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三國演義》讀書交流活動策劃

《三國演義》讀書交流活動策劃

2024-08-01 閱讀 4441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三國演義》讀書交流活動策劃

活動目的:

1、通過系列活動,激發學生讀《三國演義》的熱情,掌握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3、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活動準備:

每人讀《三國演義》。

活動過程:

活動之一:整體梳理

目的:利用他人的已有經驗獲得對《三國演義》的初步認識,既方便快捷又利于激發興趣,同時在調查中培養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課前活動: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調查家長、老師或其他熟悉的人對《三國演義》的看法。

調查問題參考:

1、你讀過《三國演義》嗎?

2、你認為這是一本怎樣的書?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3、書中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課上活動:

1、交流調查情況,說說對《三國演義》的初步認識。

2、教師對《三國演義》作個總的介紹。

活動之二:我眼中的“三國”

目的:

1、通過讀“三國”書、看“三國”電視、講“三國”故事、評“三國”人物,激發讀書熱情,掌握讀名著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通過講“三國”故事,評“三國”人物,培養學生個性化讀書,創造性讀書的能力。

課外活動:親子共讀、共看

每天讀兩個故事,與父母邊看邊交流。

課內活動:師生共讀

1、制定班級、個人讀《三國演義》的計劃。

2、每天午讀課與老師、同學交流。

交流內容:

從(故事)看(人物)

(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講故事,帶著自己的情感評人物,這是語言的再創造,是認識的再創造。)

3、我眼中的“三國”。

話題一:我眼中的(人物)

(從多個故事中綜合地評論一個人物)

話題二:我看(故事)

(從一個故事中評多個人物)

學生從上述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話題,先作準備,再進行演講。

活動之三:有關“三國”的成語、歇后語

目的:更全面地了解“三國”,進一步激發讀書熱情。

1、主要內容填空:

(1)、三國是指()的()國、()的()國、()的()國。

(2)、各寫出三國的三名主要大將。

(3)寫出“三國”三十六計中的三計。

2、填寫與《三國演義》有關的典故里的人名。

七擒七縱()望梅止渴()三顧茅廬()

刮骨療毒()初出茅廬()斷頭將軍()

樂不思蜀()畫餅充饑()一身是膽()

大器晚成()賠了夫人又折兵()割發代首()

3、根據破折號前面的意思,寫出歇后語后面的內容。

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

張飛穿針――張飛扔雞毛――

蔣干過江―――諸葛亮的錦囊――

草船借箭――關公失荊州――

身在曹營心在漢――司馬夸諸葛――

徐庶進曹營――司馬昭之心――

阿斗的江山――看三國掉眼淚――

4、《三國演義》中留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他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故事簡單地評論一下

活動之四:有關“三國”的課本劇表演

《三顧茅廬》表演

《草船借箭》表演

活動之五:有關三國的古詩詞朗誦

總結:短短的一節課,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希望同學們課下繼續讀《三國演義》這本書,相信一定能從中領悟到更多的精華。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三國演義》讀書交流活動策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三國演義》讀書交流活動策劃

活動目的:

1、通過系列活動,激發學生讀《三國演義》的熱情,掌握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3、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活動準備:

每人讀《三國演義》。

活動過程:

活動之一:整體梳理

目的:利用他人的已有經驗獲得對《三國演義》的初步認識,既方便快捷又利于激發興趣,同時在調查中培養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課前活動: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調查家長、老師或其他熟悉的人對《三國演義》的看法。

調查問題參考:

1、你讀過《三國演義》嗎?

