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省級規范化學校復驗迎接準備工作實施方案

省級規范化學校復驗迎接準備工作實施方案

2025-05-12 閱讀 5105

  省級規范化學校復驗迎接準備工作實施方案

  接縣教育局通知,省規范化學校復驗工作將于今年下半年進行。為做好復驗前的準備工作,確保復驗順利通過,按照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即日起復驗準備工作全面啟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迎接省級規范化學校復驗的準備工作是我校本學期的重要工作之一,復驗涉及面廣、內容細,工作難度遠遠大于申創階段,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和制約學校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因此,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全體師生員工一定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層層發動。所有教職員工,都必須服從安排,積極做好或配合做好復驗準備工作,確保我校順利通過復驗。

  二、建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復驗準備工作的領導,經學校研究確定,成立實驗高中迎接省規范化學校復驗準備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申英印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王建華、徐洪亮、邱宗慶和李偉等四位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復驗準備工作的具體開展。

  三、明確分工、落實任務

  為切實把準備工作做細做實,復驗準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明確了分工,落實了任務。

  辦公室設綜合組、教學管理組、學生管理組和后勤管理組四個小組。

  (一)綜合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學校辦公室、工會、督導室和計生辦所屬人員。

  負責準備的內容:復驗自評報告,學校管理(A2)中的辦學理念與發展規劃(B6)、管理機制(B7)、班子建設(B8)、隊伍建設(B9)、辦學行為(B10),辦學特色(A4)。

  (二)教學管理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級部副主任和教務處、教科處、師訓處、信息中心、實驗室、圖書資料室所屬人員。

  負責準備的內容:辦學條件(A1)中教學設施設備(B4)的C10、C11、C13、C14、C15、C16,素質教育實施(A3)中的課程與教學(B14)、教育科研(B15)、教育評價(B16)、學生素質發展(B17)。

  (三)學生管理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德育處、宿管科、藝體處、團委、保衛科、醫務室所屬人員和年級教導員。

  負責準備的內容:辦學條件(A1)中教學設施設備(B4)的C12,學校管理(A2)中的校園文化建設(B11)、安全與常規管理(B12),素質教育實施(A3)中的德育工作(B13)。

  (四)后勤管理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總務處、餐飲中心、會計室所屬人員。

  負責準備的內容:辦學條件(A1)中的學校規劃(B1)、校舍(B2)、運動場地及設施(B3)、教育經費(B5)。

  四、工作步驟與時間安排

  (一)學習發動,制定計劃(3月中旬)

  第三周,學校召開相關人員參加的迎接省規范化學校驗收準備工作動員大會,統一布置復驗工作。各小組要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省級規范化學校驗收標準》,用一周的時間熟悉各自負責的復驗內容,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進行具體的工作安排。

  對復驗的內容,要從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兩個方面列出清單,分清哪些是目前已具備的,哪些是目前雖不具備但可以著手準備的,哪些是目前既不具備也不好著手準備的。目前可以準備的內容特別是文字材料要立即行動起來著手準備。

  (二)準備文字、電子檔案材料(3月下旬-6月上旬)

  對已具有的材料進行重新整理,缺少的材料要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驗收標準》進行新建和完善。所有材料要整理歸檔,建立條目和索引。

  (三)完善、優化部分配套設施(3月下旬-8月底)

  對教學器材以及與教學、生活相關的配套設施進行重新整理,由相關領導統一安排必備設施的購置和硬件建設的進展。

  (四)總結再提高(6月中旬開始)

  對前一段準備工作進行總結,學校統一組織按驗收標準進行全面驗收檢查,查找不足以便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五、幾點要求

  1.準備工作開展期間,各工作小組每兩周召開一次專題會,檢查、安排本組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聽取各組的工作情況匯報,協調、督查工作進度,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2.各組要明確責任,實行工作承包制和責任追究制,延誤工作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影響復驗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3.各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有些需要合作準備的內容要相互配合。

  4.復驗準備工作要在正常的工作日有條不紊地進行,一般情況下不搞突擊、不加班。

篇2:省級規范化學校復驗匯報材料

  泰安十中省級規范化復驗匯報材料

  20**年10月日

  泰安十中位于岱岳區以南,夏張鎮政府駐地,始建于1960年。學校占地6.6萬平方米,有教學樓三幢,綜合實驗樓一幢,學生公寓一幢,學生餐廳一座,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班35個,在校生1917人,教職工111人。近年來,我校遵循“團結勤奮、嚴謹創新”的校訓和“德育為首、質量第一、從嚴治校、規范管理”的辦學理念,以“創辦特色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標,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辦學水平和整體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學校先后榮獲了市綠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AAAA級學校、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區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20**年5月被命名為省級規范化學校。

  近年來,我們根據學校三年規劃的要求,進一步統一了“以人為本,特色興校”的辦學思路,以“精細化管理”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學校管理上制定落實了多項規章、制度和措施,教學工作中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走出了符合本校實際的教學和管理新路子,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受到了上級領導、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現將我校通過省級規范化學校驗收以來的各項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硬件設施和環境建設

