清單并對其符合性進行評估;
e)結果分析與評價;
f)初始HSE管理評價報告。
5HSE管理體系設計
企業可根據初始狀態評價的結果,確定HSE方針,制定HSE管理目標和管理方案,確定機構和職能分配,確定體系文件層次結構,提出體系文件清單,以及體系文件的編寫、審定與批準。
6體系文件編寫
在開展風險評價或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依據Q/SHS0001.1-20**《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體系》和Q/SHS0001.3-20**《煉油化工企業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規范》的要求,編制簡潔、明確、通俗適用的《企業HSE管理體系實施程序》。
管理體系文件分為3個層次;
管理手冊(A層次):根據HSE管理規范標準和規定的HSE管理方針、目標來描述HSE管理體系;
程序文件(B層次):描述實施體系要素所涉及的各個職能部門的活動;
作業文件(C層次):《企業HSE管理體系實施程序》和相關的作業指南。
三、HSE管理體系運行
HSE管理體系運行是將HSE管理體系文件予以實施,檢驗其適用性、充分性和符合性。在運行期間,企業應進行協調、監督、考核和信息反饋,并有計劃地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通過動態管理對運行中發現的問題采取必要的修正和預防措施,達到HSE管理體系的初步完善。
篇2:天然氣HSE管理體系審核管理規定
天然氣集團HSE管理體系審核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提高審核工作的質量,促進HSE管理體系有效運行,依據《集團公司進一步加強HSE管理體系建設的意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HSE管理體系審核分為集團公司總部(包括專業公司)層面組織的審核,企業層面的審核(包括內審、承包商審核、HSE認證審核等)。根據HSE管理體系審核需要,可以按要素或專業組織HSE管理體系專項審核,如針對通用安全、職業健康、環保、消防、工藝安全(包括設備安全)、井控安全、交通安全等類別的專項審核。
第三條HSE管理體系審核目的是檢查評價HSE管理體系運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并進行問題診斷,以實現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審核應遵循統籌運作、客觀公正、程序規范、操作簡明、抽樣科學的工作原則。
第四條集團公司總部和企業應建立HSE管理體系審核機制,使HSE審核成為推動HSE管理體系自我完善和持續改進的重要工具。集團公司鼓勵各企業及其所屬單位開展HSE管理體系第三方審核,以促進企業提高HSE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第五條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公司總部(包括專業公司)和企業(含股份公司地區公司)的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第二章機構與職責
第六條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統一歸口管理集團公司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主要職責:
(一)統籌、協調集團公司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二)制定審核政策,建立審核管理的制度、標準,明確審核原則、程序和要求;
(三)建立和管理集團公司HSE審核人員隊伍;
(四)組織制定集團公司總部HSE管理體系審核方案,并組織實施;
(五)監督、協調HSE管理體系審核活動,組織調查處理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爭議和申訴等。
第七條各專業分公司HSE管理體系管理部門負責歸口管理本專業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主要職責:
(一)組織協調本專業的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二)組織制定本專業HSE管理體系審核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總結和改進本專業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專業分公司各專業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專項審核,并參加HSE管理體系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核。
第八條企業及所屬單位的HSE管理體系管理部門負責歸口管理本單位的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主要職責:
(一)組織開展本單位的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二)組織制定HSE管理體系審核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總結上報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情況;
(四)培養有素質、能力的HSE審核員。
企業及所屬單位各級專業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開展相關業務的專項審核,并參加HSE管理體系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核。
第三章審核管理
第九條集團公司總部和企業應對HSE管理體系審核方案進行策劃。在制定審核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各類型審核的互補,根據受審核方風險的性質和特點策劃審核頻次。應對審核活動進行評審和總結,識別改進機會,逐步提高審核有效性。應針對各專業審核逐步開發形成系統、實用的HSE審核檢查表,指導審核實施。
第十條集團公司總部和企業應對審核質量進行控制。按照規范程序組織審核活動,選派具備專業能力的審核員實施審核,由審核組長對審核過程進行控制,并對審核質量負責。審核組成員應對審核過程所接觸的各種信息遵守保密要求,承擔保密責任。
第十一條HSE管理體系審核程序應符合《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標準(Q/SY1002.3-2008)的要求,一般應包括審核啟動、審核準備、現場審核活動、審核結束、審核后續活動等。并根據特定審核的目的、范圍和復雜程度對審核程序做出相應調整。
第十二條HSE管理體系審核應形成閉環管理,對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和問題要進行原因分析,采取糾正措施、預防措施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情況及措施有效性進行驗證。HSE管理體系審核過程所形成的相關記錄、報告等應清晰、完整并進行妥善保存。
