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學初一新生體質測試方案

中學初一新生體質測試方案

2025-05-17 閱讀 3411

  20**年中學初一新生體質測試方案

目的意義

  通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方案實施,促進學生積極鍛煉身體,不斷糾正和改良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落實無錫市教育局下發的錫教體(20**)208號文件的具體要求,保證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z副組長:z

  成員:z各班班主任

  負責部署和加強學生的體質測試訓練工作,組織人員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

二、時間安排

  20**-10加強項目練習

  20**-11-16下午集中測試

  20**-11-17~20**-11-19數據輸入

  20**-11-20~20**-11-25數據處理

  20**-11-30前數據上報

四、測試小組

  組長:z

  成員:全體體育教師及初一年級任課教師

五、考試流程

  1、集體進行準備活動

  第一批:1、2、第二批3、4、、第三批5、6依次類推共14組

  2、進行第一個項目50米

  3、進行第二個項目技巧

  4、進行第三個項目立定跳遠

  5、進行第四個項目擲實心球

  6、進行第五個項目800/1000米

六、工作人員安排

  1、準備活動:z

  2、引導員:z

  3、50米:z

  4、技巧:z

  5、立定跳遠:z

  6、擲實心球:z

  7、800/1000米:z

  8、測試監督:z

三、工作職責

  1、引導員:依照分組順序點組的學生,帶學生進行前四個項目的測試結束,引導學生到跑步的起點侯考,完成一輪工作,再去帶下一組學生。

  2、50米裁判:發令員以清晰的口令督促學生做好準備,以旗語作為起跑信號,計時員正確測試學生的成績,并記錄在登記表上。

  3、技巧裁判:依順序測試學生的技巧動作,完成動作的給予合格,未能完整完成動作的給予不合格。

  4、立定跳遠裁判:依順序測試學生的成績,每名學生跳3次,記錄最遠的一次最為評分成績。

  5、實心球裁判員:依順序測試學生的成績,每名學生擲3次,記錄最遠的一次最為評分成績。

  6、800/1000米裁判:按學生分組進行測試,填寫學生長跑成績。

注意事項:

  1、各個測試點的老師要特別關心學生的運動情況,如學生有不良反應及時上報,停止該學生的測試。

  2、各個測試點的老師要高度樹立安全責任意識,科學合理有序的進行測試,避免出現運動傷害。

  3、為保證測試的嚴肅性,各班班主任老師要加強紀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學校將對測試過程中違規違紀學生要進行嚴肅處理。

  體育組

  20**-11-10

篇2:中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方案

  鎮新中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素質第一”的思想,使學生和廣大的學生以及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全面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教導處、體育組、各班班主任

  三、測試項目

  初一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初二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初三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四、具體分工

  測試操作人:z

  材料保管負責人:z軟件管理負責人:z

  五、主要工作

  1、首先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的內容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重視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以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其次,向班主任和學生推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介紹體質測試的內容、方法。介紹關于此方面素質的輔助練習內容。致家長一封信,告訴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督促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鍛煉,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并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

  3、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自覺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積極推進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在抓好體育課堂教學的同時,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活動,大力推選大課間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

  4、最后,通過學生的自我鍛煉,教師的有效指導,學校的高度重視,安排學生集中進行分組測試,并進行成績的統計和上報。

  六、實施步驟

  1、九月初向學生介紹體質測試的內容、標準以及測試的方法。布置增強體質的輔助練習手段,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我鍛煉。

  2、從九月上旬開始,利用體育課上的素質練習時間,加強此方面內容的練習,為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奠定基礎。

  3、九月二十一日對學生進行測試。

  4、十月十八至二十日對學生的體質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上報測試數據。

篇3:小學體質測試實施方案

  青訓小學體質測試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江教【20**】47號《關于20**學年青訓市中小學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要求,為了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指導、訓練,及時完成相關項目的測試。同時充分利用測試數據,進一步監測、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狀況,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二、體質測試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副組長:分管校長

  成員:體育組全體老師全體班主任

  三、實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體系,確保體質練習和測試有序開展

  1.時間保障。體質測試練習在大課間活動時間分班、分年級進行練習。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若遇陰雨天改在室內進行,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原地高抬腿等。測試時間為11月至12月初的體育課。

