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校緊急疏散演練方案
市外國語學校緊急疏散演練方案
為順利應對突發事件,妥善處置校園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預防或減少地震、火災等意外事故對師生、學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損失,防止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發生,加強我校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緊急疏散演練方案,要求全體師生熟悉方案內容,認真按方案程序執行。活動方案如下:
一、安全理念及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師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定位定崗。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泰山。
2、堅持預防為主,安全有備,群防群治的原則。
3、堅持遇事冷靜、沉著應對、積極處置的原則。
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負責緊急疏散過程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組員:z
參與成員:全體班主任,全體教職工
三、本預案的啟動標準:
當發生地震、火災、恐怖襲擊等危及人身安全的突發事件時,立即啟動本預案。
四、演練時間及警報:
1、演練時間:4月13日上午午8:50分。
2、演習警報:哨聲、校內廣播系統警報。
五、演練內容:
1、緊急避險(室內緊急避險)
2、緊急疏散(2分鐘內完成)
六、疏散集合地:
學校操場
七、演練步驟:
1、演練信號:利用校內警報,發出緊急疏散警報信號(信號負責人:呂效潔、王洲;發令總指揮張志欽校長),一個哨聲響后(長聲),意為此時感知地震等災害發生,學生就地躲避,將身體縮成一個球,用手護住頭和胸,躲在課桌底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1分鐘),各教職工應快速到達各自崗位;兩個哨聲后(短聲),開始疏散,疏散過程中廣播警報長響。教職工要高度負責,組織疏散學生,以防出現混亂。
2、疏散順序與線路:總的疏散原則是一樓為先二、三、四樓為后,靠近樓梯班級為先遠離樓梯班級為后的原則。聽見演習警報后,班主任(任課教師)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從班級前后兩個門抓緊時間組織疏散至指定位置。班主任(任課教師)斷后,確保不丟下任何一個學生。要防止下樓梯口、轉彎拐角處發生擁擠、踐踏。
3、疏散線路如下。
根據我校校園布局和教學樓實際情況,學生緊急疏散按以下線路進行:
(1)教學樓:所有教學樓人員直接從樓梯疏散;全體學生根據指揮從相應樓梯疏散。
(2)所有疏散人員迅速到達操場雙手抱頭蹲下,等待結束口令發出后,各班要按出操隊形集中(注意四周遠離建筑物)。
4、緊急疏散秩序
(1)緊急疏散指令發出后,當班的科任教師必須立即下課并組織學生按順序緊急撤離教學樓。
(2)二層以上人員疏散順序按樓層從低層到高層進行疏散,同樓層人員疏散順序按指定疏散的樓梯口由近到遠進行疏散。
(3)疏散隊伍排成兩列縱隊,由班長在前面帶路,其他班干部分散在中間護衛,當班教師押后,確保學生安全疏散。
(4)在樓道疏散過程中,嚴禁學生說話、嬉笑、打鬧,嚴禁奔跑、搶先、推拉,防止撤離過程中學生在走廊和樓梯發生踩踏事故。
(5)走出樓梯后,可快速跑向操場就地抱頭蹲下。
5、緊急疏散責任人
(1)緊急疏散指令由張志欽校長執行。
(2)緊急疏散指令發出后,指揮部成員按以下負責地段迅速到達指定地點指揮疏散工作:
6、各班級負責人:
一(1)z
一(2)z
zzz
7、樓層安全責任人
z:負責指揮一樓三個班的疏散到操場集中。
z:負責指揮二樓五個班分別從中、東樓梯疏散疏散到操場集中,并負責中間二樓半疏散時學生在下樓梯行進時的安全。
z:負責指揮三樓五個班分別從中、東樓梯疏散疏散到操場集中。負責中間三樓半疏散時學生在下樓梯行進時的安全。
z:負責指揮四樓五個班分別從中、東樓梯疏散疏散到操場集中。
z:負責東面二樓半疏散時學生在下樓梯行進時的安全。
z:負責東面三樓半疏散時學生在下樓梯行進時的安全。
z:負責學生緊急疏散到操場以后的秩序,并向總指揮報告張志欽校長報告各班到達時間及疏散演練的情況小結。
z:負責對各班級應急避險及疏散逃生情況進行影像記錄。
八、具體要求:
