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皮帶更換帶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皮帶更換帶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9599

一、工程概況:

南陽坡煤業2015年更換的4煤1部皮帶帶面,投產使用至今,由于4煤1部皮帶(坡度:6°,長度:570m)帶寬為1000mm,帶面磨損嚴重,為了不影響4109采煤工作面的生產,礦領導決定將4煤1部皮帶PVG型帶面更換成ST/S-1300-3150-8+8+8型阻燃鋼絲繩芯舊帶面,需要帶面長度1200m(含儲帶倉)。為了保證本礦生產安全,接合南陽坡實際生產的需求,為承擔4煤產量的運輸,并保證4煤1部皮帶帶面更換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準備

1、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現場,熟悉設備結構,組成,準備好施工中所需的工器具。

2、根據更換皮帶的技術要求,要對皮帶進行完好固定,保證皮帶不跑偏。

3、檢查更換皮帶的工具是否齊全可靠,檢查運輸設備、信號等系統是否安裝完善。

4、拆除4煤1部皮帶機頭開關平臺上K*JD-620型組合開關1臺,

使用防爆汽車運輸升井。

5、按順序使用防爆汽車將2臺ZJT2-500/1140型變頻器、1臺JD-20型回柱絞車、1臺ZJZ2-4.0型照明綜保、1臺QBZ-80型防爆開關等設備運輸至安裝地點進行安裝;使用防爆汽車將1200米ST/S-1300-3150-8+8+8型阻燃鋼絲繩芯帶運輸至更換地點附近準備硫化。

6、根據現場工作環境和工作量,安排足量工作人員,保證施工工期不超過規定時間。

7、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參加相關更換皮帶知識學習,傳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給工人進行技術交底。

三、施工人員組織

(一)、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王堅?

副組長:張令中

組員:潘龍國?房建崗于安國王軍杜萬平?李長波張尊晴?

(二)、人員組織

人員安排

早班

中班

夜班

合計

數量

25人

13人

12人

50人

跟班隊長

潘龍國

房建崗

于安國

3人

(三)人員分工:

早班:電鉗工:8人

電?工:2人

皮帶司機:2人

搬運工:13人

中班:電鉗工:4人

電?工:1人

皮帶司機:2人

搬運工:6人

夜班:電鉗工:3人

皮帶司機:2人

搬運工:7人

四、施工方案:

1、將運輸到開關平臺上的變頻器、防爆開關和在4煤聯絡巷下口處的20T回柱絞車進行接線、安裝。

2、將4煤1部皮帶的漲緊油缸更換成PY280型液壓油缸,使用ZYJ-500型液壓泵站對其進行控制。

3、在安裝PY280型液壓油缸前,必須在現有漲緊絞車位置向后2m處挖油缸基礎,基礎規格:1500mm*1500mm*1500mm;使用1塊30mm*1500mm*1500mm的鐵板固定油缸。再使用M30*1500mm的地腳螺栓8套對鐵板固定,在鐵板兩側靠邊緣使用Ф18*2000mm的錨桿8套加強固定。

4、先將地腳螺栓及錨桿固定到鐵板上,再將鐵板固定到距地平高650mm處,使用C25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并使用振動棒進行振動,夯實。在地平往上,使用模板支模,澆筑高度控制到650mm。

5、基礎凝固后,安裝PY280型液壓油缸。

6、將儲帶倉內的漲緊滾筒和改向滾筒更換成Ф500*1400mm的滾筒,更換完后,在改向滾筒兩側,使用4m長的11#礦用工字鋼打兩根點柱,11#礦用工字鋼與儲帶架進行連接加固,儲帶架對角及改向滾筒附近補焊加強筋,固定牢靠;重新制作漲緊滾筒的固定底座,并加固,防止將滾筒出槽。

7、安裝、更換、加固施工完畢后,調試試運轉皮帶,慢速運轉15min,快速運轉30min。確保皮帶及保護正常運行。

8、從單體庫領ST/S-1300-3150-8+8+8型阻燃鋼絲繩芯帶1200m,地面已卷好的帶面有700m,9捆。在地面必須先卷5捆皮帶,100m/捆。然后使用鏟板車運輸至4煤回風聯絡巷口位置。

9、在聯絡巷口選好位置先折疊鋪開第一捆皮帶,將皮帶頭與第二捆皮帶頭搭接,硫化,接頭硫化長度2400mm,然后再與第三捆皮帶頭搭接硫化,依次作業,硫化接頭13個。

10、皮帶硫化好以后,將皮帶接頭使用20T的回柱絞車拉到1m皮帶帶面上,與舊皮帶搭接,搭接處使用皮帶夾板固定牢靠,卡5道,再使用8#鐵絲每隔5m將兩層皮帶進行固定,使用鐵絲固定皮帶50m。