2、你認為這是一本怎樣的書?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3、書中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課上活動:

1、交流調查情況,說說對《三國演義》的初步認識。

2、教師對《三國演義》作個總的介紹。

活動之二:我眼中的“三國”

目的:

1、通過讀“三國”書、看“三國”電視、講“三國”故事、評“三國”人物,激發讀書熱情,掌握讀名著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通過講“三國”故事,評“三國”人物,培養學生個性化讀書,創造性讀書的能力。

課外活動:親子共讀、共看

每天讀兩個故事,與父母邊看邊交流。

課內活動:師生共讀

1、制定班級、個人讀《三國演義》的計劃。

2、每天午讀課與老師、同學交流。

交流內容:

從(故事)看(人物)

(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講故事,帶著自己的情感評人物,這是語言的再創造,是認識的再創造。)

3、我眼中的“三國”。

話題一:我眼中的(人物)

(從多個故事中綜合地評論一個人物)

話題二:我看(故事)

(從一個故事中評多個人物)

學生從上述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話題,先作準備,再進行演講。

活動之三:有關“三國”的成語、歇后語

目的:更全面地了解“三國”,進一步激發讀書熱情。

1、主要內容填空:

(1)、三國是指()的()國、()的()國、()的()國。

(2)、各寫出三國的三名主要大將。

(3)寫出“三國”三十六計中的三計。

2、填寫與《三國演義》有關的典故里的人名。

七擒七縱()望梅止渴()三顧茅廬()

刮骨療毒()初出茅廬()斷頭將軍()

樂不思蜀()畫餅充饑()一身是膽()

大器晚成()賠了夫人又折兵()割發代首()

3、根據破折號前面的意思,寫出歇后語后面的內容。

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

張飛穿針――張飛扔雞毛――

蔣干過江―――諸葛亮的錦囊――

草船借箭――關公失荊州――

身在曹營心在漢――司馬夸諸葛――

徐庶進曹營――司馬昭之心――

阿斗的江山――看三國掉眼淚――

4、《三國演義》中留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他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故事簡單地評論一下

活動之四:有關“三國”的課本劇表演

《三顧茅廬》表演

《草船借箭》表演

活動之五:有關三國的古詩詞朗誦

總結:短短的一節課,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希望同學們課下繼續讀《三國演義》這本書,相信一定能從中領悟到更多的精華。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3:法學班讀書交流會策劃書

讀書交流會策劃書

今天學習練習1的口語交際“小小讀書交流會”,決定先討論《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曾獲得了與“國際安徒生獎”齊名的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它的作者克萊瑞是美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不僅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而且被拍成電影,走向銀幕。《親愛的漢修先生》就是她最優秀的作品之一。這本書,很特別,全部由書信構成,從中孩子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外國小男孩的生活,還可以領悟到一些閱讀和寫作的方法。這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一本書。

從簡單的問題入手,考察孩子們的閱讀情況。

1、鮑雷伊有一條狗,它叫什么名字?長得怎樣?

2、老師怎樣讓鮑雷伊記住了“朋”這個字?

3、漢修先生的本名叫什么?

4、漢修先生問了鮑雷伊哪些問題?(說出其中四個,此條即可得滿分。)

對書的內容非常熟悉的有蘇濼艦周語簫、李雨妍、王雨,狠狠地表揚了他們。尤其表揚蘇濼健,讀了三遍以上。很多孩子喜歡讀一遍,就把書丟在一邊了,其實,讀書過程中的吸納,往往是從第二遍開始的。

從故事情節和人物入手,進入討論狀態,豐厚學生的認識。

一.活動目的:通過同學們的自主發言,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要讓同學們知道怎樣讀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最終目的是要讓同學們進一步提高讀書的習慣,學會正確的讀書方法。要讓讀書成為他們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通過上臺發言,鍛煉和提高同學們的表述能力。

二.活動時間:2019年4月18日

三.活動地點:一教301

四.主持人:班長李索夫

五.參加人員:法學0901班全體學生

六.具體事項安排:

1.紀檢委員在班會開始之前清點人數,檢查同學們是否來齊。

2.班長作開場陳詞,簡要介紹讀書交流會的目的及具體流程。

3.結合自身實際,或談經驗和方法,或講收獲與提高,由班級每個同學輪流介紹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籍。

4.游戲環節,選出一本書來,分出書里面的幾種角色,由不同的同學分別演繹,讓同學們置身書中的具體情景之中。

5.由同學們推選,選出同學們最喜愛的五本書。

6.主持人總結。

策劃人:蔣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