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抓好學生規范性預習

抓好學生規范性預習

2024-07-31 閱讀 3201

淺談如何抓好學生規范性預習

摘要:在新形勢下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升,但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不快,師生的負擔一直未能減輕,加上語文教學的應試選拔,整個語文教學的特點出現淡化,因而作為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學還擔負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教育改革家、語文教育專家魏書生把18世紀德國啟蒙運動思想家、文學理論家、劇作家萊辛的話“如果上帝一手拿著真理,一手拿著尋找真理的能力,任憑選擇一個的話,我寧要尋找真理的能力”抄給學生作為學習語文的座右銘。①由此可見,方法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培養。從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入手,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關鍵。②特別是對于一個班的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而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極為重要,而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規范性預習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自學能力規范性預習培養

語文教育是提高整體文化科學素質的奠基工程,是發展學生整體素質的必要前提和條件,因此,搞好中學語文教育,是關系到提高整體民族文化素質的世紀大事。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從而出現了很多“留守兒童”,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很差,導致農村地方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不快,師生的負擔一直未能減輕,其根源就在于對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自學能力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能力。它是學習者獨立掌握知識、獲取技能以及獨立運用知識于實際的能力、自我組織能力、自我檢查和評價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在這里規范性預習是自學能力的核心,抓好學生規范性預習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就如何抓好學生規范性預習談一點體會。

一、規范性預習的內涵

何謂預習?《現代漢語詞典》的注釋,即為: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講授的功課。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還沒有講授的新課程之前去自學。④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的自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邦A習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驟”。⑤一般來說,學生的預習如果離開了教師的引導,往往是零散的、沒有明確目的的、不規范的,所取得的學習成效也是較低的。因此,我認為當前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固然重要,而抓好學生規范性的預習,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也是尤為必要和迫切的。所謂規范性預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章法地自學課文的學習活動。有效地預習必然開展著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智力活動,鍛煉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預習,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形式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為下一步深入學習創造條件?!安唤虒W生預習,他們就經歷不到在學習上的很有價值的幾種心理過程”。⑥這種學習活動因為有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避免了學生自學過程的盲目性;因為是有步驟、有章法,避免了學生自習的隨意性,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自學效率;因為有循序漸進的程序,使學生在自學中能積極投入,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培養自學能力。預習是語文學習全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習語文新知識的起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的預習能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加強自我計劃,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體驗自我認識和自我鞭策,取得學習的主動權,從而減少課堂學習的難度,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益。

二、規范性預習的指導

教學過程應該是教師精心的、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生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敖處熤疄榻蹋辉谌P授予,而在相機誘導”。⑦“相機”要相關鏈之處,察合宜之時,悉心捕捉認準學生思維的走勢,為誘導鋪設成功之路?!皩W生思之而不得,則為明訊之”“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⑧預習要有明確的要求,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整體,要留給學生時間,并檢查預習的效果,不要流于形式。不論哪個學科、哪個領域,主動發現,探求問題,比直接解答別人提出的問題或比直接繼承擁有知識更重要。因此,要促使他們“動天君”,“自動求知”,掌握具體的方法步驟,有的放矢,收到成效。

(一)通讀全文

包括通讀課文和注釋,課文之前的學習提示,課文之后的思考與練習,初步熟悉課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會學生針對不同的文體和文學而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介紹相關文體知識和閱讀的重點、學習要領。提高閱讀效率,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啟發學生在閱讀時聯系自己個人的生活經驗,體驗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篇2:數學新授課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

數學新授課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

數學新授課前,有無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當前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是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自主建構新知,老師的教學策略是“設疑、激趣、引導、糾正、補充、概括、提升”,因此,我認為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請看下面的教學案例。

案例1: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們的教學程序一般是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學具材料,學生自己動腦想出把平行四邊形紙片剪拼成長方形的,從而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是一個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如果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教科書中對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介紹地清清楚楚,學生通過預習,也會知曉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但這是一個接受式的學習過程,是教科書這個老師告訴他的。預習后,課堂上再讓學生探究,這是不是走過場,明明知道“結論是什么”和“得到結論的方法”,有探究的必要嗎?

案例2: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課始老師常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懸念:同學們,任意一個三角形,只要你告訴我兩個角的度數,不用再測量,我就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尤其是直角三角形,只要你告訴我除直角外一個角的度數,我就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下面咱們試一試……。學生挑戰老師幾次后,待非常驚訝之時,老師拋出要研究的問題

篇3:小學語文教學心得指導中年級學生課前預習

中年級的學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預習不僅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結構上;詞語的意思上,還要要求學生嘗試著理解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詞語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學生能把課文分為幾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第三、能根據自己預習的課文內容,在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查到相關或者類似的知識。

比如,我在指導學生預習《人類的“老師”》這一課,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說說,你打算如何預習《人類的“老師”》?學生的回答大體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分段等等,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令我滿意,她說:“老師,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上網或者查資料,了解一下人類還有哪些發明創造與自然界的生物有關?!闭^“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學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我順勢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時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我們課堂上在進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寫在書上,課堂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事實證明孩子的預習能力是很強的,課堂上經常有我出乎預料的情況發生,孩子們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值得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引導?,F在的網絡、科技這么發達,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這樣的課堂內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填鴨式”的教學,老師直接在課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失去了自己學習、提問、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