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二型糖尿病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

二型糖尿病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

2025-03-07 閱讀 1050

  糖尿病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

  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時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中醫藥等生活方式指導。

  1.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

  (1)測量空腹血糖和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急癥狀,如出現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有意識改變、呼氣有爛蘋果樣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多飲、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膚潮紅;持續性心動過速(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分鐘);體溫超過39度或有其他的突發異常情況,如視力突然驟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時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我站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隨訪到此次隨訪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計算體質指數(BMI),檢查足背動脈搏動。

  (4)詢問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吸煙、飲酒、運動、主食攝入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6)根據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和癥狀體征,對患者進行分類干預及中醫藥方面的指導。

  ①對血糖控制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

  ②對第一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增加現有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糖藥物及中醫藥指導,2周時隨訪。

  ③對連續兩次出現空腹血糖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7)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

  一、常見中醫辨證食療推薦方

  飲食養生法對防治消渴病尤為重要。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具體應用應該在辨體質、辨病、辨證的基礎上,合理選用。

  (一)陰虛燥熱證

  證見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饑,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食療應以養陰消渴飲為基礎。

  食療藥膳方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瀝出,打入雞蛋,蒸。

  2.杞蕷粥:山藥、枸杞適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飲:綠豆、黑豆、赤小,煎湯服用。

  4.烏梅生津茶:烏梅、麥冬,泡水當茶飲。

  5.石斛芩葉茶:石斛(干、鮮均可)、黃芩葉,開水沏泡,代茶飲。

  主食以蕎麥面粉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葉及綠葉菜等食物。

  (二)氣陰兩虛證

  證見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干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紅暗、邊有齒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

  食療藥膳方為:

  1.參杞粥:西洋參、山藥、枸杞適量,加粳米煮粥。

  2.歸芪雞:黃芪、當歸、母雞剁大塊,加水抄煮,去浮沫,納入黃芪、當歸燉至肉熟。

  3.苦瓜炒肉:鮮苦瓜、瘦豬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烏適量加水煎半小時,取汁煮雞蛋,每日1個。

  5.益氣生津茶:西洋參、石斛,開水沏泡,代茶飲。

  主食以黃豆、玉米面粉為主。副食以洋蔥、蓮藕、豆腐、胡蘿卜、黃瓜等。

  (三)陰陽兩虛證

  證見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耳輪焦干,多飲多尿,混濁如膏,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陽萎早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食療藥膳為:

  1.蓯蓉山藥苡仁粥:肉蓯蓉、山藥、薏苡仁適量,煮粥食,每日兩次。

  2.枸杞明目茶:適用于2型糖尿病肝腎陰虛證,表現為頭暈眼花、雙目干澀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葉、菊花,開水沏泡代茶飲。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麥豆類等。副食以山藥、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蘿卡、油菜、洋蔥等。用菊花泡水代茶飲。

  對消渴而癥見陽虛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啟動元陽,助全身陽氣之氣化。本證見陰陽氣血俱虛者,則可選用鹿茸丸以溫腎滋陰,補益氣血。上述食療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實、金櫻子等以補腎固攝。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變,故對于上述各種證型,尤其是對于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或代,及兼見其他瘀血證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藥品。如丹參、川芎、郁金、紅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藥,如丹參、川芎、益母草、當歸、赤芍等。

  消渴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應在治療本病的同時,積極治療并發癥。白內障、雀盲、耳聾,主要病機為肝腎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補肝腎,益精補血,可用杞菊地黃,丸或明目地黃丸。對于并發瘡毒癰疽者,則治宜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用五味消毒飲。在癰疽的恢復階段,則治療上要重視托毒生肌。

  二、預防保健操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治療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適度而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使血糖下降,增加熱能消耗,使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全身狀態,預防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針對糖尿病運動調養的方法有很多,預防保健操可以通過全方位的手法達到調理臟腑,養陰清熱,益氣牢l、腎從而輔助調節血糖的目的。主要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一)固氣轉晴

  拇指內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兩脅,雙腳五指抓地,同時環轉眼球,順時針逆時針各20遍。

  (二)橫推胰區

  雙手掌由外向內推腹部胰臟體表投影區,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

  (三)揉腹部

  以神闕為中心揉腹,順時針逆時針各20遍

  (四)按揉腰背

  雙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關節點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每穴各半分鐘。

