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用藥途徑,靜脈輸液治
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近幾年來,靜脈留置針在我院廣泛應用,其
優點明顯,長時間留置既保證靜脈通道暢通,又能減輕反復穿刺給患
者造成的痛苦、保護血管。它具有操作簡便、輸血及輸液速度快、不
易脫落、肢體活動、手術體位擺放不受影響的優點,在搶救危重患者
和靜脈營養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現將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過程中
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患者
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齡50歲以上69例,15歲
以下31例。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最長7d,最短2d,平均4.5d。2例
發生留置針自行脫落,3例發生液體滲漏、局部腫脹,1例發生靜脈炎,治療后愈合良好。
1.2方法
1.2.1材料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一次性靜脈使用留置針(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貼,25~30U/ml肝素鹽水,肝素帽。
1.2.2靜脈的選擇選擇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的血管,為了便
于固定,應盡量避開關節。因下肢靜脈較上肢靜脈靜脈瓣多,血流緩慢,易發生靜脈炎,首選上肢靜脈,2歲以下者常規選擇頭皮靜脈。對頭皮靜脈穿刺困難者可選用手部或足部靜脈。選擇手、足部留置者要
注意固定好患兒的肢體,防止意外拉出。
1.2.3穿刺置管在穿刺部位上方10cm處扎止血帶,常規碘酒、酒精消毒后,旋轉、松動并取下針頭保護套,旋轉、松動外套管,繃緊皮膚
持針翼,與皮膚呈15°~30°穿刺血管,見針座底部回血后降低穿刺
角度,再平行進0.5~1.0mm,一手固定針芯手柄,另一手拇、示、中
指捏住針翼,將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緩慢向前推進至距根部0.5cm處,
松開止血帶,按壓導管尖端處靜脈,拔出針芯,套上肝素帽,連接輸
液管或其他裝置,并予以3M透明敷貼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及時間。
1.2.4封管方法封管液可選用生理鹽水或0.1%肝素鈉稀釋液。除有凝
血機制障礙和肝素鈉禁忌證的患者選擇生理鹽水外,一般都可用肝素
鹽水封管。輸完液后關閉輸液器調節器,將針頭與輸液器分離,消毒
肝素帽,用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內,緩慢連續推注2~
3ml封管液,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讓肝素鈉稀釋液充滿導管。
2護理
2.1宣教
做好知識宣教和心理護理,置管前將靜脈留置針的目的和意義告訴患
者和家長,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對長期靜脈輸液患者,指導其自
行保護血管,在用藥結束后,經常輕輕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做手部伸
握動作、局部進行熱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環及血管彈性,指導患者保
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
2.2靜脈留置針的觀察
在靜脈留置針應用期間,要經常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滲液、滲血、紅、腫、熱、痛等反應。發生液體滲漏時,局部皮膚發白、發亮、變硬,
伴有疼痛。發生炎癥時局部皮膚自內向外紅、腫、熱、痛。靜脈炎時
可出現相對應靜脈條索狀紅、腫、熱、痛。一旦發現上述癥狀,立即
拔管并給予相對應處理,以促進血液循環,恢復血管彈性,減少痛苦1。靜脈炎可用25%~50%硫酸鎂持續濕熱敷24~36h,局部涂抗生素軟膏2。滲液者可在4h后給予熱敷,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吸收,并抬高患肢。
穿刺周圍皮膚應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每天更換
輸液器。
2.3導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留置針,防止打折、扭曲,并注意靜脈留置針的通暢情況,
輸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針肝素帽的松緊,防止使用過程中因為多次
封管拔針或肢體移動而導致肝素帽脫落。強調在每次結束輸液、護士
離開患者前檢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況,如有松脫,立即予以更換敷料
或重新固定,在靜脈留置針應用期間要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輸液過
程中控制好輸液速度,以防止輸液速度過快加重循環負擔,引起不良
反應。
2.4導管堵塞
表現為輸液速度減慢或停止,其原因相對復雜,通常與靜脈營養液輸
完后沖洗不徹底相關,也可能與封管方法或凝血機制異常相關3-4。為避免導管堵塞,在靜脈營養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藥品輸完后應徹底沖
洗干凈,及時封管,并注意封管速度要緩慢。
2.5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留置時間越長,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越大,導管直徑的大小與血栓形
