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屆物理高考復習備考計劃

屆物理高考復習備考計劃

2024-08-01 閱讀 9056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屆物理高考復習備考計劃

高三的一年即為高考精心備戰的一年,也是沖刺的一年,所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里要掌握新知識、復習舊內容、提高綜合能力,時間顯得十分的短暫.在我國的考試選拔功能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今天,高考是考生實現人生理想、國家選拔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高考中脫穎而出?如何讓盡量多的忠實讀者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引用易發久先生的一句話,那就是“成功一定有方法”!

物理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做好物理學科的復習備考計劃至關重要,現具體制定計劃如下:根據新課改特點和各名校復習備考中的成功經驗,我們把高三一年的備考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俗稱“四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

一、內容和時間安排: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單元復習訓練,時間上從高三暑假補課開始(8月15日)到**年3月底,這一階段主要針對各單元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復習的重點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因此,在這一階段里,要求同學們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

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安排復習內容

8月15日----9月11日直線運動、相互作用

9月12日---10月10日牛頓運動定律、曲線運動

10月11日---10月31日萬有引力、功和能

11月1日---11月30日靜電場、恒定電流

12月1日---1月31日磁場、電磁感應

2月3日---2月15日交變電流

2月16日---3月底選考內容

二、方法和措施:

(一)對教師的要求:

1.要將課本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這一點要和學生達成共識。

很多學生的課本到畢業時,依然很新。對于那些基礎很差的學生來說,多看課本還是能起作用的。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來說,看課本可以對知識起到梳理的作用,讓學習物理的思路在學生的頭腦中更加清晰。

2.要踏踏實實地利用好第一輪復習的教輔資料。第一輪復習資料為《優化設計》并配有課時作業練習冊一本,單元檢測試題一套。課堂上要重點講解資料上的知識梳理、理解深化、探究突破,課余時間就讓學生練習課時訓練。每章結束時,一定要進行單元測試,并且就在單元測試時,就開始向學生灌輸做卷的思路。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以后的考試中少走彎路。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一些補充,訓練題目最好是教師精心編寫或選取的。一輪復習訓練題,以小題為主,計算題以鞏固基本概念和規律為目標,不要太難、太偏、太繁。

3.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在做好前兩步的基礎上,教師要認真比較研究近幾年課改區的《物理考試說明》和課改區的高考物理試題,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物理試題,把握高考的知識點、考點和能力要求等,將這些要求具體落實在每一堂課之中。

4.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集體備課不僅僅是為了一節課的教案。老師之間的教學經驗交流最重要,而經驗交流是不分老教師和年輕教師的,誰都有交流經驗的優勢。在集體備課方面,我們有很多的工作去做,去完善。

(二)對學生的要求:

1.夯實基礎,將原來的基礎知識結構、基本概念規律強化溫習、理順成綱.原來在高一和高二期間的學習是對零碎知識的堆積,現在是把頭腦中零碎的堆積轉化為圖書館藏書式的條目結構,即第一輪復習要達到的目的.一輪復習要對教材進一步地熟悉,對基本內容進一步加深認識,只有熟記于心,才能熟能生巧.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對基礎好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加強和加深的過程,對基礎弱的同學則是一個迎頭趕上的良好機會.可以說,這一階段是高三學生的黃金時段,這一階段是彌補以前學習中知識上的缺陷和能力中的不足的最好機會.

第一輪的復習雖然是對教材知識的溫習,但絕對不是原來課堂內容上的重復,而是理順各章節的綱領關系,歸納每個部分的處理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弄清每個章節需要加深的有哪些知識點,以及這些知識點在新高考中是什么樣的要求;要了解基本規律的來龍去脈,知道本章節內容和其他章節內容的關聯;不僅要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與運用,而且還要弄清概念、規律的形成過程;要通過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連成線、結成網、形成樹.復習中要備好兩個本,一是錯題本,二是筆記本.錯題本是把做過的題目,包括在平時的考試和自測中,那些做錯的和不會做的題收集起來,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明確是屬于知識缺陷、理解錯誤,還是自己一時疏忽看錯了題,或是計算失誤、書寫不當等,自己有何感受和啟發,并加以評述和記錄,以備以后查看;筆記本不僅是課堂筆記,更重要的是將學過的知識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總結、形成自己所理解的體系,這一過程是將書本由厚讀薄的過程,形象地說,就是自己寫一本自己看的“書”,自己寫的“書”對自己最有用,理解也更深刻,無論什么時候有了新的理解,都及時把它加入到這本“書”里,最終形成網狀的知識結構.