  2.制度保障。為使體質測試活動有章可循,杜絕活動開展隨意性,要制訂體質測試活動班主任、體育教師、導護老師的職責,建立領導督查制、班主任現場督促制、藝術教師指導制、體質測試練習活動評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師生全員參與體質測試和練習,活動中教師既是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自己也是活動者,這既體現國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體質測試器材原則上由學校提供。

  4.安全保障。各校要分班劃定活動區域,各班學生必須在大課間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或亂串、亂跑的混亂現象。班主任跟班進行現場活動指導。

  5.組織保障。學校成立體質測試領導小組,使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促進該項活動高質量進行。

  四、體質測試活動內容

  1.一、二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投沙包、跳繩三項;

  2.三、四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實心球、50米跑三項;

  3.五、六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400米跑、擲實心球、跳繩五項。

  備注:陰雨天氣改在室內進行(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原地高抬腿等)

  五、具體安排:

  (一)訓練安排

  1.利用體育課進行訓練

  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對學生所要測試的每一個項目進行動作指導,教給學生標準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動作準確率。在體育課中對技術動作掌握不好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同時做好所有學生的訓練工作。

  2.利用體育大課間進行訓練

  利用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有針對性地訓練。各班級要嚴格按照體育大課間活動輪流表進行練習;

  3.布置體育回家作業進行訓練

  (1)一、二年級單周跳繩:每次跳100個,一天跳2-3次;雙周投輕物

  (2)三、四年級單周跳繩:每次跳150個,一天跳2-3次;雙周俯臥撐:每次15個,一天2-3次

  (3)五、六年級跳繩:每次跳200個,一天跳3-4次;雙周俯臥撐:每次20個,一天2-3次

  (二)測試安排

  第一階段:10月--11月。體育老師利用體育課時間進行指導、訓練,在每月底前開展一次模擬測試;

  (1)測試前,請后勤組準備好測試器材,體育老師負責技術指導;

  (2)請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體質健康標準,加強訓練;

  (3)請體育組負責制定秩序冊,教導處提供測試名冊;

  (4)學校統一安排裁判,統一時間(一天),集中培訓

  (5)免予執行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者,必須填寫申請表;臨時缺勤的學校統一補測。

  第二階段:11月--12月。由體育老師根據學生成績進行補測,月底所有數據匯總。

  (三)注意事項: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反映學生身體素質,而不僅僅是體育技能,希望全體教師從關心學生的一切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

  2、《體質健康標準》有三項新的調整,如下:

  (1)認真上好體育課,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每天鍛煉時間達到一小時者,獎勵5分,記入總成績;

  (2)評價指標中400米跑得分達到不及格者,其《標準》總成績記為不及格:

  (3)體育課無故缺勤,一學年累計超過應出勤次數的1/10者,其《標準》記為不及格。

  六、體質測試練習活動內容安排

  單周:一、二年級為投沙包;

  三、四年級為實心球;

  五、六年級為400米跑;

  雙周:一、二年級為跳繩;

  三、四年級為50米跑;

  五、六年級為擲實心球;

  七、室外練習活動場地與大課間的活動場地相同(一年級在走廊上或各棟樓的間隔處活動)

  八、室內活動設計要求安排(參照大課間的室內游戲項目)

九、體質測試活動項目組織、測試方法

  1、50米跑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發今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今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挺胸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記錄以秒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2、投沙包

  受試者在投擲線后投擲3次測試,不得超線、踩線,違者不記成績。3次取最好成績,用上步過肩屈肘的方式投擲。每次投擲成績有效用粉筆做一記號,丈量時,皮尺應與投擲線垂直。記錄單位為米,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3、400米跑

  受測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口令后開始起跑。計時員看到旗動開表計時,當受測者軀干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注意事項和成績記錄方法同50米跑。

  4、擲實心球

  受試者在投擲線后投擲3次測試,不得超線、踩線,違者不記成績。3次取最好成績,用上步過肩屈肘的方式投擲。每次投擲成績有效用標致物做一標記,丈量時,皮尺應與投擲線垂直。記錄單位為米,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5、一分鐘跳繩

  受試者(可多人同時進行)在一分鐘內進行測試,受試者聽到“開始”的口令后開始起跳。當聽到“停”的口令后停止。個數越多越好