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底板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地點1#鍋爐島計劃開工日期2004.12.23施工負責人胡運杰1、工程概況鍋爐為上海鍋爐廠生產的SG-1036-17.5/540/540型亞臨界參數,自然循環汽包爐,單爐膛“Π”型布置,一次再熱,尾部雙煙道布置,擋板調溫,采用四角切圓式噴燃器、三分倉容克式空氣預熱器、全鋼架懸吊結構,緊身封閉。鍋爐最大連續蒸發量(MCR)1036t/h,額定蒸發量909.8t/h,額定蒸汽壓力17.50MPa,額定蒸汽溫度541℃。鍋爐額定負荷下保證熱效率93%。鍋爐鋼架型號為SG-1036/17.50-M884。1#爐鋼結構沿爐深40150mm方向布置8排柱,從前到后依次為K1、K1.5、K2、K3、K3.5、K4、K5、K6,沿爐寬33600mm方向為11排柱,從右向左依次為3、3.4、4、4.5、4.9、5、5.1、5.5、6、6.6、7軸,共計32塊柱底板,通過M85、M64、M48、M36四種規格預埋螺栓分別緊固于相應土建基礎上。其底部安裝標高均為-1000mm,柱底板因其厚度不同相應頂部標高也不同,柱底板沿鍋爐中心線左右對稱布置。2、安全防范重點:2.1防止火災。2.2防止人身墜落及高空落物。2.3防止機械損壞。2.4垂直交叉作業。2.5防止設備傾翻及起重機械碰撞。2.6防止觸電。2.7防止墜物傷人。3、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3.1施工人員必須具有兩年以上的安裝經驗,且具備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2施工人員必須身體健康(體檢合格)且能從事高空作業。3.3施工人員必須統一、規范著裝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3.4特殊工種的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5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3.6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必須經過技術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對交底清楚明白并親自簽字后方可上崗。3.7施工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3.8施工人員必須熟知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3.9施工人員行為規范,舉止文明。4、所用機械、工器具、起重索具的安全要求及特殊零部件尺寸和最大件的重量、重心和安全施工方法:4.1DBQ3000塔式起重機、42m龍門吊和25t汽車吊等必須經過嚴格檢查、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設專人監護。4.2DBQ3000塔式起重機、42m龍門吊和25t汽車吊等在同時投入使用時必須保證有效安全距離。4.3所使用的機械、工器具、起重索具必須設專人保管,并經常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查與維修。4.4小型工器具必須有檢驗合格證明,高空作業時必須配備工具包或系防墜繩。4.5起重索具要標示清楚,嚴禁帶傷或超負荷使用。起重用鋼絲繩必須保證8倍的安全系數,捆扎及吊掛用鋼絲繩必須保證有10倍以上的安全系數。使用時嚴禁打折、電弧灼傷,使用前應及時檢查有無斷絲及磨損超標現象。5、所需安全設施的名稱、規格、數量和實施方案:5.1安全圍欄160m.5.2在鍋爐零米爐前、后及左、右設安全圍欄。5.3在施工區域放置消防滅火設施。6、主要安全紀律及注意事項:6.1進入施工現場著裝整齊,正確佩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頜帶,高空作業扎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上方牢固可靠處。6.2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施工。6.3嚴禁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6.4操作司機與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要協調一致。遇緊急情況,其他人員有權制止施工。6.5風、雨天氣要注意對機械設備的防護,超過6級時,禁止起吊。吊裝迎風面較大的設備,風力超過五級時禁止吊裝。6.6若無安全措施、無安全交底或簽字、無安全設施(或安全設施不完善)不能開工。6.7與土建交叉作業時,必須有可靠的隔離措施或有專人監護。6.8腳手架必須由持證的專業架子工搭、拆。并掛牌使用。6.9安裝人員進入現場應事先查看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合格,如不齊全、不合格安裝人員有權拒絕施工。6.10小雨天氣要事先清掃掉作業場所的雨水并采取防滑措施。6.11動用電火焊及磨光機時,應戴好防護眼鏡和手套。6.12嚴禁非電工接線,電動工具需經漏電保護器,電源線、插頭、插座絕緣良好。6.13實行“一對一”安全結伴,互相監督,做到“三不傷害”。6.14氧氣瓶、乙炔瓶的放置距離不得小于10米,并安裝防曬罩。6.15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6.16未參加安全技術交底和未按要求簽名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7、主要危險點預測安全技術方案及防范措施責任人1設備安裝或吊裝7.1.1設備倒運時,其棱角處鋼絲繩加墊管皮或其它柔軟物。