2.注意養成良好、有效的思維習慣,有意識地培養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

在新高考重點考查的五項能力中,理解能力是首要的.理解能力是掌握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形成科學思維的正確途徑.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抓住重點和聯系點的突破,再橫向聯系比較,將其與典型現象、基本物理模型和實驗相結合,通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來判斷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加強易混知識的比較,辨析易犯的典型錯誤,建立易混知識檔案(可以借助錯題本).在一輪系統復習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與解題方法的鍛煉,如靜力學中常見的十二種解題方法,帶電粒子磁偏轉的圓心位置、偏轉角、半徑的確定方法等(要在二輪專題復習中,通過對經典題型的分析,進一步加強方法的綜合訓練).方法是構成能力的核心要素,沒有對研究方法、解題方法、實驗方法的訓練,就談不上能力的提高.

第二輪復習:按知識塊分專題進行小綜合復習訓練,時間上約從**年三月底開始到五月初,大約需要一個半月,這個階段主要針對物理學中的幾個分支進行綜合復習

一、內容和時間安排:第一專題:運動和力,第二專題:功和能量,第三專題: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第四專題:電磁感應和電路分析、計算,第五專題:選擇題的分析與解題技巧,第六專題:實驗題的題型及處理方法,第七專題:論述、計算題的審題方法和技巧,第八專題:物理解題中的數學方法。前四個專題為3月份完成,后四個專題4月份完成。

專題內容時間設計

力和運動1周梁忠芳

功和能1周景宏國

帶電粒子的運動1周劉明標

電磁感應和電路分析、計算1周王濤

選擇題的分析與解題技巧1周梁忠芳

實驗題的題型及處理方法1周劉明標

論述題的審題方法和技巧1周景宏國

物理解題中的數學方法1周王濤

二、方法措施:

1、應抓住主干知識及主干知識之間的綜合

概括起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有以下方面的內容:

(1)力學部分: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的綜合應用;功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2)電磁學部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有關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

(3)選考內容。

在各部分的綜合應用中,主要以下幾種方式的綜合較多:

①牛頓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在力學、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

②力和能量的綜合(是解決物理問題中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是每年必考內容之一);

③以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

④電磁感應現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用力學和能量觀點解決導體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⑤串、并聯電路規律與實驗的綜合,

2、針對高考能力的要求,應做好以下幾項專項訓練。

高考《考試大綱》中明確表示學生應具有五個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針對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強二個方面的專項訓練。

(1)審題能力的訓練

篇2: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文昌市馮平學校(571348)林汝緩

【摘要】學生是否對學習感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從教學語言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好的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物理知識主要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認識到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有效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興趣;語言;激趣導入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人類做好事情的最好老師,無論什么類型的人,從事什么行業,要想有所作為,首先必須對這行業感興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也如此,愛因斯坦能成為一位眾所周知的偉大的物理學家,這與他對物理科學的濃厚興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必須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學習結果,提升學習體驗。這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激趣導入,促進有效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海洋的風帆。教師只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和語言修養,就能設計出好的課堂導入,使導入收到良好的“首因效應”。

1.利用直觀教具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具、掛圖和各種實驗儀器、設備等生動具體的直觀現象,都是課堂導入無聲的語言,不可忽視的素材。通過直觀設置懸念,誘導學生變枯燥抽象的原理學習為生動活潑的規律探索。這樣,“以疑導讀”“以用入讀”造就學生的知識饑餓感,促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盡快地理解其真諦。比如,在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這一節時,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對“測量物質的密度”的要求,設計了新課導入:出示外形相似的首飾,其中一枚純金,一枚銅鍍金,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案來鑒別。學生會踴躍發言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案,從而引出:怎樣測量物質的密度。不僅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也貫穿了整堂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實驗演示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初中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直觀、具體、形象的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比如,在學習透鏡這一節時,筆者演示實驗導入:將光分別照射到平面鏡和放大鏡、近視眼鏡上,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直觀的觀察到鏡子對光線的不同作用:平面鏡

篇3: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要意義

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課堂教學中,“舉例”已成為一種常用手段,任何一個成功的“舉例”都有可能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的關鍵,因此是否“舉例”,如何“舉例”和在哪“舉例”便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舉例可分為事例和例題,以生活中存在的現象為例我們稱之為事例,以題為例我們稱之為例題。

在物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是搞好物理教學的靈魂。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課堂“舉例”都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和應用,其在物理教學中主要應用于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規律的建立及物理理論與實際的連接。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課堂“舉例”正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當然舉例也不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還可以把教材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的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也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還可以更好地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