  (五)推擦腰骶

  雙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謬穴10遍。

  (六)通調脾腎

  揉脾經血海、地機、三陰交,揉腎經太溪穴,雙手拇指沿脛骨內側緣由陰陵泉推至太溪5遍。

  (七)拳扣胃經

  雙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擊小腿外側胃經循行部位五遍,以酸脹為度。

  (八)推擦涌泉

  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熱為度。

  三、情志調攝保健法

  心理治療,即精神治療,中醫學又稱之為意療。在一定條件下,心理因素能改變生理活動,利用情緒對內臟功能氣機的影響,通過精神因素去調動機體正氣與疾病作斗爭。從而達到扶正以祛邪,主明(心神活動正常)則下安(內臟安定)的治療目的。軀體疾病,進行必要的意療也是裨益的。

  糖尿病患者多陰虛陽亢,肝陽偏亢失于條達則性情易激易怒。故糖尿病患者應怒力做到怡情悅志,胸襟開闊,保持情志舒暢,氣血流通,如是則陰陽調和。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善怒情緒,作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應多理解溝通,幽默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于調節糖尿病患者的情緒波動。三餐定時,細心照顧,常溝通多關愛,幫助其減輕壓力與負擔。

  常用的中醫心理療法有五種:以情勝情法,勸說開導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順情從欲法。

  (一)以情勝情療法

  正確地運用情志之偏,可以糾正陰陽氣血之偏,使機體恢復平衡協調而對病情有力;

  (二)勸說開導法

  運用言語對病人進行勸說開導,是意療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條件下,言語刺激對心理,生理激動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應正確地運用“言語”,對病人采取啟發誘導的方法,宣傳糖尿病的有關知識,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動配合醫生進行軀體和飲食治療。勸說開導,要針對病人不同的思想實際和人格及個人特征,做到有的放矢,生動活潑,耐心細致。

  (三)移情易性法

  就是排遣情思,改易心志。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點從病所移于他處,或改變其周圍環境,免于與不良因素接觸,或改變病人的內心慮戀的指向性,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轉移于另外的人或物身上等等,稱之為“移情”。

  (四)暗示解惑法

  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以誘導病人“無形中”接受醫生的治療性意見或產生某種信念或改變其情緒和行為,甚或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暗示療法一般多用語言,也可采用手勢、表情、暗示性藥物及其它暗號來進行;

  (五)順情從欲法

  順從病人的意志,情緒,滿足病人心身的需要。僅用前幾種方法是不夠的,只有當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滿足時,疾病才有可能自愈。對于心理上的欲望,應當有分析地對待,若是合理的欲望,客觀條件又能允許時,應盡力滿足其所求或所惡,如創造條件以改變其所處環境,或對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證等。

  四、中醫適宜技術保健法

  中醫防治糖尿病重視綜合調治,除了飲食、運動、藥物以外,還常用按摩、艾灸、針刺、足浴等多種特色療法。

  (一)按摩

  1.按摩背腰部:手掌勻力推揉脊柱兩側,或用按摩棒、老頭樂,敲打后頸到腰骶,重點按揉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局部阿是穴(痛點),適合于2型糖尿病伴乏力、腰背酸痛者。

  2.按摩腹部:雙手掌互擦至掌熱,左手掌壓右手掌緊貼神闕穴(肚臍),從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從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適合于2型糖尿病腹滿、大便不暢者。

  3.按摩肢體:以手指揉點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橫指)、三陰交(內踝上3寸)2分鐘,以酸脹為度。手擦涌泉穴(前腳掌心)以透熱為度,適合于2型糖尿病頭暈、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二)艾灸

  1.灸足三里: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橫指),約距0.5-1寸左右,進行熏灸,每側10-15分鐘。適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無力者。

  2.灸關元: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關元穴(下腹部肚臍下3寸),約距0.5-1寸左右,進行熏灸,每次10-15分鐘。適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陽痿,抵抗力降低者。

  3.注意事項:防止燙傷。糖尿病患者不適宜于化膿灸。

  (三)針刺療法

  針刺治療糖尿病常用選穴方法有以下幾種:

