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老師講座《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有感
用孩子的眼睛看班級管理
――聽王老師講座《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有感
“要把孩子當成孩子、別把孩子只當成孩子、要把自己當成孩子”這是王老師講座的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溢滿對孩子真誠的愛和寬容,每一段話都詮釋著王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崇敬和熱愛。王老師還告訴我們對待孩子要做好三心:愛心、耐心、敬畏心,真心如此!
我的班主任生涯已三年有余,也是從一年級起始接了一茬人小鬼大事多的“小不點兒”,提起這幫“鬧哄哄的娃們兒”,心里真是愛恨交加!除了平時跟他們斗智斗勇,我也是拼了,索性就在教室里耗著當監工,看他們咋辦,這也是苦于無良方。聽了王老師的講座,發現班級管理還真得講究計策。
讓孩子學會愛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這里的孩子多數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一周都住校,周五才能回家,他們大多都缺乏關愛。我們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晚上要輔導作業,孩子生活要靠我們關心。入冬了,天冷了,孩子們洗臉洗腳成了問題,于是我們就每天燒好水,供他們使用。去年這個時候,有幾個孩子的手都凍爛了,我為他們買來防凍防裂的護手膏給他們抹上,孩子們的臉蛋都熱乎乎的,看起來很開心、很滿足。還有的女孩子很久都沒有剪過劉海了,我把他們叫來一一為他們修剪屬于他們的精彩,他們從我這里走出去都是很自豪的樣子。這些小事對于我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但是對孩子們而言,那將是他們的榮耀和幸福!剛開始孩子們小,只是知道有困難了找老師,可是就在今年的教師節,孩子們一下子大了,當我不經意間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孩子們把自己親手制作的心形卡片、百合花、“照相機”、“小錢包”等都堆放在我的講桌上,當時我在孩子們的齊聲祝福中幸福得暈掉了......
耐心地對待孩子成績的暫時落后,多用鼓勵的方法。這是很多一味追求成績、分數至高的校領導從未關注過的領域。其實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如何能把孩子暫時的落后變為今后發展的潛力,這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深思。經常我們見到的現象就是辦公室或者教室走廊一排后進生惡補作業的身影,老師對他們又是冷言冷語,有時甚至無奈至極,索性放棄。我們班孩子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兩次統考都是倒數,可是我不認為這有啥,因為孩子小,我也沒經驗,不知道出題方向,我認為只要孩子知道了做起碼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就算是一年級沒白上,因為我接的這個班孩子是沒有經過正規學前教育的。我在班里經常對孩子們說:“老師認為你們每個人都很棒,咱們班沒有差生!”這不,到了二年級、三年級考試成績有了明顯改觀,課堂上的氣氛依舊活躍如初,他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書寫、思考、閱讀的習慣。
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應該敬畏孩子。我們應該多多地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孩子的思維,才能更好地搞班級管理。比如,班里的規章制度都要由孩子自己通過,老師只是起到輔助編寫的作用;班干部的選舉也是要孩子們親自民主選票,只有是孩子的意愿,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還有只有在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那一刻,才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還是有閃光點的!
我們干教育的一輩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孩子了,我們真的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多用孩子的眼光看看這個世界!
最后,希望我們教育界的各位同仁、領導都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時關注考核、關注名利多過關注孩子!
篇2:聽管建剛執教《月光啟蒙》及講座有感
5月16日,在宿遷市實驗小學,聽取了管建剛老師執教的《月光啟蒙》,課后又聽了他的講座《我的作文教學革命》。
很早就讀過他的一些文章,了解到他起初在作文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后又轉向閱讀教學,提出了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策略,感覺到一位特級教師總是在不段地鉆研自己的課程,提出一些嶄新的觀點,分享自己研究成果,于是,發自內心地欽佩他。
今天,又聽了他的課和講座,尤其是他談到自己曾經患病、養病、從商后又回歸課堂、十年磨劍被評為特級教師的人生經歷,更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過很多人執教《月光啟蒙》,還清晰地記得特級教師陳萍執教這一課的一些片段,她將文中的歌謠譜成曲給孩子們吟唱,她那感情充沛的范讀,繪聲繪色的講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級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以為。管建剛老師踐行著自己指向寫作的教學理念。他打著節拍與孩子們一起說唱歌謠,讓學生明白這些童謠歌謠,以及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都與《月光啟蒙》有關,這就是圍繞中心選材。接下來,又讓學生發現寫故事,僅僅提到名字,沒有講故事,讓學生明白這是詳略得當的寫法。然后,管老師將自己修改的文章發給學生,讓他們與原文比較,發現將寫月光的語段刪掉了,進而體會描寫月光不僅渲染了美好的意境,而且這美好的月色里有濃濃的母愛、柔和的母愛。
我當時很不能理解,管老師為什么沒有關注文章第四段,那里有“芳香的音韻”“不長莊稼卻長歌謠”等需要品味的詞句。后來才明白,這樣的句子是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學生能讀懂的,老師自然不必教,老師要教的是學生還不能讀懂的那部分。
聽了管老師的講座,我更加折服。特級教師的作文教學,僅是編寫班級作文周報,就堅持了15年。這是真功夫,也是真研究。管老師談到,學生讀了不少東西為什么寫不出好文章來?那是因為他們在閱讀中只是指向情感和情節,只關注寫什么,不指向寫作,不關注怎樣寫,所以讀了很多,寫作水平沒有提升。他從自己的寫作經歷中悟出了指導寫作的真諦。他總結出學生寫作中的一百多種語病,他在班級中編寫作文周報,開展作文積分活動、搶分活動、稿費活動、稿費換書活動等等,讓學生體驗到發表的快樂、作文成功的快樂。
讀了不少特級教師的文章,也聽了不少特級教師的課。我認為,特級教師的共同特點是把課堂上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能讓學生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嘗試,特級教師總能找到辦法讓學生保持注意力,激發好奇心,享受成功的快樂。他們把心思全部傾注在讓課堂怎樣吸引學生,讓教學怎樣變得輕松,讓課程如何粘住學生上。
感嘆特級教師的聰明才智,
篇3:聽教育講座有感老師高興上課學生快樂學習
昨天,農大附小一位省級名師來學校做課。他是一名英語老師,課后他做了半個小時的報告。在這個半小時里,全校老師都被這位老師的上課激情感染了,老師們被他逗的笑得前仰后合的。這位英語老師一張口說話就神采飛揚的,一雙手隨著講課的內容不停地左右擺動,眼神和表情一直處于亢奮的狀態。看著他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眉飛色舞的語言神態。我們都不由自主的完全沉浸在教和學濃郁的氛圍中。
這位老師上課的最大特點是真實的展現自己,以高興熱情的姿態來征服學生。以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自己先沉醉在知識領域里,而后再和學生高興地互動。如果哪位學生學習中情緒不高漲,這位老師先想方設法抓住教育契機讓學生高興起來,怎樣恰當利用教育契機采取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呢?道理只有兩條:一是豐富的知識,蘇格拉底說:“在所有的事業,凡是受到尊敬和贊美的人,都是那些知識最廣博的人。”二是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受歡迎的老師,要以熱情、真誠、善良、寬容的品性真誠的去感染學生。
教師的課堂情緒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教師的工作本身帶有娛樂性,而且有較強的示范表演性。因此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以積極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生,不管昨天發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難堪,有多無奈,有多苦澀,都過去了不會再來,也無從更改。我們就從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遠遠的帶走吧。而今天、明天我們要收拾心情,重新上路。以快樂的教態去影響學生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