  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我校走政府投入和社會化辦學相結合的路子,投資近千萬元新建了學生公寓、學生餐廳、綜合實驗樓;學校聘請專家對學校布局進行了科學設計,硬化了學校路面,建設了高標準的花園和綠地等配套設施;學校微機室、語音室、圖書室、閱覽室、勞技教室、史地教室、書法室、美術室、音樂室、體育器材室等專用教室,內設配備全部達到省級一類標準。設置了宣傳長廊,名人名言,學生自編警句牌,學生作品展欄等校園文化宣傳陣地,使整個校園綠化錯落有致,花草遍布,書香裊裊,做到了綠化、美化、凈化、知識化的有機結合。

二、學校管理工作

  (一)創新了教師管理制度。首先,我們實行了中層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出臺了《泰安十中中層領導干部評價方案》,真正實現了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其次,實行級部自治,出臺了《泰安十中級部管理辦法》,每月一評比;另外,實行了班主任補助分級制度。在提高班主任待遇的同時,出臺了《泰安十中班級管理考核細則》,將班主任工作評價班級管理水平掛鉤,每月一排名,優勞優酬。第三,出臺了《泰安十中教師考評細則》和學生評教制度,詳細規定了教師德、能、勤、績的評價辦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師評價體系當中,增加了說服力。另外,實行領導干部巡查制度,每天的值班領導不定時對教師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巡查,巡查情況記入教師個人評價。

  (二)細化了班級管理辦法。一是每個班都建立健全了班級管理網絡圖,層層設定職位,明確責任,班級成員人人有事干,班級工作事事有人干。二是豐富了班級文化內容。在養成教育、信心激勵教育和感恩教育的框架下,通過目標書、一諾千金、星光大道、吃一塹長一智、支點行動、感恩親情等活動,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了學生適應社會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親情意識。三是堅決執行《學生素質評價報告》制度,把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分為學業成績、綜合素質和個人特長三大部分,加強了平時道德表現等方面的考評比重,并把學生突出的閃光點作為加分項納入學生評價。

  (三)充實了德育教育體系。創新學校管理,豐富學生活動,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一是深入開展體育藝術“2+1”活動。成立了課外興趣、傳統益智游戲、民間體育項目興趣小組和各學科的二十多個興趣小組,由輔導教師統一組織,保證時間和質量,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在此基礎上,學校和各級部不定期地開展各種興趣小組的比賽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特色班級”評選,學校每學期還要拿出專門時間開展校園藝術體育節,對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集中展示。二是專門噴繪了泰安十中新道德教育展示墻,利用學校空閑墻面由學生自發舉辦每周一期的德育板報,為德育教育提供了集中展示平臺。三是利用多媒體教室每周讓學生觀看愛國主義、親情教育、法制教育影片,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精神風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四是完善了家長委員會制度,班、級部、學校分別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學校重大決策、重要會議邀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參加,既宣傳了學校,又化解了矛盾.

三、教育教學工作

(一)狠抓常規工作,創新集備制度。

  制定了泰安十中教學工作周歷,將常規檢查、集體備課、聽評課、教師講壇、課堂達標等工作明確標準,固定時間,增強了工作的有序性。在常規工作及評比檢查中,我們分別設立了首席教師、學科帶頭人、包科領導,各負其責,并嚴格落實日查、周評、月結制度,周評量化作為月結重要參考。此外,為增進教師交流,我們將各學科集體備課時間改在每天上午自習課,集備形式為“先說課,后交流”,其他學科老師也可以參加并提出建議,有效提高了集備效果和課堂效率。

(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

  率。一是開展了“陽光課堂”工程,規范課堂教學操作要求,旨在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課堂成為開放的課堂,透明的課堂,使每位教師及學生就像一束陽光,照亮了別人,提高了自己。在此指導下,各學科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二是結合區“有效教學”教學理念的實行,開展了針對每一位教師的有效課堂驗收工程,并開展了有效教學論文評比活動。三是由教科室牽頭,各教研組共同參與,成立了“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組”,總結出了同一課堂內容,不同教學模式的“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另外,我們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學校配備有便攜式投影儀,教師上課全部用多媒體課件,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完善校本課程,加強課題研究。

  我們抽調各學科骨干教師,創編了《影響中國人的一百句名言解注》《學會學習》《我的家鄉―夏張》(4本)《文海擷英》《泰山西御道》《文明禮儀》、《情系父母》《心靈手巧》《中學生棋藝文化常識》等校本教材,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視野。我們以課題研究為主體,通過示范、觀摩、展示課,青藍工程建設,業務講壇,博客交流等研究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一是制定了以“陽光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課題的研究,逐步摸索解決當前課堂教學問題的新路子;二是近年來,我校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把課題研究當做科研興校的亮點來抓,提出創建教科研示范學校的口號和具體措施。我校的

  “小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初中數學預習研究”、“關于初中歷史教學雙基落實的研究”等課題已經通過區級驗收。現在“有效性教學的研究”被立為市級課題,另外兩個課題“小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農村初中主題班會課的研究”正積極申請市級課題。

  以上是我們泰安十中在通過省級規范化驗收后,學校管理、教學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做法,我們深知與先進單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再接再厲,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