1、演練前,各位教師明確自己分擔的職責及其到達的位置;班主任要提前教育學生,學習疏散知識,熟悉疏散線路,明確安全演練意義。
2、學生疏散不能快速奔跑,下樓梯不要擁擠,從教室有序地撤離至操場集合地點。
3、各班級必須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線撤離教室。
4、各班主任在演練結束后要及時總結。
九、活動前的安全教育:
(一)組織紀律教育:
各班主任老師要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在活動過程中,絕不允許以個人的喜好,隨意亂跑,自己選擇路線。嚴禁說話、嬉戲、打鬧,嚴禁奔跑搶先,特別下樓梯時嚴禁動手推搡。
(二)安全注意事項:
1、在從教室疏散出來時,學生要按照既定路線有順序、慢跑,有序地下樓。
2、下樓時要保持安靜。
3、下樓時,手應盡可能扶住欄桿或墻壁。
4、任何人不得故意亂擠、超前等,特別是在下樓過程中絕不允許相互推擠。
十、對易發事故的估計和應急措施
主要防止在下樓梯過程中,發生學生擁擠而踩踏事故。采取的措施是:
1、組織疏散的老師立即向學生喊話,并阻止周圍或后面的學生繼續向事發地點涌進。
2、其他老師立即組織其他學生通過其他通道或出口疏散到開闊的地方。
3、組織人員對被踩傷、擠傷的學生進行緊急施救,在判斷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及時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4、視情況決定是否停止演練活動。
德育處
篇2:中心小學防火應急疏散演練預案
為進一步響應教育部辦公廳要求組織好第*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教育活動,落實《*聯校關于開展第*個安全教育日活動的通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師生的人身安全,提高全體學生教師安全避險的能力,減少和降低安全事故的損失和傷亡,特組織我校師生進行安全演練活動,并制訂安全演練預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年x月*日下午
二、活動內容:
防火應急疏散演練
三、成員組成:
組長:吉*
副組長:王*
成員:李*陳*趙*白*張*郭*劉*李*呂*張*梁*李*孫*
四、責任分工:
組長負責召開防火安全工作領導組會議,部署、檢查落實防火安全事宜。
各班班主任具體負責做好學生防火知識的講解,做好防火安全應急演練的宣傳、教育等工作,強調學生在演練過程中,心不慌張,人不擠,上下樓梯靠右行,防止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其他教師成員負責協助班主任在各位置做好學生疏散工作。
五、火災事故演練過程:
1、組長宣布防火演練正式開始。
2、教學樓因電路漏電起火,警報響起。
3、教師指揮學生有序、快速撤離教學樓,并迅速疏散本班學生有序撤離到校園安全區域。
4、各樓道口由有關教師負責秩序。
5、師生進入安全區域。
6、總結本次演練情況。
7、宣布演練圓滿結束。
篇3:幼兒園九一八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為貫徹落實園內9月18日的防震安全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幼兒具備初步的自救互能力,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及時疏散,順利逃生,特制訂如下安全演練活動方案。
二、演練原則
聽見演習警報后,帶班教師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組織幼兒迅速撤離,并在到達安全地帶后與保育員老師一起,集中幼兒,清點人數。
三、具體活動安排
演練時間:*.9.18
疏散地點:大操場
演練對象:中四班全班師生
演練準備:
1、在班級開展談話活動,使幼兒做好思想準備。
2、帶領幼兒先預演一次。
演練路線:
按晨間活動路線,從二號樓梯道快速跑到大操場。
演練過程:
1、聽到警報聲響起,迅速組織幼兒跑出教室大門。
2、組織幼兒二號樓梯口迅速撤離,李老師在前,董老師在中間,趙老師在最后,帶領幼兒有序的離開教室。
3、引導幼兒在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護住后腦勺,做好簡單的自我保護和自救,并教育幼兒不能驚慌、搶道。
4、抵達安全地點后,安撫幼兒情緒,清點人數,確保不漏下一名幼兒并向總指揮匯報。
5、演練結束后,有序的組織幼兒退回教室,總結評價安全演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