11、慢速啟動運轉皮帶,將要更換的皮帶固定好運到舊皮帶帶面上,等到更換的皮帶面兩接頭重合后,將多余的皮帶找好尺寸截掉,準備硫化皮帶接頭。

12、接頭硫化好以后,選擇合適位置將1m皮帶固定到鋼絲繩芯帶面上,截斷1m帶面,使用20T回柱絞車上的鋼絲繩固定牢靠1m皮帶的端頭,慢速啟動皮帶,將1m皮帶帶面抽出,擺放到4煤主運與輔運聯絡巷口位置,每隔100m將其截斷,卷好。使用防爆汽車運輸升井。

13、調試運轉皮帶,慢速運轉15min,快速運轉30min。確認皮帶正常后,才可出煤運輸。

五、接頭硫化技術措施:

Ⅰ、操作規程:

(1)硫化前檢查接頭表面是否平整,核以厚度、寬度,正確選擇模條(模條比帶厚度薄1—2mm)。

(2)檢查接頭在硫化板上所處的位置,加熱板縱向每側應長出連接部位至少150mm,橫向每側應寬于輸送帶至少50mm。

(3)將選好的模條靠緊膠帶兩側,用絲扛固定,擰緊夾持螺栓。

(4)在需硫化膠帶上放置上光板,然后放置加熱板,最后鋪上隔熱板。

(5)在隔熱板上等距離放置橫梁,對齊底橫梁。

(6)安裝并緊固夾緊螺栓,要用力至擰不動為止。

(7)如上、下加熱板間有較大空隙,需用與被硫化膠帶同樣厚度的廢帶墊滿。

Ⅱ、硫化工藝條件:

(1)硫化單位壓力:1.2—1.5N/mm

(2)硫化溫度:145℃—148℃

(3)硫化時間:帶厚×3分/毫米,硫化時間不能小于72分鐘。

Ⅲ、開始可以給0.5MPa的壓力,隨著加熱板溫度上升壓力也逐漸上升,溫度為50℃時,壓力為0.5MPa;水溫度為80℃時,壓力為0.75MPa:溫度100℃時,給出額定壓力1.2MPa,在100℃到110℃之間保溫15分鐘,當升溫到145℃時開始計時間恒溫,恒溫過程中壓力必須保持在1.2--1.5Mp之間,不足時,隨時掉壓隨時補壓。達到硫化時間后,應冷模至60℃以下,方可卸掉水壓打開硫化機,取出膠帶。

電氣設備安裝措施:

1、根據設備的尺寸,采用10#槽鋼加工設備底座,加工好以后按照要求擺放整齊,將設備運至安裝位置;設備擺放成一條直線、垂直度不大于3mm;設備與底座之間固定牢靠。

2、接地裝置安裝

接地極按照規范要求加工及安裝,主接地采用40×4鍍鋅扁鐵,在主接地上鉆φ12孔,與帶電設備采用M10×50的鍍鋅螺絲(雙平墊單彈墊)連接;接地敷設后,接地電阻搖測應不大于2歐。

禁止將數個電器設備串聯接地,接地線與設備聯結采用鍍鋅螺絲聯結、且牢固。

3、電纜敷設及二次接線

(1)、經檢查、搖測合格的電纜,按照要求敷設在電纜掛鉤上,并排列整齊固定牢固。井下電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電纜懸掛弛度在直巷內為5%,在道岔與拐彎處為10%。

②、電纜每隔一定距離和有分路的地點應有懸掛標明用途、規格的標志牌。

③、電纜中間接線盒應由單獨支托架固定牢靠。

④、電纜懸掛整齊,間距、弛度一致,施工和隱蔽工程記錄齊全。

(2)、二次回路的接線

①、二次回路結線應按圖施工,接線正確可靠,導線與電器元件的連接要牢固可靠,盤、柜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芯線不應有損傷。

②、電纜線芯和導線的端部應有標明其回路的編號,編號應正確,字跡清晰且不宜脫色。

③、配線應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層應良好,無損傷。

④、每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對于不同截面的兩根導線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對于螺栓連接的端子,當接兩根導線時,中間應加平墊片。

⑤、二次回路接地應設專用螺栓。

⑥、引入盤、柜的電纜應排列整齊,編號清晰,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固,不得使用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機械應力。

⑦、開關內的電纜芯線,應按垂直或水平有規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連接。備用芯線長度應留有余量。

⑧、強弱電回路不應使用同一根電纜,并應分別成束分開排列。

安全技術措施:

1、開工前必須組織所有參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施工作業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凡參加學習本措施的人員必須簽字,培訓后方可上崗,未參加學習本措施的人員不得上崗。

2、每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組織參加施工人員學習本項工程施工安全的注意事項及要求,并要做好記錄。

3、堅持班前會班后會的制度,做到上班布置安全,下班總結安全,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解決,不處理好,不得施工。

4、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及違反勞動紀律,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對違章人員,當班負責人有權讓其離開作業場地。

5、凡進入現場的人員都必須戴安全帽,系帽帶。

6、施工期間,非本工程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7、凡絞車司機、信號工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8、使用吊車時,起重工必須認真把被吊物的重量、特點及作業目的、詳細向吊車司機交待清楚,以便確保吊運(裝)工作安全。