成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為預防血栓形成,應根據治療需要,盡可能選
用外徑小的導管,盡可能穿刺粗、直、彈性好的靜脈,且置管時要求
技術操作熟練,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損傷血管內膜,促進血栓形
成5。肝素帽使用時應與其平行刺入中心,減少反復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嚴格控制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建議常規留置時間不要超過
7d。肢體穿刺時患者手、足應適當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討論
靜脈留置針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每天靜脈穿刺,其操作簡便、損
傷小,既減少了患者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時間長,降低了醫
療費用,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護士的工作效率和護理
質量6,為臨床輸液、輸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診搶救時更能發揮優勢。加之留置針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軟性,使患者在整個輸液
過程中感覺舒適。護士在使用過程中不但要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水平,
更要增強觀察和護理,在每個環節上都熟練、準確,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保證醫療及護理質量。
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篇2: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用藥途徑,靜脈輸液治
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近幾年來,靜脈留置針在我院廣泛應用,其
優點明顯,長時間留置既保證靜脈通道暢通,又能減輕反復穿刺給患
者造成的痛苦、保護血管。它具有操作簡便、輸血及輸液速度快、不
易脫落、肢體活動、手術體位擺放不受影響的優點,在搶救危重患者
和靜脈營養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現將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過程中
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患者
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齡50歲以上69例,15歲
以下31例。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最長7d,最短2d,平均4.5d。2例
發生留置針自行脫落,3例發生液體滲漏、局部腫脹,1例發生靜脈炎,治療后愈合良好。
1.2方法
1.2.1材料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一次性靜脈使用留置針(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貼,25~30U/ml肝素鹽水,肝素帽。
1.2.2靜脈的選擇選擇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的血管,為了便
于固定,應盡量避開關節。因下肢靜脈較上肢靜脈靜脈瓣多,血流緩慢,易發生靜脈炎,首選上肢靜脈,2歲以下者常規選擇頭皮靜脈。對頭皮靜脈穿刺困難者可選用手部或足部靜脈。選擇手、足部留置者要
注意固定好患兒的肢體,防止意外拉出。
1.2.3穿刺置管在穿刺部位上方10cm處扎止血帶,常規碘酒、酒精消毒后,旋轉、松動并取下針頭保護套,旋轉、松動外套管,繃緊皮膚
持針翼,與皮膚呈15°~30°穿刺血管,見針座底部回血后降低穿刺
角度,再平行進0.5~1.0mm,一手固定針芯手柄,另一手拇、示、中
指捏住針翼,將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緩慢向前推進至距根部0.5cm處,
松開止血帶,按壓導管尖端處靜脈,拔出針芯,套上肝素帽,連接輸
液管或其他裝置,并予以3M透明敷貼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及時間。
1.2.4封管方法封管液可選用生理鹽水或0.1%肝素鈉稀釋液。除有凝
血機制障礙和肝素鈉禁忌證的患者選擇生理鹽水外,一般都可用肝素
鹽水封管。輸完液后關閉輸液器調節器,將針頭與輸液器分離,消毒
肝素帽,用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內,緩慢連續推注2~
3ml封管液,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讓肝素鈉稀釋液充滿導管。
2護理
2.1宣教
做好知識宣教和心理護理,置管前將靜脈留置針的目的和意義告訴患
者和家長,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對長期靜脈輸液患者,指導其自
行保護血管,在用藥結束后,經常輕輕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做手部伸
握動作、局部進行熱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環及血管彈性,指導患者保
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
2.2靜脈留置針的觀察