  主穴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陰交。配穴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關元、神門、然谷、陰陵泉等。針刺方法以緩慢捻轉,中度刺激平補平瀉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四)耳穴

  耳穴按壓治療糖尿病常選用的穴位有:

  主穴為胰、膽、肝、腎、緣中、屏間、交感、下屏尖。配穴為三焦、渴點、饑點。根據主證及辨證分型,每次選穴5-6個。

  選定耳穴尋得敏感點后,將王不留行置于相應耳穴處,用膠布固定,用食、拇指捻壓至酸沉麻痛,每日自行按壓3次。每次貼一側耳,兩耳交替。

  (五)足浴

  推薦方:藥物組成:當歸,赤芍,川芎,桂枝,紅花,雞血藤,希薟草,伸筋草。

  適應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下肢血管病變

  用法用量:上述中草藥加水3000ml煎熬,現配現用,水溫38-42℃(注意水溫不宜太熱,以防燙傷),藥劑以浸沒兩足內外踝關節上2寸為準,隔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總計5個療程。

  上派鎮中心衛生院

篇2:社區亞健康人群中醫藥保健方案

  沈河區社區亞健康人群中醫藥保健方案

  為貫徹落實《沈河區衛生系統創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實施方案》精神,促進我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滿足居民對中醫藥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發揮中醫中藥在調理亞健康狀態方面的優勢,特別是提高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調理水平,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

  普及中醫關于亞健康狀態衛生保健知識;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提高社區居民身心全面健康水平;阻斷和避免社區居民健康滑向亞健康。)

  二、工作方向

  F通過發放中醫食療健康處方、宣傳單,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使社區居民確立科學合理的飲食觀念。比如樹立三低飲食(低鹽、低糖、低脂)觀念,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飲食密切相關,糾正社區居民的有關飲食的錯誤觀念,加強對飲食科學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J注意對不同亞健康情況人群的調研,積極為亞健康人群分析飲食偏差,分析偏差后果,并根據目前亞健康情況做出調整方案。最后具體調整結果,以期確實有效的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

  (二)情志調養

  1、工作重點:使社區居民知曉情緒穩定、良好對健康的重要性;提倡全社會營造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居民安居樂業,健康祥和。

  2、具體措施:

  在社區宣傳情緒和疾病的關系知識,如“笑一笑十年少”等,普及居民精神調適的意識,諸如勞逸結合、松緊有度等,使情志引起亞健康者對緊張的生活節奏、心理壓力過大、過度疲勞等情況引起重視,調整生活,恢復健康。

  (2)開展談心、心理疏導、心理咨詢等活動,使亞健康居民向好的方向轉化,達到心理平衡,走出亞健康。

  (3)提倡居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如跳舞、唱歌、健身等,改變社區居民精神面貌;提倡“四講”“四不”,提倡中國傳統尊老愛幼的美德,提高社會公德,建立良好的家庭及社區氛圍。

  (三)自我防病

  1、工作重點:對可能引起亞健康的病因、異常或危險信號進行宣傳,提高社區居民防病知病水平,有病早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具體措施:

  (1)通過發放小冊子、健康教育處方等介紹中醫對亞健康人群的分類及中醫針對性的保健方法,如食療方法,傳統練功療法,使居民能有針對性的、有效果的擺脫亞健康狀態

  (2)舉辦講座宣傳亞健康知識及其危害性,并對居民做具體輔導,指定適合方案,通過體質分類,讓居民更好的了解自身,有助于自我防病水平的提高,切實有助于體質的提高

  (五)運動和日常生活

  1、工作重點:宣傳自身參與的重要性,呼吁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2、具體措施:

  (1)大力宣傳預防亞健康應從糾正病因開始,也就是從日常生活做起,做到科學的健身、修養,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水平。

  (2)宣傳并提倡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身體素質鍛煉,提高對疲勞的耐受性,提高身體素質,避免滑向亞健康。通過積極有效的鍛煉、活動,使精神、情緒、陰陽氣血保持于相對平衡狀態。

