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教師暑期家訪活動實施方案
營東一中教師暑期家訪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銜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水平,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師德修養,改進工作作風,維護教育良好形象,推進教育科學發展,根據營東市教育局開展全市中小學教師暑假家訪活動的通知精神,學校決定今年暑假期間繼續開展家訪活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二、活動目的
通過家訪,切實加強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系,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表現,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成長環境,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宣傳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宣傳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規,倡導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營造全員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的德育氛圍,營造尊重教育規律,因材施教,激發學生潛能、張揚學生個性的育人環境,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使學生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發展,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家訪進一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教師服務意識,提高教師育人水平,樹立教育優良形象。
三、活動內容
(一)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在家表現、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
(二)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商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價值觀;
(三)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政策,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四)了解掌握特殊家庭學生(貧困生、單親生、農民工子女、留守子女等)和行為偏差生(學困生、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輔導(含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和其他助學措施,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鼓勵他們積極上進、健康成長;
(五)講解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督促家長或監護人教育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六)征求家長對學校及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等。
四、家訪形式及要求
(一)家訪形式
級部主任協同班主任把本級部的學生名單分配給本級部所有任課教師,班主任家訪人數不少于本班學生的二分之一,其余的二分之一學生由本班所有任課教師平均分配,八年級級部給王校長分配至少10名學生,七年級級部給黃校長分配至少10名學生,所有中層跟隨所任教年級一同分配,原則上新區和新鎮村的孩子主要采取登門走訪的形式,對家在外地的學生可用電話、互聯網等現代通訊工具或書信的形式家訪,也可結合實際,采取家校懇談會、家長報告會、家長經驗交流會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保證本級部的家訪率達到90%以上。
(二)家訪要求
1.各位教師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充分做好訪前準備,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思想狀況。每位教師在6月26日前把自己分配的要家訪的學生信息統計好,包括學生姓名、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家長聯系電話等,于6月26日分別上交中、小學部政教處。同時,每位教師要根據被家訪的學生情況,制定出家訪計劃,確定家訪時間和內容。開學后連同家訪記錄一同上交。
2.家訪教師要按照家訪計劃,對家訪對象提前預約,合理安排時間。在家訪中要樹立服務意識、主動意識和平等意識,做到態度謙虛誠懇、介紹全面客觀、記錄詳盡認真,尤其要以介紹學生優點為主,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對貧困生、學困生等特殊學生家庭要進行經常性家訪,及時排解學生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積極上進、健康成長。
3.教師要對每個家訪對象做好記錄,有條件的老師在家訪時要留一部分影像資料,每個級部要有至少半小時的影像資料,學校將編輯的影像資料報區教育局。做好訪后分析,總結家訪工作經驗,并認真撰寫家訪手記,積極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家訪手記”征文活動。
4.教師在家訪途中要注意安全,家訪中要嚴格遵守連接從教的規定,一律不得接受家長的宴請和禮物等。
5.學校將加大宣傳力度。在家訪活動期間,學校將及時宣傳報道家訪典型事跡、經驗及典型人物。開學后,學校將對家訪活動中表現突出的級步和個人進行評選,擇優上報區教育局。
營東區第一中學
篇2:小學教師家訪心得家訪手記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通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不能去。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老寫的“親”字,也說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于家訪的對象是后進生,我覺得“后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贊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非淺,和學生家長相互了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并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篇3: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教師家訪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平路小學右黨員教師中開展家訪活動。
7月1日上午,和平路小學校長室會同辦公室、教導處連續走訪了3戶學生家庭。六(4)班學生王承伯家境困難,父親因身患糖尿病導致下腿截肢、雙目失明,但學生非常懂事,母親一人支撐4口之家。二(7)班何文清家境一般,學生學習成績中等;二(6)班黃家源因從小不與父母在一起生活,性格比較孤僻。本次調研,王瑋校長送孩子們既喜歡又利于成長的書。
繼5月24日,和平路小學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至今。學校全體教干、班主任、黨員教師都積極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家訪活動主要內容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學校的發展前景、教師的隊伍建設、教師服務學生的服務意識、學校發展的教育均衡、學生發展的培養等各方面進行走訪。
如今,家訪活動正達高峰期,各教干、黨員教師、班主任家訪人數均在10戶以上。單親家庭、外來務子女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勞教服刑人員家庭等列為必訪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