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研究》研究活動總結及安排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研究》研究活動總結及安排

2024-08-01 閱讀 5098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研究活動總結及安排

一、指導思想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是以學科教學為主題,以課堂教學活動為主載,開展系列主題研究活動。

二、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煉出有助于學生“探究性實驗”實施的指導策略,并讓學生掌握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方式,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主動學習能力。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勇于實踐的能力,從而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確定并圍繞課題研究的側重點進行研究。

本階段,圍繞“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開展研究,制定課題實驗方案,課題計劃,結合總課題研究的側重點,切實有效地開展實驗。在注重課題研究的課堂實踐外,注重進行進一步的理論提升,疏理、總結出較為成熟的理論觀點。

2、撰寫后期調查問卷分析報告以“扎實、成效”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自身發展的空間,向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3、以教研組研討活動、課堂教學研討為主要手段,以參與式研討為主要方式,以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系列性的主題研究活動。

4、加強個人博客“化學課題研究”的建設,進一步發揮博客的信息傳遞、資源共享、課題展示、互動交流的功能,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自己。撰寫課題研究論文。

5、加強教學交流。開展學習心得的交流、外出學習的匯報、教學反思的切磋等,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活動的機會進行學習。撰寫課題研究心得。

6、與同組教師交流經驗,共同探究原因、尋找方法,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7、制定課題的延伸推廣計劃。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8、整理論文代表作、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和研究總結。

四、月活動安排

十一月份:

1、制定總結階段計劃及月活動安排;

2、向學生收集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整理,并做成因分析,撰寫后期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3、開展課題研究的說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擴大課題研究的成果影響;

4、開設結題示范課,并上交相關資料(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和教學反思)

十二月份:

1、篩選課題研究中的相關資料,制定課題的延伸推廣計劃;

2、與同組教師交流經驗,共同探究原因、尋找方法,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3、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并請有經驗的同行或專家進行修改和指導,形成最終的報告;

4、整理論文代表作、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和研究總結。

篇2:結合教學實際我打算落實學生化學實驗能力培養?

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我打算如何落實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

發布者:廖亦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源泉之一,是培養和發展學習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學教學中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等,重視科學態度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在化學實驗中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化學實驗現象千變萬化,它為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從科學的角度看,任何一種事物及其變化都具有科學觀察的價值,也就是說觀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進行化學實驗觀察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并制定觀察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否則,學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覺新奇的表面現象,而錯過了實驗目的所要求觀察的重點內容。

對于實驗現象觀察的范圍,不同的實驗要求不同:有的實驗要求全面地觀察,有的要求有重點的觀察。如對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質性質實驗,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統地觀察,以便能較全面地了解物質的性質。為了便于學生觀察,老師要精心準備好每一個演示實驗,關鍵之處要引導學生,力求達到最佳效果,實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過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由現象到本質地認識事物的性質、規律及其應用,即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學會思考。實驗現象是啟迪思維的最好材料。化學實驗中的豐富內容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證思維能力。教師只要適時點撥就可引發學生積極、活躍的思維活動,從表面的、個別的實驗現象中發現本質的、普遍的規律。雖然其結果只是驗證某些科學上已知的結論,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親身體驗的科學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化學實驗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善于提問,激發學生思考。一個適時恰當的提問,隨時都會激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進攻",對容易忽略的問題緊追不舍。

三、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我們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是已經實行多年的應試教育對追求高升學率產生的正面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很難一下消除。學生自己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時空,這就使他們的某些潛能受到了壓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具體表現在化學實驗教學上,那就是學生"高分低能、動手能力差"。因此,面對新的課改和教改,我們應該逐步改變過去那種"程式化"的實驗教學方式,把實驗交給學生,讓他們逐步地學會獨立設計實驗并獨立解決實驗問題,這對于幫助他們學好化學及今后從事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在訓練學生的這種能力的時候,可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培養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設計實驗涉及的內容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用品(儀器、藥品及規格)、實驗步驟(包括實驗儀器的裝配和操作)、實驗現象、數據記錄及結果處理、問題和討論。設計實驗前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教師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根據目的要求,對實驗進行構思,設計實驗方案。

化學實驗設計沒有標準的步驟和方案,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主動探究的空間,互相交流、評判、質疑的時間,選擇最佳的實驗方案。對實驗設計的方案應從科學性(即實驗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須正確);安全性(即用藥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環境保護等問題);可行性(要滿足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和設施);簡約性(裝置簡單、步驟少、藥品用量少、時間短等)四個方面進行正確的評價。只要學生掌握了評價實驗方案的要領,他們就可以自己駕馭實驗,積極動手了。最后,創造條件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實驗。探究性化學實驗主要是指面對現實的化學問題或化學實驗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實驗并付諸實踐,根據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進行嚴密推理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實驗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實驗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自身體會,逐步形成善于質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態度,就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設計習慣和創新意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化學實踐能力。

總之,化學實驗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是體現人的認識過程從思維到再創造應用的最生動典范。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但要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更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優化實驗環境,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以積極求實的態度、刻苦鉆研的精神,敢于提出問題,大膽假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喚起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