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前20%學生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城關二小前20%學生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出色完成學校制定的培養目標,特選拔學科基礎扎實、學業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學習能力超群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為他們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從而造就一批實踐能力強的人才,為學校增光。
二、輔導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使學生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3、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三、具體內容
1、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習慣,習得學習方法,激發孩子形成并明確學習的終極目標。
2、不但要牢固掌握課內的基礎知識,而且對課文的拓展內容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研究,進而對課文做全面地了解。
3、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做,寫讀書心得。
四、具體措施
1、成立“學校前20%學生能力提升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主任
2、引導優生樹立志向推薦有關名人的傳記讀物,使其將自己放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中認識自己的使命。榜樣的力量無窮。以古今中外的偉人為榜樣,力量還小的了嗎?很多人終身碌碌無為,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只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給予其足夠的激勵。對于一個即將遠航的人,一枚小小的指南針是何等重要!
3、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某些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和其他杰出青少年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失敗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活動,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進而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
4、嚴格要求。對優生把真摯的愛與嚴格的要求統一起來。當優生出現問題時,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及時、嚴肅地指出影響他們進步的原因,以及這些錯誤的嚴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時的學習中工作中,要為他們創造發揮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嚴格約束自己,虛心向大家學習,不搞特殊化。
5、著力培養。對優生要多給予思想上的幫助,使之樹立熱愛集體、熱心為大家服務的思想,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并提供發揮他們想象力、創造性的機會,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把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給大家,達到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的目的。
6、平等相待。對優生不能因為他們成績好而一味地捧,也不能面對他們的缺點冷嘲熱諷,這些都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對他們要熱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導,要讓他們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樂于助人的三好學生。
7、要讓學生學會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異、求變、求新,善于學習、勤于總結、勇于創新。
8、在前20%中挑選出尖子學生參加區“四小家”評比。
篇2: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培養方案
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培養方案
豫辦實驗學校
一、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意義
規范我校學生語言文字是遵法守法的體現,是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精神的要求,是積淀學校文化底蘊的需要。我們要求學生從身邊做起,堅持說普通話、用規范字,重視文明言談,樹立良好的現代小學生的形象。
2、語言文字規范化的目標及內容
1.說普通話。要求語音規范和詞匯、語法規范。小學生言語規范、得體、文明,堅決抵制網絡、影視節目中的不良語言。
2.寫規范字。及時改正錯別字。
三、學生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和能力培養措施
1.從管理制度上規范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教導處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落實,科室負責人、語文組全體老師共同參與,組織開展小學生語言文字規范化活動。
(2)制度保障。學校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為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2.從教師引導上規范
組織教師自學《現代漢語常用字表》,語文教師還增加學習《標點符號用法》、《漢語拼音正字法基本規則》,提高師生語言文字知識水平,增強教師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法律意識。
3.從課堂教學上規范
(1)強調“讀準確、寫正確”。學生學習規范的語言,是從學習課本語言開始的。教師要以課文為范例,在字詞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者,應當規范地板書好每一字,做出正確的示范引導。教師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規范指導書寫,向學生示范書寫每個字的全過程,逐步引導學生讀規范音、寫規范字。
(2)糾正方言,規范詞匯。本地方言直接影響學生的規范口頭語言的發展,在日常教學及與學生交談中,時時處處要注意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及時糾正不規范的方言口語,提高其用詞的準確性,并提醒他們表達完整的意思。
(3)加強朗讀背誦,積累豐富、規范的語言文字。語言規范、詞匯豐富的名篇佳作,學生熟讀成誦,書本語言自會變成自己的語言,成為學生自己的儲備和財富。
4.從語文綜合性學習上規范
(1)尋找身邊錯別字。凈化語言文字環境是我們每個師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電視中、街道上、書籍里以及學生的作業本上錯別字鋪天蓋地,組織學生對我們身邊的規范化用字、用語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提高寫規范字的意識。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每學期,開展講故事比賽、詩歌朗誦、演講比賽、寫字比賽、手抄報比賽等,以班級為單位每天進行課前好書推薦、背誦古詩詞等等。
5.從學校文化建設上規范
(1)“雙推”宣傳。學校加強校內外的“雙推”宣傳工作,每周開展宣傳活動。利用學校宣傳欄、黑板報傳播語言文字規范化知識。
(2)營造氛圍。教學樓樓層設置“說普通話,寫規范”等永久性標語牌。
(3)學校宣傳欄、黑板報、標志牌、校報、網站等杜絕出現不規范用字,及時糾正,將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6.從教育教學評價引導上規范
(1)開展一年級學生漢語拼音過關測試,規范普通話語音。每年對一年級新生開展兩個多月的漢語拼音教學,隨后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進行過關測試。一年級老師認真分析測試情況,分析錯誤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2)開展語文能力分項測試,將口頭表達、明讀背誦、寫字等項目納入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并將每項成績分別記入學生的學年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