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語言能力
讓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語言能力
什玲中心幼兒園小2班林海燕
語言是接受知識的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就很難獲得廣泛的知識。語言又是幫助我們更好與人交流生活的工具。陶行知所說“生活教育”的主要精神是:生活有教育的意義,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決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因此語言來源于生活,也必將回歸于生活,這讓我認識到讓生活發揮教育的作用,把生活中可用的作為學習語言的教育內容的可行性。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幼兒的語言教育更應該結合一日生活多練習。作為教師應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使他們能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幼兒在生活中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幫助幼兒積累詞匯
1、把新詞和幼兒“一日生活”聯系起來,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詞。
現在的孩子們喜歡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了,如:戶外活動完,孩子們喜歡幫著搬玩具筐,幾個孩子搶著搬或各往一處使力,玩具筐,沒法搬動,這時我引導孩子一起使力,往同一方向搬,并告訴他們這叫“齊心協力”,有了實踐對詞語的理解,幼兒記得很牢,在下次搬玩具筐沒法搬動時,有的孩子就會說:“要齊心協力才能搬得動!”其實語言學習它是一個詞語、句子信息量的不斷積累過程,只有在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斷積累詞的信息量,孩子在運用語言的時候爆發力才會很強。
二、在“一日生活”中為幼兒創設語言表達的機會
1、注意引導幼兒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進行語言交往。
小班幼兒年齡小,很多小朋友剛剛脫離家庭生活的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境中,他們和老師、同伴都處于一個熟悉的過程中,因此,要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只有“讓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讓他們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習得。比如,在接園時我先跟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們早上好”,然后引導孩子學習跟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孩子們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學會了“老師早上好“并能老師表達,除此之外還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勢等來打招呼的方法,對于內向不愿開口的孩子,我會鼓勵他:“如果下次你能說‘老師早‘我會非常高興的”,就在打招呼這件事情上,我相信會給孩子們有所幫助的,因為,他們了解了同一個意可以用不同方式表達,這對他們以后語感的提高是有促進的。另外,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吃、穿睡、入廁等活動中,注意給幼兒提供語言交往的機會,使全班幼兒在飯前、睡前及脫衣前都可以用語言來了解對方的需要,給予幫助,增強對同伴的親切感、責任感、加深友誼。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
首先創設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幼兒有話愿意講。幼兒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由于環境的變化和同周圍人的生疏,就容易“沉默寡言”,有的與老師、同伴雖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愛交談。因此,我們要努力創設家庭式的氛圍,與幼兒平等相處,尊重每個幼兒,積極鼓勵,引導幼兒說話。尤其當幼兒主動與教師說話時,教師總是認認真真地聽,熱情地與幼兒對話,并能善于將話題稍作延長,幼兒解除了緊張心理,就越來越敢說,越來越愿意說了。。
3、通過游戲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
小班的體育游戲中常常結合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兒歌一般比較短小精悍,很適合小年齡孩子,能讓孩子感受語言的措辭美。而體育游戲中的兒歌不僅具有了短小精練的特點,由于它結合了體育游戲的生動、有趣,幼兒在游戲中潛移默化的就學會了,這樣有利于幼兒學習兒歌,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如:體育游戲《小白兔和大灰狼》中,是讓幼兒學習兔跳,游戲中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由于此兒歌淺顯易懂,而且兒歌中“白、來、菜、愛”字壓韻,讓幼兒感覺到兒歌的韻律美,又結合游戲,幼兒就很快學會了兒歌,很久不念,只要玩到此游戲就會念了。而且兒歌中的“蹦蹦跳跳”一詞結合游戲中的兔跳幼兒很好的理解了詞意,也幫助幼兒積累了新詞匯。
