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方案
福光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我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堅持以*****為指導,以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重點,以強化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保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宗旨,借鑒名校教學改革經驗,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優化課堂教學策略,積極探索自主、和諧、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
二、總體目標
1、促進教學質量提高。通過高效課堂實踐活動,探索并建立高效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并不斷完善形成特色,力爭教學質量爭先進位,逐年上升。
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通過高效課堂實踐活動,促進校本研修活動深入開展,推動研修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增強教師參與研修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實現教師的教育理念全面更新,專業素養全面提升。實驗教師課堂教學達標,消除負效、無效或低效的課堂教學。
3、促進學習方式轉變。通過高效課堂實踐活動,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優化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強化當堂訓練,努力實現輕負高效的目標。
三、教學原則
以導學案為統領,以小組組織為抓手,探索“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展示交流、點評小結”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和諧快樂”課堂,實現開放式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用效率保證質量。
四、保障機制
成立福光中學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和學科指導小組,全面負責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一)、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長:z(常務)
成員:z
職責: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學校課程改革工作,確保學校課改工作順利開展。
1、根據市、區課改工作相關精神,制訂學校課改工作規劃、方案、制度及管理措施;
2、根據市、區課改工作相關精神,制訂教師、學生發展性評價實施細則;
3、期初制訂專項工作計劃,期末進行專項工作總結;
4、組織召開有關全校課改方面的工作會議、研討會議;
5、提煉、宣傳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經驗;
6、組織對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的檢查、評估、表彰工作;
7、負責作好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過程管理。
(二)下設“課堂教學改革”學科指導小組,具體負責課堂教學改革實施:
組長:z副組長:z
成員:(1)z
(2)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工作職責:
1、制訂課堂教學改革科研工作計劃(學期計劃);
2、建立學校集體備課制度并組織實施,審核、編制課堂教學“導學案”;
3、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符合學校實際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4、組織教學能手、學科骨干教師和帶頭人開展教學開放活動和教學模式示范觀摩活動;
5、通過隨堂聽課、召開師生座談會等形式,了解課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6、對全校實施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教學指導;
7、具體指導學科集體備課工作;。
8、實施新課程教材的通研及相關教學研究活動;
9、定期向課改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10、做好課改課題申報、立項和管理工作,組織推廣科研成果。
五、評比工作
(一)優秀導學案的評選
每學期評選一次優秀導學案,由教務處組織學科指導小組評選,并及時公布和展示優秀導學案。
(二)優質課的評選
每學期開展一次優質課評比,由學校課改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選,及時公布評比結果。
六、實驗步驟
整個課堂教學改革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培訓。20**年3月至8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使教師接受課堂改革的理念,從課改名校、區域內先進學校學習課改經驗,分別召開班主任、學科老師和學生會議,落實具體要求和任務。
第二階段:實驗啟動。20**年9月,初一年級所有班級啟動實驗,對涉及的教師和學生進行進一步培訓,初步構建、運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解決授新課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中的存在的問題,形成經驗材料,以備其它老師借鑒運用。
第三階段:全面實施。20**年秋開始,力爭七八年級的所有學科按照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模式進行教學。
附第一、二階段課改進度具體安排:
八月份:宣傳啟動階段
1、完成教師的專項培訓
2、各班班主任完成小組的組建工作
3、完成合作學習小組的培訓工作
九月份:探索實踐階段
1、各備課組對導學案的編制修改、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進行操作性實驗,初步掌握操作流程和基本要領
2、積極探索在導學案教學形式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操作方法
3、對各小組的構建現狀作適當調整,基本確立小組文化的建設,明確小組內成員的職責及課堂學習要求
4、初步構建和配套相應的課堂評價體系和小組、班級文化管理體系
十月份:全面推進階段
1、各備課組基本掌握導學案的編制、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和基本要領
2、參與實驗的學科教師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學科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操作方法
3、初步建立班級文化和小組文化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初步形成,學生課堂參與率高,教學效果初見成效,實驗教師初嘗教改甜頭
4、課堂評價體系初步建立,各項評優考核體系基本形成
十二月份:總結深化階段
1、對各實驗學科的導學案編制質量進行專項調研
2、對導學案的使用的批改進行專項考核
3、對參與實驗的學科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操作的驗收,并納入績效考核
4、對小組文化建設進行專項督導,結果納入班主任績效考核
5、召開課改實驗教師專題研討會,每人完成一篇課改實驗教學與反思
6、召開課改實驗教師總結表彰會,對工作突出,取得一定成效的教師給予表彰
7、總結課改實驗成果,初步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課改模式
篇2: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然而學生卻沒得到應有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施有效教學,需要我們認真領會課程改革的精髓,把握全新的現代教育理念,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計劃:
1、要面向全體學生。
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以個別優生的回答,當作全體的回答,以優生的速度決定教學的進程等。真正的面向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學民主的思想。在組織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接受型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課程改革也要求我們改變接受學習的現狀,變為主動性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大膽處理教材。正確使用研究性學習法,它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布滿求知欲和好奇心程。
2.建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應和學生形成一種學習合作者的關系,把自己當作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學習行為,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人格,對學生不正確的地方不要簡單否認,要善于引導。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從內涵上來說,:
3.教學要有創新
創新教學,是現在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詞匯。它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內容。要培養創造型的學生,就需要有創造型的教師。不斷學習努力做到:(1)教學內容的創新,要改變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的傾向,不唯書是從,增加課堂的信息量。(2)教學環節創新,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想方設法扣住學生的心弦,使它們主動的探究新知識。學生在積極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既把握了知識,又學習了語言、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3)教學方法創新。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需要我們要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總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經驗。(4)教學手段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造最優的教學手段,以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取最優的知識,得到充分的發展。一方面,要提高自己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制作帶有視聽效果的課件,另一方面,要突破傳統手段的束縛,在傳統中求創新。(5)課堂練習的創新。課堂練習在鞏固新知的同時,要有思考價值,要具有開放性。在學生方面,我們要注重通過自己的教學,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要善于呵護和引導學生的創新火花。其實,在一堂課中,只要有一點新意思、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等,就可以稱得上創新。不管是教還是學,只要有一點創新的火花,就值得肯定。
總之通過不斷加強理論的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熟悉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有關規律。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目的。
篇3:我對美術課堂教學改革中:合作學習認識
我對美術課堂教學改革中-關于合作學習的認識
美術新課改強調通過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美術課程是一門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課程。由于各種原因,以往人們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之我國中小學美術課程,長期受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比較深,使課程目標的定位產生了偏差。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要求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在每個單元課題中都體現了共同學習、合作學習的精神,提倡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藝術作品、學生與文化歷史等對話的互動與共同研究過程,既注重對每個學生在不同領域有自己專長的發展和愛好,又特別強調大家共同學習,相互合作的研究性方式,使所有學生通過學習得到全面的發展。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其三個特征為“主動、探究、合作”。在我們90年代初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仍屬新生事物,或在教堂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并沒能科學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把握其精神實質。
所謂的“合作學習”是指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扶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體目標。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人際交往、團體合作能力等。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比較適合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無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