  (3)向居民介紹并指導中國傳統養生、健身法,如五禽戲等,使居民投入到適合于中國人體質的保健養生運動中去,提高居民體質。

  (4)居民認識到擺脫亞健康狀態不是靠醫生的診治,藥物的療效,而是要靠自己,采取積極主動地措施阻斷和走出亞健康狀態。

  七、亞健康者的中藥調理、藥膳和食療

  1、陰虛型者

  (1)兔肝菠菜湯:兔肝一具、菠菜100克,共煮作湯,湯成后放麻油適量。

  功效:滋補肝腎,滋陰潤燥,養血止血,清肝明目。

  (2)調息補益香蜜:胡桃仁50克、五味子2克洗凈加蜂蜜適量搗爛成糊,溫水沖飲。

  功效:補腎固精。

  (3)左歸丸:6克,每天3次。

  功效:滋腎補陰。

  2、氣陰兩虛型者

  (1)冰糖五果羹:紅棗5枚、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與牛乳共煮10分鐘,稍涼后,把帶皮生梨及去皮香蕉切碎,放入溫牛乳中,再加入冰糖適量。

  功效:補虛滋陰潤燥,壯腰健腎。

  (2)生脈飲:1支,每天3次。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

  3、氣血兩虛型者

  (1)龍眼棗泥:龍眼肉300克、大棗250克去核,入鍋煮沸至7成熟,倒入姜汁、蜂蜜及谷麥芽粉,攪勻,略煮成泥狀,每天1~2次,每次15克。

  功效:健脾益胃,滋補心血。

  (2)黃芪烏骨雞盅,烏骨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加浸泡30分鐘的黃芪共入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4小時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養陰生血。

  (3)歸脾丸:歸脾丸6克,每天3次。

  功效:補氣攝血。

  4、陽虛型者

  (1)五味羊肉:肥羊肉500克,煮熟切片,加鹽、生姜、大蒜、五香粉及黃酒適量拌勻

  功效:溫中補虛,開胃健力,溫腎填精。

  (2)韭菜炒蝦仁:韭菜250克,油炒后放入100克鮮蝦仁,再炒片刻,加少許胡椒粉。

  功效:壯腎陽,溫中散寒,健胃提神。

  (3)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右歸丸6克,每天3次。

  功效:溫陽滋腎固攝。

  5、氣郁型者

  (1)決明子海帶湯:決明子10克,浸泡后加入海帶35克,入鍋加水兩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飲湯。

  功效:清肝明目化痰。

  (2)菊花茶:菊花5克、佛手5克、山楂15克,入鍋加水兩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飲湯。

  功效:解郁去火,清頭目。

  (3)逍遙丸:逍遙丸6克,每天3次。

  功效:疏肝理氣。

  6、痰濕型者

  (1)蘿卜絲餅:白蘿卜250克,連皮切絲,加入陳皮絲、生姜絲適量及白扁豆50克煮熟后研成泥,加鹽少許,拌成餡做成餅,入油鍋烙熟。

  功效:健胃消食化痰濕。

  (2)二陳丸或正氣片:二陳丸6克,正氣片3片,每天3次。

  功效:健脾理氣化濁。

  7、血瘀型者

  (1)甜醋補養豬蹄:豬蹄一只,洗凈,去毛切塊,加切片生姜和甜醋入鍋,小火煮到豬蹄爛透。

  功效:散瘀血,補氣血,健脾胃,通乳汁。

  (2)山楂雞內金粥:炒山楂片15克,與粳米50克,同煮至爛,烘干研成細末之雞內金入粥攪拌片刻即成。

  功效:化飲食,消內積,行結氣,化滯血。

  (3)血府逐瘀口服液或活血通脈膠囊:一支或2粒每天3次。

  功效:理氣活血,通經活絡。

篇3:中醫藥科技博覽會綜合媒體宣傳方案

*中醫藥國際科技博覽會(博覽會),旨在會聚國際、國內中醫藥眾多企業,搭建中醫藥新技術新產品展示、技術交流、項目對接的平臺,促進中醫藥的技術交流、成果轉化和產品貿易。為此必須動員媒體全力配合,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等多種媒體形式,圍繞“推動中醫藥科技產業現代化”這一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吸引國內外中醫藥企業以及相關機構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參與,引起全社會對中醫藥科技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的高度關注。

一、博覽會的宣傳目標:

