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智慧語言之魅力教師教學隨筆

教師智慧語言之魅力教師教學隨筆

2024-07-31 閱讀 9347

教師智慧語言之魅力教師教學隨筆

5月28日,我們十位學員又聚集沽三小的報告廳,聆聽劉長友專家的報告,主題是《教師智慧和情感世界》。這講座引人入勝、精彩紛呈,專家以淵博的學識和高超的人格魅力令我深深折服。聆聽報告,正如品嘗一場場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使我精神為之振奮,心靈為之震撼。報告的深度、厚重打通了我閉塞的教育理論通道,使我以全新角度來審視自己的觀念,拓寬了教育視野。

他用大量的實例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智慧型的老師。他的講座沒在太多高深的東西,有的是許許多多鮮活生動、信手拈來的例子;他的講座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沒有太多刻意精心梳理的框架,有的是他自己觀察思考得來的切實的感受和這些感受背后閃現的教學智慧。再有,就是他那詼諧幽默的語言常常讓聽課的老師們忍俊不禁。聽她的講座是提升,更是享受。

印象很深的是他說了一句話:“教師靠的是嘴,登車輪靠的是腿”。有人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對于教師來說,掌握好語言藝術,有效地發揮它“粘”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正如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涌出知識的溪流。”而這條流淌不息的“知識之流”,不但不會過時,反而更有魅力,值得再三回味。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語言提出更高的要求。常說,為一堂好課而幸福,我覺得要想上一節好課,教師首先要有充滿魅力的語言。

第一,語言要富有感情。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富有藝術性的教學口語,應當是發聲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當你帶著對事業、對孩子的熱愛,精神飽滿地登上講臺,學生立即就會受到你的情緒輻射的感染。如果你將備課接觸教材時的激動或感受,在課堂上表達出來,你的語言就有吸引力。當然,感情不是做作出來的,要動真情,虛情打動不了人,真情來自對表達內容深刻的體驗和理解,來自對生活、對事業的熱愛。

第二,語言要有幽默感。教育調查資料表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愛具有幽默感的教師,而不歡迎語言寡淡無味、表情呆板冷漠的教師。教師的幽默語言可以培養兒童的幽默意識。具有幽默感的兒童,心胸開闊、思維活躍、思路敏捷,富有擺脫窘境、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許多發達國家甚至鼓勵孩子說些有趣的俏皮話。他們認為教師和家長用微笑和閃爍智慧的目光看待人生,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解釋生活的現象,正是對兒童幽默感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這是很有道理的。

當然,這只是教師智慧中的一點。整個報告歷時近3個多小時,但我們卻沒有覺得累。劉長友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科學課的教育,語言樸實無華,卻意味深長。講座引發了我們很多思考,給了我們啟迪了思維,指點了迷津,對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