總之,只要我們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然后持之以恒,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幼兒園,陶行知,可行性,林海燕,能力
篇2: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安全常規細節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安全與常規細節
(一)入園及晨間活動
1、堅持“一看二問三摸四檢查”的晨檢制度,幼兒入園時家長應主動讓孩子接受保健人員的晨間檢查,尤其應主動報告身體已經存在的不適。保健醫對幼兒進行觀察,主要是觀察幼兒的精神是否活潑、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眼結膜充血、流淚、流鼻涕等癥狀。注意皮膚、面頸、耳后是否有皮疹等,防止幼兒將傳染病帶到園內。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及有無咳嗽等疾病癥狀。對易感兒進行重點檢查,對可疑幼兒及時發現、及時隔離。
2.家長將幼兒送入幼兒大門后方可離開,需要服藥的幼兒,家長要有醫院病例,在老師處詳細登記幼兒姓名,藥品名稱,用量及用法,服藥時間等。
3.教師進行二次晨檢,幼兒到了班上,由各班老師陸續對幼兒進行晨檢,保教人員既要做到仔細觀察每個孩子,還要做到勤摸和勤查:用手摸幼兒頸部,檢查幼兒是否患有腮腺炎;摘掉女孩的頭飾,檢查幼兒衣袋,不能裝有不安全物品。
4、注意對幼兒禮貌的培養。
5、飲用水溫度要合適。
(二)早餐餐前洗手、進餐:
1、科學的六步洗手法是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
2、分組洗手、入廁時一名教師可組織剩余幼兒進行手指游戲等,另一名教師站在廁所與洗漱時相連接的地方,同時照顧到洗手及入廁幼兒,全體結束后及時擦干地面,防止滑到。
3.進餐環節要少盛多添,需要添飯時幼兒舉手市意,比如想添豆漿舉手掌;想要面包舉拳頭。教師選則最適合的位置,能看到每一名幼兒。
4、防燙傷,教師提飯上下樓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三)教育活動
1、大班幼兒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鉛筆不能對著別人,橡皮等小物品保管好。
2、室內活動時使用玩具的安全。
(四)戶外活動
1、上下樓梯防止踩踏事故,靠右側上下樓,帶隊的教師在前面,一名教師在最后。
2.活動前鏹調游戲規則,教師對大型玩具進行檢查。
3、活動時兩名教師分散站,將所有幼兒納入視線。
4、活動結束后清點人數,檢查幼兒衣袋,防止將小物品帶入教室。
(五)午睡:由午班老師進行午檢。
1、幼兒脫外衣,張開嘴,伸出手,教師檢查褲兜。
2、建議服藥幼兒安排在一起方便老師觀察照顧。
3、30分鐘巡視一次,矯正幼兒不良睡姿,幫幼兒蓋好被子。
4、如有入廁幼兒教師最好一同去,防止摔傷。
(六)離園:嚴格確認孩子的家長。
1.各班老師分工合作,將本班門口用桌子或繩子擋住,防止幼兒走失。一位負責組織好幼兒,另一位接待家長。不管是哪一位老師,都要時刻留意每一個孩子的動態,預計其將要產生的行為,從而將危險源徹底切斷。
2.接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和老師溝通情況的,請在幼兒都接走的情況下進行,可以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園內玩一會兒。
3、離園時可以將幼兒組織好,進行一些建構、繪畫、泥工、看書等活動,以便能在門口逐一接待家長,對每個幼兒的情況都心中有數。
篇3:幼兒園幼兒一日生活管理制度
幼兒園制度之幼兒一日生活管理制度
一、遵照“規程”的要求及各班幼兒的生理和年齡特點,科學合理的安排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
二、全園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幼兒一日作息時間,按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要求準時開展
三、保證幼兒每天有2小時戶外活動,其中1小時為體育活動,并堅持游戲活動的開展,注意活動的密度、強度要適宜。
四、保證幼兒各項活動的時間,不要拖長某一活動時間而影響其他活動的進行。
五、嚴格執行幼兒園規定的午睡、起床時間,不得提前上床,過時起床。
六、保證幼兒按時進餐,開飯不提前,不錯后,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不催飯,不拖長時間。
七、保證幼兒的飲水、排便次數,除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三次飲水外,允許幼兒根據需要隨時喝水和排便。
八、園領導對幼兒作息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督促檢查,違反者按獎罰制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