1、通過有效的前期宣傳資料制作和發放、宣傳廣告和新聞活動,營造博覽會的前期氛圍,對廠商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活動,吸引企業的關注和參與,并積極參與博覽會相關前期活動;

2、挖掘博覽會的新聞熱點,通過國內媒體的有效傳播,提高博覽會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3、臨近博覽會和大會期間跟蹤報道和重點專訪等,全面展示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向全世界展示我國中醫藥現代化進程,力爭使博覽會成為具有轟動效應、最成功的中醫藥國際科技盛會,促進中醫藥研究、開發、生產、流通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博覽會宣傳活動步驟:

從*年5月開始進行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有步驟的宣傳工作,隨著籌備工作的推進,宣傳力度逐漸加強。后續追蹤報道,讓博覽會和中醫藥產業發展成為長久話題。

(一)會前宣傳:6月-8月下旬

廣告:7―9月連續在《中國醫藥報》非頭版刊登約1/4大小的博覽會廣告。

動態報道:《成都日報》、《四川日報》、《成都商報》、《科技日報》報道博覽會進展情況及主要活動進展情況,包括重要國際參展商、國內有影響的中醫藥企業或機構簽約參展的報道,對重點參展單位進行采訪,了解其參展動機和對展會的看法、對成都的中醫藥的了解等內容,或對博覽會籌備組進行采訪;

深度報道:從6月底開始,與《成都日報》合作,圍繞中醫藥項目推介會,在對成都中醫藥產業的代表性項目進行梳理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

展會會刊:博覽會進展情況、主要活動情況,重點參展企業機構介紹,特色介紹。成都市及其中醫藥產業介紹及其特色。招商信息動態,組委會領導寄語等等。

網站:成都市政府網站、成都科技局網站鏈接博覽會網頁

新聞通氣會:8月下旬召開,請市委宣傳部協助召開,提供新聞通稿。

(二)會中宣傳:9月25-27日

盛況報道:成都日報、成都商報、21世紀經濟報道、科技日報、中國醫藥報、成都電視臺、四川電視臺、成都人民廣播電臺集中報道博覽會盛況。

包括:

1、博覽會整體規模情況;對參與企業、科研機構及其

ceo、專家采訪;

2、博覽會各項專題活動進行情況。

網站:成都市政府網站、成都科技局網站、四川省科技廳網站以圖片、文字形式報道博覽會現場盛況;

資料:情報所制作資料光碟

(三)會后宣傳:9月27日-10月上旬

跟蹤報道:《成都日報》、《四川日報》、《成都商報》、《科技日報》等在博覽會結束后,做重點新技術、新產品、對接、合作項目跟蹤報道,反映主辦方、企業對博覽會的總體評價,以及對下屆博覽會的建議、期盼。

三、博覽會氛圍營造

以宣傳成都中醫藥產業為主要目的,側重于吸引社會關注,創博覽會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營造濃烈的大會氛圍。時間集中在博覽會臨近和會中。主要方式有:

1、從6月初開始,在成都乃至四川省內高新區及其它科技園區集中張貼招貼畫,招貼畫設計與大會其它宣傳資料的色彩等設計一致;

2、7月初在國航飛機上的宣傳冊上刊登廣告(a4紙的一半);

3、8月在商報中夾博覽會宣傳彩頁;

4、9月初開始在天府廣場圍墻博覽會宣傳立牌;

5、9月24-28日在天府廣場主席像下鮮花擺放“*中醫藥國際科技博覽會”。

6、開幕式主會場及展場周邊的氛圍營造。以鮮花、橫幅、彩旗、氣球等多種道具布置,突出隆重熱烈的氣氛;

7、博覽會現場對參觀人員進行登記散發博覽會紀念徽章(會標)和宣傳紀念小冊(參展商信息,由國展公司制作);

四、經費預算

1、宣傳資料準備

招貼畫約3000張、各種證件500個、資料光碟制作、宣傳小冊等等共計6萬元。

2、媒體廣告、報道等

《中國醫藥報》博覽會會展專欄約2萬、專欄專題報道、深度追蹤報道約8萬,電視媒體2萬,共計12萬。

3、墻體噴繪廣告、鮮花、橫幅、彩旗、氣球等氛圍營造費用共計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