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驗和試驗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規范檢驗、試驗秩序和行為,實現生產分析檢驗和試驗活動的有效性和時效性,準確提供質量數據,達到質量體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化驗室一切檢驗和試驗活動全過程及與之相關的活動過程。
三、管理要求
1、檢驗程序
1.1按規定要求采取樣品,并做好登記和標識。
1.1.1對于外購化工料,依據質量安全環保部質檢組發下來的委托單,到現場核對實物,按規定采樣。
1.1.2對外購大宗原材料和內部互供料,接到生產調度或有關裝置崗位人員的采樣電話通知后到現場采樣。
1.1.3對于過程檢驗和試驗,按《分析頻率》的規定到生產裝置現場采樣。
1.1.4對成品檢驗和試驗,按《分析頻率》或質量管理要求到生產裝置現場或指定部位采樣。
1.1.5接到生產裝置或調度臨時生產加樣通知時,按要求到指定部位采樣。
1.1.6采樣作業,要執行《化驗室采樣、留樣及樣品室管理制度》。
1.2采樣后,按規定的標準和試驗方法進行檢驗和試驗。然后,按要求備好保留樣品,并做好標識。
1.3檢驗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那些影響檢驗結果準確度的因素諸如塵埃、溫濕度、振動、噪聲等要密切注意,并嚴加控制。杜絕主觀隨意性,注意樣品處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儀器的靈敏性和穩定性。操作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1.4檢測過程中,要按方法規定進行雙平行或多平行測定,其結果應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數據處理與結果計算要遵循數字修約規則,有效數字不得隨意舍棄。
1.5若發現檢測結果異常或實驗偏差與方法規定有偏離時,檢驗人員不要輕易下結論,應認真查記錄、查計算、查操作、查試劑、查方法、查樣品,找出原因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復驗。
1.6要認真及時填寫好質量記錄。所有原始記錄必須使用專用表格,書寫工整、清楚、真實、準確、完整。不準用鉛筆記錄,不得隨意涂改、亂寫、亂畫和折疊。當發生筆誤時,用"-"注銷,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對未發生的少量空白項畫斜杠,整項未發生時,應在此項欄內情況印上"作廢"、"檢修"、"停運"等印章。
1.7質量記錄分為分析檢驗原始記錄、分析檢驗報告單、分析檢驗日報表、質量監督日報表和產品質量合格證五種。化驗室涉及到原始記錄和報告單兩種。
1.8分析數據應即時填入原始記錄,需計算的分析結果應在確認無誤后填寫,分析檢驗原始記錄必須由分析者本人填寫,在崗其他分析人員復核(兩檢制),確認無誤后,報告給組長。分析者應對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負責,復核人員應對計算公式及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負責。
1.9組長接收到分析數據,經審核確認無誤后(三檢制),立即用電話報告給生產裝置或有關部門,對不合格數據,還要在交接班日記上做好標識。組長要對數據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對報告單的質量負責。
2、質量記錄要按月、季或年編目成冊,做好標識,歸檔保管。質量記錄一般可在分析站保留三個月,超期后將記錄送交化驗室質量記錄存放室歸檔保存。
3、嚴格執行國家關于質量記錄和文件管理有關規定,妥善保管質量記錄,中控分析原始記錄一般保存一年,原料和產品分析原始記錄、分析檢驗報告單、分析檢驗日報表、質量監督月報表和產品質量合格證一般保存3年。
4、質量記錄在保存過程中,應防止潮濕、霉變、蟲蛀;丟失和盜用,注意防火與通風。質量記錄的使用與管理要遵守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規定。
5、遵守化驗室分析檢驗、試驗工作基本規則。
6、上級抽檢時,質量安全環保部質檢組可以直接安排到分析站,分析站要做好登記,同時將自測數據與抽檢結果進行比對,以驗證檢驗實驗室能力和室間精密度。
篇2:工程檢驗試驗計劃
工程檢驗試驗計劃Rev.0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年*月*日
目錄
1編制概述1
1.1工程概述1
1.2質量目標1
1.2.1總體目標1
1.2.2工程質量控制目標1
1.2.3質量方針2
2檢驗控制程序及標準2
2.1執行程序及規定2
2.2采用標準2
3質量控制點設置3
3.1質量控制點設置3
3.2質量控制點報驗程序3
3.3工序質量控制的要求4
3.4質量控制點測量手段4
3.5檢試驗流程圖5
4檢驗試驗計劃表6
1編制概述
1.1工程概述
1.1.1項目名稱:
1.1.2建設單位:
1.1.3設計單位:
1.1.4監理單位:
1.1.5勘察單位:
1.1.6總承包單位:
1.1.7專業分包單位:
1.2質量目標
1.2.1總體目標
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做好過程檢驗和試驗,最終確保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實現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100%。
1.2.2工程質量檢驗目標
(1)工程合格率100%。
(2)工程項目一次竣工驗收合格率100%。
(3)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預防及治理覆蓋率達到100%。