第十三條集團公司總部和企業應充分利用HSE信息系統平臺,加強HSE管理體系審核管理,按照要求使用和維護HSE審核管理模塊,實現審核資源和審核結果共享。
第十四條審核員的選擇、能力確認、審核員培訓和注冊管理等應符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審核員管理規定》的要求。
第十五條集團公司總部結合健康安全環保重點工作,委托技術機構組織對企業進行HSE管理體系審核。
(一)集團公司總部結合重點工作,對HSE管理體系審核方案進行策劃,編制下達HSE管理體系審核計劃,受審核企業應根據計劃安排配合完成審核工作。
(二)審核組由集團公司HSE審核員、技術專家、觀察員等組成,根據專業需要從集團公司注冊HSE審核員、技術專家數據庫中選取。
(三)審核組根據現場審核發現,開據不符合項和提出存在問題,分析企業HSE管理體系運行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和要求,并形成審核報告,提交被審核企業和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以及相應的專業分公司。
(四)審核組負責對受審核企業的不符合和存在問題的整改完成情況及有效性進行資料驗證,通過后續的監督檢查、指導等方式對整改完成情況及有效性進行現場跟蹤驗證。
(五)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在審核工作結束后組織審核總結會,總結交流HSE審核經驗,并下發審核通報。
第十六條企業及所屬單位應按照審核方案的策劃安排,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組織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
(一)企業及所屬單位每年應至少開展一次內部審核,兩次審核間隔不應超過十二個月,當發生較大事故或組織機構較大調整等情況時應增加內部審核頻次。
(二)內部審核可以采用集中式審核、滾動式審核相結合,全要素審核與專項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三)各專業管理部門根據需要組織開展HSE管理體系專項審核。在組織形式上,HSE審核可與常規的HSE檢查工作相結合,并逐步實現以專項審核方式進行檢查工作。
(四)內部審核應由管理者代表組織,組成并授權審核組負責實施,審核組應由培訓取證的內審員組成,審核員可以來自企業及所屬單位的內部或外部。企業及所屬
單位應培養足夠數量的具有責任心的內部審核員。
第十七條企業及所屬單位根據需要可組織對承包商和(或)供應商實施HSE管理體系審核。
(一)企業及所屬單位應確定對承包商和(或)供應商實施HSE管理體系審核的需求、時機和頻次,制定審核方案。
(二)企業及所屬單位應將承包商和(或)供應商審核作為對其評定和選擇的重要方法,并通過審核促進承包商和(或)供應商的HSE管理水平和績效提升。
(三)企業及所屬單位可以自行組成審核組或委托相關機構以企業的名義對承包商和(或)供應商實施審核。
(四)審核組對承包商和(或)供應商的審核內容重點應考慮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特別是生產作業現場的HSE管理狀況,以及相關合同條件的兌現情況等。
(五)企業及所屬單位應將審核結果納入承包商和(或)供應商資質評價,建立承包商和(或)供應商HSE業績檔案,作為承包商和(或)供應商選用的重要依據。
第十八條企業可根據需要組織實施對下屬單位的HSE管理體系審核。
(一)企業應確定對下屬單位實施HSE管理體系審核的需求、時機和頻次,制定審核方案。
(二)企業可以自行組成審核組或委托相關機構以企業的名義對下屬單位進行HSE管理體系審核,審核人員可以來自內部或外部。
(三)企業對下屬單位的審核內容應重點考慮對其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的檢查評價,以及相關政策要求的落實等。
第十九條集團公司建立HSE管理體系內部認證制度,授權相關技術機構按照規定開展HSE管理體系內部認證活動。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對HSE認證機構及其認證活動實施監督和管理,企業可結合實際,自愿進行HSE管理體系內部認證。
第四章管理評審
第二十條企業及所屬單位每年應至少開展一次管理評審,當組織機構、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發生較大事故時,應及時開展管理評審活動。
第二十一條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HSE績效情況、內審和合規性評價的結果、重大隱患的整改情況、重大資源的配置情況等。管理評審應對HSE管理體系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作出決策,明確HSE管理體系改進的方向。
第二十二條管理評審會議可與HSE委員會(安委會)會議等相結合,但應符合管理評審的相關要求。
第五章HSE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評估
第二十三條集團公司制定HSE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評估標準和評估實施細則,組織開展HSE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評估,對企業HSE管理體系運行水平和質量進行綜合量化評估。
第二十四條集團公司鼓勵各企業結合實際在企業內部開展HSE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評估工作。通過實施HSE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評估,促使企業及下屬單位能夠運用自我評估改進的管理工具,實現HSE績效持續提升。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應參照本規定制定具體程序組織開展HSE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本規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篇3:HSE三位一體管理體系
HSE三位一體管理體系
H(健康)是指人身體上沒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種完好的狀態;
S(安全)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健康、企業財產不受損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
E(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或作用的總和,它不僅包括各種自然因素的組合,還包括人類與自然因素間相互形成的生態關系的組合。由于安全、環境與健康的管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Environment)形成一個整體的管理體系..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