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
華波小學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新《綱要》,實施新課程,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領》,大力推進和諧治校各項措施的開展。以爭創市“綠色學校”為契機,切實加強學校的環境保護教育,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氛圍,進一步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學生的素質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而促進我校科技興校和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實施。
二、實現目標
努力使創建市綠色學校的活動規范化、制度化。
1、引導師生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知識。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機制。
2、培養師生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樹立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建設培養具有環保意識和一定環保知識的教師隊伍。
3、全校動員,充分參與活動,力求教育工作優質化,創建活動多樣化。使師生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關心校園環境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
4、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于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校園建設。
5、爭取在20**年成為市級綠色學校并在次基礎上申報省級綠色學校。
三、主要措施
爭創綠色學校是新形勢下環境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實施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堅持以課堂為重點,以活動為載體,以社區為依托,采取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形式向師生進行環保教育,在市級“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中,走出一條啟蒙--普及--提高--創新之路。
(一)優化環保意識,融綠色教育于素質教育之中。
加強學生的環保教育,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職責。學校把環境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爭創市級“綠色學校”工作作為20**年度必須達成目標之一,健全爭創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爭創目標、教育內容、具體實施方案及評估激勵措施。做到了爭創活動經常化、規范化、系列化、法制化。
1、優化綠色管理
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總結等都有具體明確的環境教育內容,做到有計劃地開展全校性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改科研、教研和師資培訓,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等的政策。
2、優化綠色教育
切實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積極探索在學科教學活動中有機滲透適宜學生身心發展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的內容,滿足學生發展要求的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活動;結合《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要求,積極選用環境教育地方讀本,增強了教育針對性;在校本課程建設中不斷地充實和完善環境教育內容,形成了特色;創建性地開展了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專題教育活動;積極面向社區、社會開展了環境宣傳教育活動。
3、優化綠色校園
校園環境建設是綠色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環境意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美化和綠化中做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使得校園清潔、室內整潔、食堂衛生、廁所干凈、建筑大方、綠化到位。我們將不惜資金對校園的綠色植物進行了補充、維護、修剪校內花木草坪常年勃勃生機,綠意盎然。此外我們對校內的走廊、過道、草坪、樹木等地常年設立了醒目、親切的宣傳教育標語,以此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4、優化綠色生活
全校教職工應努力實踐綠色生活、綠色辦公的理念,并著力使學生在家庭、社會、學校的行為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教師學生有自覺維護清潔環境的意識,具有綠色消費的觀念,不用或少用污染環境和耗能高的產品。此外教師學生還應具有較強的環境保護參與意識,向社會、家庭積極宣傳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進一步完善環境教育的管理,保障機制。
1、領導高度重視,不斷健全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以夏紹明校長為組長,鄒宗華、楊邡、賴世瓊為副組長,劉華貴、劉永剛、米德英、黎思軍、鐘梅、吳福英等為組員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綠色學校創建和環境教育工作的設計安排與組織實施,各辦公室負責人和教職工代表為成員,具體落實各項工作。同時將環境教育的工作機制拓展到各室、教研組,形成了環境教育組織、協調的工作網絡,從而在全校范圍內形成黨政領導掛帥,各部門緊密配合,全校師生上下協調一致的環境教育工作領導機制。
2、繼續做好人員、經費、制度三落實的保障工作。
(1)人員落實。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由政教處分工和教職工代表負責,注重培養環境教育骨干教師,選派提高教師的環保認識和觀念,提高環保知識水平。學校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的各種與環境教育相關的學習和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組織有關人員外出考察學習,拓展工作思路,豐富環境教育的內涵。
(2)經費落實。學校加大了環境教育活動經費的投入,用于改善校園環境,擴大校園綠化,美化校園,購買環境教育書刊,提供學生環境教育夏令營以及參觀活動的經費。
(3)制度保障。將“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列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環境教育的專項工作計劃。建立和健全可操作的各項管理制度,保證學校環境教育工作按計劃、有規范、高要求的進行。對環境教育工作進行總結,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在全校范圍內形成環境教育的良好氛圍。每學期定期召開“綠色學校”創建領導工作小組成員會議,對環境教育工作進行回顧,針對薄弱的環節進行研討,提出新的工作目標和要求。
(三)繼續做好環境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全校師生環保意識。
開展保護環境教育月。通過學校宣傳櫥窗、黑板報、學校網站、廣播、國旗下講話、班會、校會、家長會等,面向全體師生、學生家長及社會進行宣傳教育,教育每個孩子,影響每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使綠色教育在家庭、社區扎根、開花、結果。組織有關人員參加市級以上的環境教育專題培訓。邀請市環保專家來校為全校師生進行環保科普知識講座,分管領導對全校師生進行環境教育工作的動員,提高全校師生對環境教育工作的認識。學校購買和訂閱有關環境的書籍和報刊,為師生提供學習資料。組織師生查閱報刊,收集信息資料,了解環保信息,掌握環保知識,并制作小報,向社會宣傳。
(四)注重教師學科滲透,加強環境教育科研工作。
課堂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滲透環境教育是環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各學科認真進行滲透教育,把環保教育,寓于教學之中。教師能夠著力挖掘教材中的環保素材,結合實際生活,做好環境教育工作。要做到主動介入,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把環境教育真正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并力求緊扣教材,自然貼近,點滴滲透,持之以恒。加強環境教育的教科研工作,積極撰寫環境教育的論文,提高全校師生對環境教育的科研水平。
(五)持之以恒地開展校內外的環保實踐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中。