7.1.2起吊范圍內拉安全警戒繩,禁止行人通過。7.1.3起重工與操作司機要協調一致,吊車必須統一指揮、專人監護并到位。7.1.4各種大型吊車運行時應加強監護確保安全有效距離。7.1.5鋼絲繩使用應統一、規范,大型設備吊裝應有專用繩,且使用前檢查有無斷絲、磨損超標及嚴重打結、扭曲等現象,嚴禁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7.1.6設備不能順利就位時,應查明原因并消除障礙后再就位,禁止強拉硬拽。閔伯華2高空墜物、墜落7.2.1班前堅持“三交”和“三查”工作。7.2.2嚴防高空墜物,做到“三不傷害”。.7.2.3工具、材料、邊角余料等嚴禁上下拋擲,傳遞物件用繩子。高處的設備、材料要堆放整齊,但不宜過多,小物件要用鉛絲捆扎。7.2.4堅持“工完料盡場地清”,及時清理工作面上的邊角余料。7.2.5安全帶使用要規范,使用前應經試驗合格,禁止不合格的安全帶進入現場,嚴禁低掛高用,上下立柱必須使用攀登自鎖器或速差保護器。7.2.6腳手架必須由專人搭設,經使用人及安全員檢驗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陳建榮3交叉作業面7.3.1安裝工使用的撬棍、榔頭、扳手等必須系上防墜繩,使用時,支點應牢靠,且嚴禁雙手施壓。小型器具放在工具包內。7.3.2在吊裝區域拉設安全警戒繩,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7.3.3與土建交叉作業時在爐前K4排柱拉設水平安全繩。7.3.4吊物通道要暢通,嚴禁超負荷起吊。7.3.5吊物上下方嚴禁站人。7.3.6吊物必須用鋼絲繩綁扎牢固,且有防滑措施。7.3.7信號不清、重量不明嚴禁起吊。7.3.8電焊線不能有裸漏,在施工區域吊裝應采取隔離措施。7.3.9夜間施工照明充足,且吊裝以小件為主。7.3.10由于與土建施工交叉作業,必須注意重點防護:土建拆除鍋爐周圍煤倉間、集控室及電除塵腳手架時應及時辦理停工手續并停工。胡運杰4磨具、堆物傷人7.4.1組合場設備必須分類堆放,先用的在上,后用的在下;大件在下,小件在上。堆放整齊、有序、穩固,。7.4.2起吊物件嚴禁斜拉硬拽或碰撞。7.4.3嚴禁將垛堆設備的底部物件直接起吊。7.4.4設備堆放區應經常檢查、整理,消除隱患。7.4.5使用磨光機、砂輪機、磨頭等必須佩戴防護眼鏡。7.4.6未帶護罩的磨具嚴禁使用。7.4.7角磨機、切割機使用方法要得當,嚴禁在角磨機、切割機的砂輪片上直接打磨物件。7.4.8磨具在不用或停電時應切斷電源。7.4.9打磨位置困難時,應及時更換磨具,不能強硬進行。陳建榮7、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勞保手套、防紫外線眼鏡、電焊面罩、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等。8、主要文明施工措施:8.1組合場及現場設備擺放整齊有序。8.2施工通道暢通,夜間施工照明布置合理、充足。8.3醒目處設安全警示牌。8.4現場嚴禁流動吸煙。8.5堅持“工完料盡場地清”杜絕二次污染。8.6施工用電焊線、電源線、氧乙炔膠帶布置整齊有序。8.7職工行為規范,杜絕野蠻施工。8.8防凍防暑降溫設施齊全。8.9腳手架搭設規范并掛牌使用。8.10卷揚機布置合理,鋼絲繩無交叉纏繞現象。8.11吊裝現場布設警戒繩,布置警示牌。9、以往經驗教訓:9.1高空墜落。9.2施工中高空落物。9.3施工中磨具傷人。9.4鋼絲繩斷裂。9.5鍋爐組合場堆物傷人。9.6安全帶低掛高用造成高空墜落。9.7吊車碰撞。10、實施情況總結
篇2:冶金礦山采場底板塌陷事故預防措施規程
一般情況下,采場底板塌陷事故并不多見,但由于近幾年來國有礦山周圍常有民采礦點越層越界亂采濫挖,形成了“樓上樓下”的作業狀況,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秩序,難免有采場底板塌陷事故發生。這給采場作業職工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預防對策
1.指定職能部門對周圍民采礦點經常不斷地進行監測,及時了解民采礦點的動態,負責監測的主管部門每月或每季度向礦主管領導分析報告民采礦點對本礦安全生產的影響,針對報告中提出的事故隱患,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井下生產單位發現有民采礦點濫挖的動靜,要及時向礦有關領導和主管部門反映并寫出書面報告,對于威脅井下采場安全的危險情況,要立即撤出人員,防止發生重大事故。
3.對經常越層越界限開采的民采礦點,礦職能部門要采取強制性措施,令其停止生產。
篇3:工作面過頂底板破碎帶安全技術措施
1、回采過程中,工作面遇頂、底板破碎帶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對破碎區域加強清刁、找矸。對該區域的支柱穿鞋戴帽,帽、柱鞋尺寸不小于長*寬*高=400mm*120mm*70mm。柱鞋、帽子中部應毛面,防止支柱脫落。
2、該區域的支柱帽子(背板)要與破碎帶相適應,減少破碎帶暴露的面積。
3、增大支護強度和密度,破碎帶的支柱柱距0.4m,柱徑<120mm的支柱不得使用,可采取提前背笆護頂和掛梁措施。
4、當頂板特別破碎帶時,放炮后會立即冒落,可采取圓鋼打超前托梁的辦法,近頂板打眼,預先插入托梁作為臨時支護。
5、炮采工作面頂板沿煤壁有顯著裂縫或下沉時,應停止放炮。在片幫嚴重的地方先打探板或掛上頂梁加強支護。
6、破碎帶區域必須保證通道暢通,溜皮備用材料要避免堆放在三、四排上,防止突然冒頂掩埋材料。
7、過頂、底板破碎帶時,每班必須有跟班人員在現場值班,把好現場安全關。
8、在工作面上、下班交接時,頂底板破碎帶必須重點交接,不得出現一根不合格支柱。
9、凡工作面破碎帶出現的安全隱患,按照《群益煤礦常見三違處罰規定》執行上限處罰。
10、必須經礦部檢查,確認工作面已過完頂、底板破碎帶時,方可恢復原有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