在靜脈留置針應用期間,要經常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滲液、滲血、紅、腫、熱、痛等反應。發生液體滲漏時,局部皮膚發白、發亮、變硬,
伴有疼痛。發生炎癥時局部皮膚自內向外紅、腫、熱、痛。靜脈炎時
可出現相對應靜脈條索狀紅、腫、熱、痛。一旦發現上述癥狀,立即
拔管并給予相對應處理,以促進血液循環,恢復血管彈性,減少痛苦1。靜脈炎可用25%~50%硫酸鎂持續濕熱敷24~36h,局部涂抗生素軟膏2。滲液者可在4h后給予熱敷,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吸收,并抬高患肢。
穿刺周圍皮膚應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每天更換
輸液器。
2.3導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留置針,防止打折、扭曲,并注意靜脈留置針的通暢情況,
輸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針肝素帽的松緊,防止使用過程中因為多次
封管拔針或肢體移動而導致肝素帽脫落。強調在每次結束輸液、護士
離開患者前檢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況,如有松脫,立即予以更換敷料
或重新固定,在靜脈留置針應用期間要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輸液過
程中控制好輸液速度,以防止輸液速度過快加重循環負擔,引起不良
反應。
2.4導管堵塞
表現為輸液速度減慢或停止,其原因相對復雜,通常與靜脈營養液輸
完后沖洗不徹底相關,也可能與封管方法或凝血機制異常相關3-4。為避免導管堵塞,在靜脈營養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藥品輸完后應徹底沖
洗干凈,及時封管,并注意封管速度要緩慢。
2.5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留置時間越長,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越大,導管直徑的大小與血栓形
成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為預防血栓形成,應根據治療需要,盡可能選
用外徑小的導管,盡可能穿刺粗、直、彈性好的靜脈,且置管時要求
技術操作熟練,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損傷血管內膜,促進血栓形
成5。肝素帽使用時應與其平行刺入中心,減少反復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嚴格控制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建議常規留置時間不要超過
7d。肢體穿刺時患者手、足應適當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討論
靜脈留置針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每天靜脈穿刺,其操作簡便、損
傷小,既減少了患者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時間長,降低了醫
療費用,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護士的工作效率和護理
質量6,為臨床輸液、輸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診搶救時更能發揮優勢。加之留置針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軟性,使患者在整個輸液
過程中感覺舒適。護士在使用過程中不但要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水平,
更要增強觀察和護理,在每個環節上都熟練、準確,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保證醫療及護理質量。
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
篇3:醫院應用靜脈鎖骨下穿刺注射告知工作程序
醫院應用靜脈鎖骨下穿刺注射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和家屬:鎖骨下靜脈穿刺是手術前、手術后營養支持的必要手段,由于穿刺管相對較粗,可以將分子量較大、濃度較高的氨基酸及脂肪乳等營養液直接輸入靜脈,而且穿刺管放置較深,可以保留較長時間,不易脫出,不易發生靜脈炎癥,活動也很方便,有利于治療。
二、由于此項操作為一項有創操作,需要求患者或家屬簽字,術前要進行必要的談話(由醫生完成),操作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體虛或年老者,需護士陪同至無菌換藥室內進行。
三、護士會協助患者完成穿刺過程,幫助患者脫去上衣及內衣,根據穿刺要求擺放合適的體位,向患者簡單介紹在穿刺過程中可能會有的感覺,如注射局麻藥處有酸脹感,或置管過程中有一過性心率不齊等,減少患者的緊張感,以利于穿刺中的配合。在置管過程中,護士會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
四、置管后,患者應注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防止管道脫出,最好穿開身上衣,更換衣服時防止導管脫出。穿刺部位用3M透明敷料固定,敷料定期更換,平時注意保持周圍皮膚的清潔干燥。穿刺點處的皮膚如有紅、腫、癢等不適感覺,請患者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給予妥善處理。此外,護士在每天輸液時也會隨時觀察局部情況。
五、穿刺結束對患者的配合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