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聽小學校長報告有感:坐看云起時

聽小學校長報告有感:坐看云起時

2024-08-01 閱讀 1495

聽小學校長報告有感:坐看云起時

我們怎么這么忙?我們到底能做成多少事?--隨著這兩個簡單而沉重的問題,z校長開始了她的報告--《遵循規律守正簡潔》。

趙校長說教育有時需要用減法。減什么呢?首先對各種教育教學理論、方法要進行刪減,不要被海量的信息埋沒了教育的本性。其次,對教育行政部門所給的壓力也要學會刪減,不要被山一樣的公文指令和評比檢查埋沒了我們的靈性。再次,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要有意識地刪減,尤其是作業,孩子如此黃金般的年華,若整天做俗務,孩子的人生和學校就成了跑馬場,我們的教育也就失去了人性。最后,我們的追求更要有所刪減,追求的東西過多,往往身心俱疲喪失了本心。

教育需要等待,刪減并非無作為,而是為了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做。刪減是遵循教育規律的體現,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是自信而負責的表現。如果我們安靜地盯著一件事,認認真真地去把它完成,你會發現,少和簡單也許會讓我們更有力量!

趙校長十年來堅持讓老師們讀書,有時甚至很長時間只讀一本書。現在從國家領導人開始,幾乎所有的領導都喜歡向大家推薦書或文章,像趙校長這樣堅持只做這一件事,精讀一本書的人并不多。書不在多而在精,十本書匆匆讀過,不如用讀十本書的精力來讀一本書。

讀書可以啟智,還可以提高師生的幸福指數。我是語文老師,我自問沒有做到守正簡潔,這更多的要歸因于私心在作祟。就拿開公開課來說,以前考慮得最多的是自己會獲得怎樣的評價,聽課老師會怎么想,專家會怎么想,這兒加一點,那兒加一點,一節公開課往往上得面目全非。這樣的課獲得再好的評價又有什么意義呢?實實在在,從教育教學的本真出發,回到學生的需求上來,問一問自己,我上的這節課學生有什么收獲,有多少學生愛上了我所教的學科,多少年后學生是否會覺得語文是值得回味的······

記得讀過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文中的種樹者在樹苗種下以后,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來的天數也沒有規則,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起先以為他懶,其實他是擔心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澆水,樹苗就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因為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生命的法則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為固定和完美的法則,就會養成機械式的狀態,機械的狀態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有時反反復復地強調,不如順其自然,減少不必要的模式和規范,在默默奉獻時學會靜候花開。

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所有的生命自有其生長規律,一切的簡單總是蘊含著更多的精彩,讓我們的心在刪減中積淀出智慧的力量,讓孩子們在簡潔淳樸的教學環境中安靜地成長。

篇2:聽省特級教師校長報告有感

聽省特級教師校長報告有感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河北省特級教師,武安市蘭村小學副校長安武的報告,她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補充,心靈的震撼,更是教育觀念的“轉正”。它猶如一股清涼的微風,為我們拂去了暑熱,讓我們沐浴在了明媚的春天里。

安武校長的報告讓我體會最深的有兩點,第一,勤謹工作,孜孜不倦,熱愛我們的學生就是一種快樂,第二,學會學習,終身學習,提高自己也是一種快樂。

聽了安武校長的報告,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轉變。在學校幾年的歷練中,我也接觸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可就沒有像這次這樣在頭腦里形成這么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覺到,作為教師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只會“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恪守師德,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尊重學生,具有專業化知識和技能,才稱得上一個合格的教師。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未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

安武校長說,當教師就要有當快樂的教師,就要有教師的睿智。我要學習借鑒她的經驗,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師,思考學生,思考職業,思考人生。在思考中,努力的實踐著,努力不做一名庸碌的“教書匠”。

所以我還是踏實而辛勤地工作著,努力而又快樂地工作著,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是我的快樂;一種新的解題方法,是我的快樂;一種新的解題思路,是我的快樂;一句有創意的話語,一個閃動智慧的火花,都是我的快樂,都是對我職業的安慰。而身為教師,收獲的不僅僅應是這些,更應該是來自學生對我本身人格魅力的折服。看到許多學生表述著要當像我一樣的教師的向往,我深為欣慰;收到畢業多年的學生寄來的問候,我深為欣慰。我在三尺講臺前默默耕耘,從未想到能夠收獲到如此多講臺以外的快樂。

時代在發展,只有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才能不斷進步,野校長的報告給我的思考是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地域,學歷,容貌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關鍵是看我們自己的行動,自己的行動決定你是否成功。我們要不斷學習,改變我們的觀念,成為一名敢于承擔任務的人,為了我們的成長,要勇于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通過這個培訓,使我在工作中流露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并且認識到,保持這種心態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對今后工作的態度,這也間接地影響到我的學生們,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心態下學習、進步。

讓我們一起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