(1)開展環保小布袋活動,號召孩子們不亂丟、亂扔、亂涂、亂花。禁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飯盒,倡導綠色消費,要求全校師生節電節水,珍惜資源;
(2)積極開展“城鄉綜合整治進校園”活動,教育孩子們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的笑事做起;小手拉大手,帶動身邊的人積極投身到我市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
(3)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勞動。組織學生認養校園綠樹與綠地,呵護綠色、親近綠色;積極開展“筑起一片綠色天地”活動。定期綠化除草,修剪花木等護綠活動。在凈化校園方面,師生開展“身邊無廢物”活動,及時清除衛生死角,做到身邊三無:無紙屑、無果皮、無包裝物。
(4)學校通過開展手抄報、綠色環保征文、征集提示語等活動,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不斷使環境教育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從理論向實踐拓展,為豐富校園環境教育活動的開展開拓廣闊的空間。
(5)走出校門,開展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小手拉大手”活動,進行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讓學生親身體驗環境、生態、人口、資源、能量、水質、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體驗校園中沒有的情感,增強對綠的向往,增與大自然的親和力。
(6)學校與社區共建,拓展“創建”途徑。以“創建”活動為契機,積極挖掘“綠色”資源,因地因時地創建環境教育共建基地,加強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實踐活動。
(六)一如既往組織學生開展環保專題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重大環保節日開展各種活動對師生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師生保護生態環境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樹節。組織師生進行綠化勞動,調整花木布局。開展“我與小樹同成長,為家鄉添新綠”和“節約零花錢,我為環保作貢獻”等活動。
(2)4月2日-8日,愛鳥周。利用這個契機向社會宣傳愛護小鳥來進一步增強學生愛鳥、護鳥意識。
(3)4月22日,地球日。開展主題隊會活動,并向全體師生宣講“只有一個地球”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進一步樹立環保意識。
(4)6月5日,環境日。開展“水--13億人生命之所系”大型主題校會,并向全體師生宣講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使師生進一步明確環保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5)9月11日-21日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的系列活動,評選環保小衛士、綠色小英雄,使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濃厚,并形成良性循環。
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而意義深刻的大事,是學校環境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將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環境教育工作,積極實施綠色校園、綠色文明,為實現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2:學校團委開展創建綠色學校主題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綠色學校是指可持續發展的學校。從本質上講,創建綠色學校是學校面向可持續發展,以環境教育的思想為先導,不斷完善自我管理、改進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辦學效率和效益的過程,從而也是學校不斷解決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過程。綠色學校的本質特征就是在學校建設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因此,創建綠色學校可以說就是創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學校。
同時,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為綱要》,以此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于學校,滲透于課堂,影響于家庭,服務于社會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活動主題
開展“創建綠色學校”主題活動,倡導校園綠色文明,提高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素養,爭創綠色學校。充分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不同的紀念日在不同的年份都有一定的主題。我們將與世界同步,根據相關信息提前布置、計劃、開展。
學校團委選定的主題日如下:
20**-20**學年上學期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6日世界人居日/國際住房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寒假:“青春暖流服務社區”扶貧、敬老、環保志愿者服務活動
20**―20**學年下學期
2月2日世界濕地日2月10日國際氣象節
2月28日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3月5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
3月12日植樹節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月11日中國人口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暑假:“綠色環保生活”研究性學習
綠色環保夏令營
三、活動形式
根據不同活動日和活動主題,學校團委將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征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們將立足于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
1)組織部分學走出校門進行環保宣傳
2)舉行“系列科普知識教育走進校園之環境保護知識暨精選珍稀生物圖片展
3)組織部分學生社會實踐
4)開展環境知識競賽
5)舉辦班級創綠色學校專欄刊出比賽
6)開展以創綠色學校為主題的班班唱活動
7)配合科技藝術節,舉辦“生活廢品變寶”保護環境手工藝品比賽
8)收集選定的主題日的相關信息,印制宣傳小冊
篇3:創建綠色學校倡議書
20*年創建綠色學校倡議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倡導綠色文明,是一種新的時尚、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使我校早日成為市級綠色學校,我們倡議:
一、傳播綠色理念,追求綠色時尚。積極開展“營造和諧環境、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將環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
二、努力學習環保知識,切實貫徹學校環境教育計劃,積極參與校內校外環保宣傳和環保實踐活動。
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健康無限生命。帶動身邊的人對可循環垃圾、廢舊電池等進行回收。
1、讓綠色走進班級。班級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主動清理地面和墻壁上的污垢;自己動手裝點教室環境。
2、校園內課間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及廢棄物,主動撿拾別人丟在地上的垃圾;包干區衛生工作到位。
3、愛護學校一切公共財物。不踐蹋草坪,不攀枝折花,愛護花草樹木。不刻劃桌椅,不故意損壞門窗、水龍頭、開關及其他公物。
4、凈化語言環境,不說贓話、粗話,使用禮貌用語。
5、節約用水,愛惜電能,愛惜每一粒糧食。
6、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從樓上倒臟水,亂扔雜物。
四、積極、認真搞好校園以及居住社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
五、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尚。明確環保責任,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努力。
各位老師、同學,行動起來吧--請善待你周圍的點滴綠色!
讓我們攜手愛綠、護綠,播灑綠色的希望,共創“綠色二中“!相信有了你的參與,我們的校園一定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