(4)用戶質量回訪率100%,顧客滿意度達到90%以上。
(5)采購物資質量合格率100%。
(6)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合格率100%;
(7)質量事故為零。
1.2.3質量方針
誠信守法,質量為本,信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障健康;保護環境,綜合治理,造福社會;科技領先,精細管理,持續發展;建精品工程,創行業典范。
質量承諾:公司已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我們將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規程、ISO9001-2000質量體系標準及《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等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單位工程合格率為100%,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加強內部質量管理,爭創優質工程,增強市場競爭力。
承諾工程竣工質量達到合格工程等級標準。
2檢驗控制程序及標準
2.1執行程序及規定
2.2執行標準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
《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4-20**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12―20**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
3質量控制點設置
為了規范本工程施工過程中工序質量的控制,確保施工工序質量滿足有關標準規范和業主的質量目標要求,使業主、承包商、監理等單位對工序驗收、材料檢試驗等有統一的依據,特制定質量控制點
3.1質量控制點設置
序號
質量控制點名稱
級別
備注
二*工程
1定位放線復測(坐標、標高)A
2垂直度、中線偏差檢驗B
3檢測A
4檢驗批驗收B
5安全技術交底C
3.2質量控制點報驗程序
3.2.1A級質量控制點報驗
3.2.1.1承包單位按批準的檢驗和試驗計劃自檢合格,并做好工序質量控制過程記錄。自檢合格后,承包單位按規定的監理程序書面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
3.2.1.2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商報驗的條件進行確認,確認完成后提前24小時書面通知建設單位進行共檢。
3.2.1.3由監理單位組織承包單位、建設單位等專業人員進行聯合檢查。
3.2.2B級質量控制點報驗
3.2.2.1施工單位按批準的檢驗和試驗計劃自檢合格,并做好工序質量控制過程記錄,施工單位按規定的監理程序書面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
3.2.2.2監理工程師對
B級質量控制點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3.2.3C級質量控制點報驗
施工單位按批準的檢驗和試驗計劃自檢合格后,做好工序質量控制過程記錄,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3.3工序質量控制的要求
3.3.1B級控制點未經監理單位檢查,A級控制點未經監理、業主檢查,施工單位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3.2共檢完成后,當該工序施工質量符合設計文件、標準規范和合同規定等要求,承包商、監理、業主等檢查各方應及時簽字確認,施工單位可以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不符合要求時,不得進入下一工序,并立即采取處置措施,處置措施及結果要有記錄,具有可追溯性。
3.4質量控制點測量手段
序號
項目
檢驗方法
備注
1軸線
全站儀或GPS
2樁位
用經緯儀、拉線和尺量檢查
3標高
用水準儀檢查
4位移
拉線和尺量檢查
5承載力
靜載試驗
6樁身完整性
低應變檢測
-4-3.5
檢驗試驗流程圖
評審
檢試驗計劃
工序過程控制及完成
自檢
合格轉序
監理檢查
評審
返修或返工
不合格
C級
不合格
合格
合格轉序
B級
業主到場
A級
共檢
記錄存檔
轉序
合格
結果通知
不合格
評審
54
檢驗試驗計劃表
工程檢試驗計劃表
編號
階段/活動
質量
控制點
適用的工程建設標準以及
有關質量要求或技術規定
檢驗和試驗內容
審查/驗證/簽認
檢測比例或數量
質量記錄
承包商
檢測單位
監理單位
建設單位
一施工準備
1測量復測
復測控制樁
《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20**
全部樁位復測
測量記錄
二混凝土
1混凝土
原材
實測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
砂子400m3石子400m3、散裝水泥500噸、分別按批次取樣,送當地試驗室做原材檢測。
檢驗報告、原材質量證明文件
2混凝土
混凝土質量、承載力檢測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
《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
混凝土樁身完整性檢測不少于樁數10%。
質量驗收記錄、施工記錄
3混凝土試塊
壓實度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
隱蔽驗收記錄、施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