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好課分析》學習體會

《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好課分析》學習體會

2024-08-01 閱讀 6921

《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好課分析》學習體會

通過《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好課分析》的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了怎樣創造好的課堂教學,怎樣評價課堂教學,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這個講座主要圍繞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本質,如何進行有效性學習和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

課堂教學本質上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習者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是以學會學習為目的的學習,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葉圣陶)。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深有體會,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是使學生透徹理解那些普遍的原理,這些原理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具體事例。......直到你擺脫了教科書,燒掉了你的聽課筆記,忘記了你為考試而背熟的細節,這時,你學到的知識才有價值。你時刻需要的那些細節知識將會像明亮的日月一樣長久保留在你的記憶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識則可以在任何一種參考書中查到。懷特海《教育的目的》

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即:第一,要使學習者通過經歷或練習,實現比較持久的變化;第二,這一活動過程應避免浪費,實現高效。作為對人類學習新的類型的積累結果,有效學習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教學的重心已從勤奮操練和練習轉向學生的理解和對知識的運用上約翰.D.布蘭斯福特《人是如何學習的》。

總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的手段,教師都應該利用,而教師利用這些方法、途徑、媒體的惟產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真正進行下去,能夠收到切實的成效。現代教學過程,將會越來越強烈地表現出其作為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的本質特點,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或學生信息采源的身份,也會逐步淡化,及時把握信息時代學校教學任務的這一變化,有助于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學生更加主動地發展,有利于現代教育根本目標的實現。[制度大全為您編輯]

關于評價課堂教學,我們不能僅僅著著眼于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學業考評的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學習活動的環境與氛圍上工作做得如何,關心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這樣不但會減輕被評價者的心理壓力,而且會引導他們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力,努力改革與改進課堂教學活動。要促成每位學習者的有效學習,必然要求教師把統一步調統一要求的教學設計改變為分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設計,至少應表現在多樣化的安排上。有效學習形成的條件有以下五項,即學習內容要適切,學習環境應力求寬松,學習形式應多樣,學習組織過程要科學與學習活動評價應有較強的包容性。

篇2: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學習體會

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學習體會

____年4月在____小學舉行了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各位參賽老師在比賽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展示了自己的風采與特色。通過一天半的學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于我來說也是一次新的體驗。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若是要上的一堂好課,除了課前對于本節課的精心準備,對于你即將面對的學生而言,準備充分也很重要。畢竟不是自己的學生,學生和新老師之間總會有些陌生,一堂好課似乎更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熟悉學生也能體現出一個老師駕馭課堂與自身的能力。我也隨同其他老師去熟悉了學生,體驗了整個過程。的確,若是在課前學生能夠與老師拉近距離,在課堂上才有可能達到師生良好的課堂互動。

二、課堂的操控性很重要。與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相比,年經教師的課堂操控性就差多了。也許他們對于課堂還能夠自己控制,但還做不到收放自如、機動靈活。很多課本身老師經驗不足,上的云里霧里,沒有層次性,一節課上下來學生也是一頭霧水,更不用提高效創新了。

三、課堂每一環節的設計很重要。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展示的就是創新、特色。一堂課也許上得很順利,但沒有亮點,沒有特色,就不能稱之為一堂好課。這也是一位教師自身的能力與經驗的結合。像車彩虹老師的課前熱身環節,既復習了舊知,也進行了創新,學生積極參與,放松心情,為新授課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自己要學會學習別人的長處,并學會積累、動腦,最后不斷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創新課堂就出來了。

四、課堂用語需要加強。教師的課堂用語對于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學生若是想在老師的指引下進行每一環節的學習,教師就要學會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就要有明確的答復,并且評價語及與之相配的肢體語言一定要豐富才行,這樣學生才能夠有自信,有興趣,敢于表達,勇于表達。

五、一堂好課,需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與建議,自己的缺點自己很難發現,但旁觀的人可能會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我認為更多的是要學會自己動腦,畢竟自己設計的課,自己上起來才能夠駕輕就熟。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既要虛心請教,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又要學會動腦,自己學會研究,學會反思自己的課堂。

總之,這次講課比賽對我來說,收獲頗豐。我看中的不是比賽的結果,重要的是享受了精彩課的過程,并能將精華、有價值的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

篇3: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新課程標準實施這幾年,自己一直為校本教研而苦惱,究其本質,自己并不很透徹理解在新課標中對教材該怎樣教,對課本內容又該怎樣研,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很多時候是帶著迷惑看待它,就象是霧里看花。20**年10月22至24日,本人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教育學會組織參加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與會的專家帶來了他們在校本研究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聽完后,給予我深深的啟迪。

本次學習聽了三場報告,分別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校長、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李志鋼同志作的《即墨第二十八中學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講座;山東杜郎口中學業務校長高俊英同志作的《杜郎口中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學校自主創新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講座;[制度大全為您編輯]全國著名教育家、教育藝術專家、原北京市教育學院副院長吳松年教授作的《解讀創生優質高效課堂要素與過程》講座。三位大師的講話高屋建瓴,返璞歸真,真實反映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抓實每一個課堂,而要實現高效的課堂,必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服務的,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首先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的李校長聲情并茂地介紹了二十八中的歷史由來、學校布局以及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將班級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其中的一個學生是師傅,另一個學生則是在師傅教授下的徒弟。

誰是小師傅,誰是小徒弟,不是單憑考試成績來確定的。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品德行為,把他們粗線條地劃分成四大類:優秀、良好、一般、較弱。然后,采取學生自愿建組與教師適當調整相結合的方法,把全班學生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弱的座位調好。同位之中,一個成績優秀些,是為小師傅;一個成績比較弱,就是小徒弟。這個小師傅的主要職責是教會這個小徒弟學習,督促、管理小徒弟學習常規,培養小徒弟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小徒弟不但要接受小師傅的學習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和小師傅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