9、每位施工人員都必須做到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10、膠帶卷吊裝時,選擇的吊點必須牢固可靠,膠帶敷設時速度要均勻,并沿程監控,防止跑帶和膠帶被刮傷。

11、膠帶敷設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信號要清晰、準確。

12、膠帶敷設過程中跟膠帶頭人員要密切觀察膠帶頭的敷設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發出停車指令,并在確認膠帶展放停止后,方可處理。

13、每次拖拉膠帶時,使用的鋼絲繩要檢查斷絲情況,斷絲情況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的必須更換,固定定滑輪用的工器具要經檢查合格后使用,固定牢固可靠。

14、試運轉前做好準備工作,明確總指揮和各崗位負責人,各崗位之間信號傳輸要清晰、可靠,非施工人員遠離現場,設好警戒線,試運轉前將皮帶上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劃傷皮帶。

15、在對電氣設備(開關)等設施安裝時,瓦斯檢查員必須使用便攜式瓦檢儀測量周圍的瓦斯,在瓦斯不超過0.5%時方可進行作業。

16、作業前電工操作人員先檢查電器設備的完好情況和煤礦電氣設備的防爆情況,檢查在運輸過程中是否有碰撞損壞,檢查合格后方可作業。

17、電工人員現場操作時,不得少于兩人,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如需停電,必須由電工本人辦理停電作業票并親自對上一級電源斷電、閉鎖,掛“有人作業,禁止送電”牌,并設專人看管,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18、電工作業時,必須按照電工的接線工藝標準進行接線,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要求進行安裝施工。?

19、本措施未寫事宜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具體要求進行施工。

避災路線:

1、在施工過程中,如有火災及其他災害發生,在4煤1部皮帶機頭施工的人員可通過4煤集中主運巷與4煤井底車場的聯絡巷進行撤人升井。

在距4煤1部皮帶機頭150m處施工的人員,可通過4煤水倉聯絡巷進行撤人升井。在4煤1部皮帶巷道內及機尾施工的人員,可通過4煤外運巷道進行撤人升井。

篇2:皮帶更換安全操作規程

作業前按程序辦理危險作業審批,報相關部門知曉;

作業前,作業區安全員必須認真組織作業檢修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

皮帶更換必須由專業檢修人員參與負責;

現場作業時,必須有安全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監護,必須有作業負責人統一指揮,在確認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操作;

嚴格按照《檢修安全操作規程》、《維修工工作標準》等相關規定,進行規范化作業;

嚴格執行公司停送電制度、掛牌制度;

作業前認真檢查吊具、鎖具等工具的可靠性,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方可使用;

作業區必須確認鋼絲與皮帶鎖緊可靠,確認可靠,方可作業操作;

作業前,認真確認作業周邊環境安全因素,如作業空間、鋼結構連接焊接緊固情況、人員站位、現場照明等,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

作業人員要加強協作,互相配合,確認通訊工具完好,在皮帶更換過程中保證信息暢通。若出現信息不暢,無法確認作業指令時,必須停止一切作業活動,待重新確認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皮帶拖動過程中,禁止一切與皮帶相關的其它作業。若遇到緊急突發情況確實需要立即處理的,必須由現場作業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統一聯系指揮,在確認皮帶更換作業停止,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處理;

更換完畢必須將現場清理干凈,確認安全后,聯系崗位操作人員試車;

試車完畢,檢修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篇3:更換皮帶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到集控室辦理停電檢修報告,匯報檢修內容。

二、嚴格執行選煤作業機械維修安全規程的各項規定。

三、選擇合適的起吊工具將配重吊起。使用打磨機,碘鎢燈,電吹風時嚴格執行《臨時電源管理辦法》規定。

四、用膠將新舊皮帶粘連在一起。

五、將各種清掃器、襯板調整到適當的高度。

六、點動電動機將新皮帶斷續帶入機架,在新舊皮帶連接處及容易卡住的地方安排監護人。

七、點動皮帶機轉一周,接頭開到便于膠接的地方,前后夾板固定牢固,用吊鏈將皮帶拉緊后固定在機架上(預先考慮留有足夠余量),進行剝頭等工藝。

八、剝頭時注意分層次序,不要劃傷下層;打磨時注意操作均勻到位;用汽油清洗皮帶時,周圍5米內不得有明火,不得用碘鎢燈烘烤,清洗遺留物要妥善處理;

九、涂阻燃膠后用碘鎢燈烘烤或電吹風烘干,烘烤距離不小于200mm,烘烤要均勻。

十、粘接頭對齊后用手錘將皮帶接頭由里向外依次打勻,打擊時要避免對面站人。

粘接完成后將皮帶漲緊。

十一、退舊皮帶時要專人指揮,點動電動機斷續運轉,舊皮帶逐漸退出防止皮帶卷起傷人。

十二、皮帶退出后,清掃器、襯板恢復原位。

十三、松緊度調整好以后,設備開鎖、上電,準備試運轉。

十四、開車調試,調整皮帶無跑偏后,匯報集控室檢修結束方可使用。

十五、清理現場,清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